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建立富马卢帕他定原料中杂质富马的分析检验方法。方法:按设立的分析方法,对杂质富马进行检验方法确认。结论:该检测方法适用于物料富马卢帕他定原料中杂质富马的检验。

  • 标签: 富马酸卢帕他定 富马酸 方法确认
  • 简介:摘要局部枸橼抗凝是儿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首选抗凝方式,但国内普及率仍较低。本文回顾国内外枸橼抗凝相关文献,针对局部枸橼抗凝的应用要点包括适应证及禁忌证、血流量及枸橼的输入速度、治疗剂量和液体成分、补钙量、代谢并发症的防治等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外周血嗜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粒细胞分型,评估不同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临床特征及恶化风险对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AECOPD患者448例,根据入院时第一次抽取的外周血细胞计数结果,将患者分为嗜粒细胞组(n=158)、中性粒细胞组(n=174)、混合粒细胞组(n=46)和乏粒细胞组(n=70),比较4组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特征,以出院后再发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作为随访结局,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时间,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并进一步对恶化危险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呼吸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静脉激素及高级抗生素使用率均以中性粒细胞组最高,嗜粒细胞组较低(48.3%比31.0%,33.3%比7.0%,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中性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率最高,其次为混合粒细胞组,嗜粒细胞组及乏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率较低(P=0.003)。以嗜粒细胞组作为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组再发急性加重风险较高(HR=1.95,95%CI:1.13~3.37,P=0.017),其他恶化因素包括年龄(HR=1.04,95%CI:1.01~1.07,P=0.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HR=0.98,95%CI:0.96~0.99,P=0.002)以及吸入性糖皮质激素(HR=1.61,95%CI:1.01~2.57,P=0.046)。结论基于外周血嗜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粒细胞分型,中性粒细胞型AECOPD相比于嗜粒细胞型AECOPD住院期间病情严重,且再发急性加重风险高。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嗜酸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外周血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氨基谱变化在诊断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儿童医院住院诊断为婴儿胆汁淤积症,并行血串联质谱检测的患儿,共入组144例。其中NICCD组(11例),胆道闭锁组40例(BA组),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淤胆型)93例(CMV组)。比较3组患儿血浆氨基及生化结果,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对3组所检测项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将经上述统计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再行2组间Mann-Whitney检验。结果与BA组及CMV组比较,NICCD组精氨酸(Arg)、甲硫氨酸(Met)、酪氨酸(Tyr)、瓜氨酸(Cit)、转氨酶比(AST/ALT)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丙氨酸(Ala)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ICCD组Arg、Met、Tyr、Cit、AST/ALT、Ala水平分别为68.518(19.714,108.470) μmol/L、111.724(42.156,214.585) μmol/L、104.394(75.642,146.086) μmol/L、165.664(119.874,291.327) μmol/L、3.17(1.97,3.98)、140.297(112.052,184.015) μmol/L;BA组Arg、Met、Tyr、Cit、AST/ALT、Ala水平分别为29.470(10.739,48.124) μmol/L、32.938(24.918,44.013) μmol/L、78.244(66.814,94.479) μmol/L、23.698(19.450,27.714) μmol/L、1.54(1.23,1.95)、244.246(214.554,295.729) μmol/L,CMV组Arg、Met、Tyr、Cit、AST/ALT、Ala水平分别为16.507(8.220,28.566) μmol/L、30.997(23.739,37.183) μmol/L、76.120(64.004,86.290) μmol/L、21.272(17.040,24.111) μmol/L、1.19(0.96,1.48)、228.468(191.131,260.056) μmol/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Ala、Arg、Met、Tyr、Cit、AST/ALT诊断NICC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6、0.770、0.906、0.745、0.999、0.887。结论血浆氨基谱变化为NICC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其中以Arg、Met、Tyr、Cit升高及Ala降低诊断价值高,结合生化改变程度有助临床诊断该病,减少误诊。

  • 标签: 氨基酸类 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及心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49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及对照组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析两项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别为(341.52±12.74)pg/mL、(69.01±11.45)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9.60±12.73)pg/mL、(37.25±11.4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047、13.735,均P<0.001);观察组NYHA Ⅲ级患者的NT-proBNP、H-FABP水平分别为(295.62±42.38)pg/mL、(75.09±19.15)ng/mL,均明显高于NYHA Ⅰ级患者的(120.43±21.69)pg/mL、(21.76±5.22)ng/mL、Ⅱ级患者的(203.51±42.77)pg/mL、(44.92±10.85)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100、46.040,均P<0.001);NYHA Ⅰ级患者的NT-proBNP、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NYHAⅡ的级患者(t=7.231、8.130,均P<0.001);且NT-proBNP、H-FABP单独检测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76.92%、78.85%、84.69%、86.73%,均明显低于两者联合检测的98.08%、97.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760、10.913,均P<0.05);NT-proBNP、H-FABP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状况呈正相关(r=0.362、0.611,均P<0.05)。结论NT-proBNP、H-FAB水平与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其联合检测能提高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预后 敏感度 准确度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