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有句谚语:“书读三代必发,财发三代必垮。”将读书和发财相提并论,似乎是中国人独有的偏好。但这必发和必垮咒语,从某个角度看来,似乎也有相互的关系。这里只着重讨论“财发三代必垮”这一观点。

  • 标签: 三代 家庭企业 香港 中国人
  • 简介:实力评估可分为量化统计与问卷调查两个路径,中国实力在量化统计的排名中垫后,但在问卷调查中的表现与美国不相上下。研究发现,量化统计存在选择指标偏向西方标准,忽略反应中国实力的指标以及所选择数据不能体现人的情感作用等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更为直观,调查发现中国在文化、价值观、制度方面皆具特色,受到不同国家民众的喜爱。然而,目前,中国人因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而缺乏文化自信,这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相对论”对于扭转这一状况具有启示意义。

  • 标签: 量化统计 问卷调查 软实力评估 中国软实力 文化相对论
  • 简介:进入2008年,国际上——主要是西方——针对中国的战略姿态,开始显现出一些微妙但引人注目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尚未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构成颠覆性影响,负面效应却显而易见。

  • 标签: 软力量 环境构成 地缘战略 负面效应 颠覆性 中国
  • 简介:新加坡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自身的文化实力。其文化实力可从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社会制度和社会模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文化多元与整合、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6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可概括为:高效清廉的政治、新加坡特色的民主社会主义、基于儒家伦理的共同价值观、和谐的多元文化、优雅的文化艺术、腾飞的教育科技。

  • 标签: 新加坡 文化软实力
  • 简介:本文从制度的视角,对欧盟水管理框架的制度安排特点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框架的制度创新之处和实施的难点。通过介绍法国、荷兰、西班牙、英国和德国制度,总结了这些国家在制度实践方面的成功之处和主要特点。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制度改革的实际,提出应在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由供方管理转向需方管理、实现水资源管理一体化三个方面加快制度建设,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

  • 标签: 水制度 欧盟 中国 水资源管理 水法
  • 简介:<正>一土地制度及土地法令长期以来,土地问题成为马来西亚农业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它的土地制度在十九世纪末形成。在英国侵入马来西亚以前,所有土地都归各州的苏丹所有。英国人在一七八六年侵占槟榔屿在佛兰西斯·菜特统治时期(一七八六至一七九四年)也没有制订土地制度。菜特慷慨地把土地拨给要求土地的申请者,他本人也占有大片土地,成为当时槟榔屿的大庄园主。雪兰莪州也有类似情况。十九世纪中叶,吉隆坡的开辟者叶亚来在吉隆坡拥有大片土地,但是

  • 标签: 土地问题 土地制度 吉隆坡 大庄园主 马来人 土地法令
  • 简介:因水资源而产生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影响着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美国政府已经将外交提升到战略层面,美国的外交有较为完善的全球战略,更重视跨境水资源的合作问题以及水务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推进印太战略的过程中,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展外交的战略意图、特点以及前景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东南亚各国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随着它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作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化,美国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会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持续关注和介入,但也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在开展外交时,可以借鉴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经验。

  • 标签: 水外交 美国 东南亚 湄公河
  • 简介:本文以影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关系的重要变量之一的淡水资源分配问题为例,为诠释资源的争夺和分配是促使国家之间加强合作或进行对抗和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命题提供一个实证分析。在新马关系中,因素作为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联系变量和双方其他争端交织在一起,从而影响着双边关系的发展。

  • 标签: 新马关系 水因素
  • 简介:本文探讨的是菲律宾伊高民族的口头叙事文化“呼德呼德”。《呼德呼德》在东南亚地区第一个人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它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呼德呼德”和伊高人,梳理了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接着探讨了“呼德呼德”的概念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社会功能、具体的表演形式等;最后论述了“呼德呼德”面对现代文明冲击所处的困境,以及国际组织和菲律宾政府展开的文化保护行动。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史诗 民俗学 菲律宾 东南亚文化
  • 简介:独立初期,印度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农业形势。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根据国家农业委员会的报告,从英国人那里继承来的封建土地关系结构是使独立前印度农业陷入慢性危机的主要原因①。根据该报告,这一封建性的土地关系结构主要...

  • 标签: 印度 土地关系 新发展
  • 简介:印度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失衡、用水效率低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超采等严重的安全问题,对印度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极大的冲击。地下水供应难以持续,地面供水效率低下将严重制约印度农业发展,成为印度粮食安全的一大挑战,甚至可能引起农业地区局势动荡。短缺、水污染、水价格将直接影响印度工业发展,并从供水保障、能源保障、原料供应、产业与贸易布局等侧面制约莫迪政府力推的“印度制造”。水危机对印度城市化健康发展极为不利,不健康饮用水的直接影响和接触污水及蚊虫滋生导致的间接影响已成为印度公共卫生的巨大威胁。问题严重影响了印度的财政健康,反过来又制约了水利投资,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

  • 标签: 水安全 可持续发展 “印度制造”
  • 简介:俄国农民土地银行是沙皇政府成立的、专门向农民发放购买土地贷款的国家专业银行。它具有鲜明的等级特性,本质上是维护沙皇专制统治、剥削农民的工具。同时,农民土地银行客观上在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俄国 农民土地银行 土地买卖
  • 简介:目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总体发展顺利,但仍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要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水平,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实力的关键作用,通过实力的成功运用消除双方合作的各种障碍,解决好中国-东盟区域文化建设、构建一个更具亲和力的国际合作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积极主动参与东亚地区机制建设这几个关键问题。

  • 标签: 软实力 中国 东盟 区域合作
  • 简介:围绕实力观和实力战略的热议源于全球化推动的世界历史性变迁。较之硬战略,战略日益显示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战略包括、硬实力两个方面,其核心要素是硬、实力的正向使用。实力本身不是万能之药,其作用有限,在推进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防止片面夸大软实力的重要性而忽视硬实力的发展,防止片面的理想主义情绪。今后要吸取以军事和征服为硬对抗轴心的美国硬战略的教训,在传统硬战略的基础上推进战略的进一步发展。为了使战略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中国必须强调在7个领域内的重点,特别需要加强硬实力使用领域的有效对策。

  • 标签: 世界变迁 新实力观 实力战略变革 硬战略 软战略
  • 简介:约瑟夫·奈的实力理论在全球得到广泛回应,不乏对其可测量性、可操作性、生效条件、适用范围的质疑,并存在误读和滥用。实力理论对国家实力中文化等因素的强调,对中国等文化资源深厚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但是需认识到,奈的实力理论着眼于美国在战略收缩背景下如何维系全球领导权,中国则面临不同的语境与诉求,需接入符合自身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本土思考框架,规避可能面对的“话语陷阱”,形成独立可行的理论话语和实践路径,尤其是要契合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目标。中国学界广泛展开了有关“文化实力”的理论对话与建设,与文化领域的各种实践同步展示了中国对实力理论的本土诠释与超越,也推动了文化安全议题成为国家文化建设和安全体系的重要关注。基于中国社会的政治制度、文化资源与未来发展目标,基于一种面向未来的“务实、自信、开放、多元”的“文化安全观”,推进以文化传统、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为内核的中国文化实力建设,是应对外来文化影响、保持文化独立性的客观要求,也是为未来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基本举措。

  • 标签: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观
  • 简介:对于处于战略防守方的中国而言,越是要向外拓展实力,就越是要重视挖掘自身的凝聚力。凝聚力与实力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均源于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尽管其着力点不同,却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潜力。应当注重从外人的眼光来反思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因为对中国是凝聚力的东西,对外人往往就是实力。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历史,其“衰而又兴”的凝聚力,正是中国最柔韧的实力。国家统一与地方文化多元发展的和谐共存,其“和而不同”的凝聚力,正是中国最亲和的实力。即使共同经历的灾难,也会不可思议地加深各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因为正是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才会同甘共苦,共同期待未来。但是,从“协和万邦”古老理念到倡导“和谐世界”新国际安全观,并不一定意味着皆大欢喜的和平红利,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危险,因为对西方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道德和意识形态层面的挑战。中国的文化实力,不应只是怀柔感化作用的代名词,还应包含和体现敢于力抗强者、主持正义、维护公正等精神内涵与道德形象,当然,这就更需要自身具备坚不可摧的凝聚力。

  • 标签: 凝聚力 软实力 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随着当代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指标由单一的“硬实力”指标转变为“软硬兼施”,对“实力”的研究也日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1917年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时74年的短暂历史中,苏联实力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尤其是舆论这一宣传工具,无论在热战或冷战时期都起到了传达政令、强化意识形态和激励士气的作用,为苏联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苏联 软实力 舆论
  • 简介:马六甲的土地总监列维思(Lewis)被指派与土地拥有者们交涉。1828年6月13日,列维思呈交给议会的报告指出,十分之一的土地已转至东印度公司的名下,每年所付出的赔偿大约在1735.5英镑。①转让手续仍未完成,因为一些介于四五平方英里的小产业仍未被赎回,原因不是土地拥有者缺席,就是土地拥有者们在法律上无权订立条约。到了1884年这些土地仍未被赎回。②暂时的计策是,这十分之一的土地在1828年7月至12月间应该被投入耕作,但在1828年12月11日,槟榔屿议会下令这些土地不应被耕作,而应交由马六甲土地部处理。③关于海峡殖民地政府土地法的完整资讯也寄给东印度公司理事会,理事们也对土地拥有者权力被赎回一事表达相当的喜悦。他们也通过了让槟榔屿议会直接管理这些土地的献议。

  • 标签: 土地问题 马六甲 东印度公司 转让手续 直接管理 理事会
  • 简介:<正>一○七五年冬至一○七六年春,越南李氏王朝派李常杰等领军十万,分水、陆两路大举侵入中国南部边境,陷钦、廉、邕三州。李朝侵略军烧杀劫掠,残酷屠城(在南宁)。这次入侵李朝军队共杀害中国居民几十万人,并掳掠了三州大批百姓:一○七六年,宋朝以郭逵、赵离为正副招讨使,率军还击越南封建王朝的侵略,郭逵军收复广西边境失地后,攻入李朝统治区域,推进到

  • 标签: 侵略战争 越南 李氏王朝 广西边境 李朝 中国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