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4月23-24日,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外文学》编辑部、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16全国高校英国文学研究方法与课程教学高端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高校150余位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采取专家讲座与互动交流的形式,邀请了六位国内英国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座嘉宾。

  • 标签: 高端论坛 文学研究方法 国外文学 理论视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外国语
  • 简介:五、本来面目与借镜西方研究国学,包含经学、史学、思想、文学,“五四”以来,方法与途径大抵有两大抉择,一是借镜西方学说,一是还我本来面目。自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来,这是一大反思。胡适之、朱自清、陈寅恪、钱钟书四家,都是学贯中西,道通古今之学者,前后发言,于上述课题,却有殊途同归之见解,如胡适之云:

  • 标签: 学术创新 本来面目 “五四” 中学为体 殊途同归 胡适之
  • 简介:日本江户时代的读本小说《忠臣水浒传浙口《高尾船字文》都借鉴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其中共同利用《水浒传》的场面和动作描写有四处。但是,这两部同时期的作品对于这四个场面和动作描写的翻改方法却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反映出山东京传和曲亭马琴这两位作家中国古典文学翻改的特点。

  • 标签: 《忠臣水浒传》 《高尾船字文》 《水浒传》 翻改
  • 简介:詹镆先生在《文心雕龙》研究、李白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既得益于他深厚的学养,也与他的治学方法密切相关。詹镆先生的研究历程,起始于古典文学研究,后转向心理学研究,最终回归古典文学研究。詹先生在古典文学、心理学两个学科的成就,

  • 标签: 治学方法 古典文学研究 《文心雕龙》研究 心理学研究 通性 李白研究
  • 简介:历史剧中的人物形象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主要聚焦点。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运用“浮雕式”、连贯性、类型与个性以及情境中的动态映衬等多种方法,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构建了一座历史剧的艺术大厦。莎士比亚在这方面的探索,后世乃至中国当代历史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 标签: 莎士比亚历史剧 人物塑造“浮雕式” 连贯性 类型与个性 动态映衬
  • 简介:陈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义宁。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是晚清戊戌维新时惟一支持变法的地方主官,后被慈禧赐死。父亲陈三立,号散原,是近代著名诗人,宋诗派的巨擘,著有

  • 标签: 陈寅恪 文学史研究 研究方法 中国 治学理念 文学评论
  • 简介:  杀死猫的方法不止是用奶酪噎死它.  --民间谚语  1.鸡犬不宁  萨拉芬那·费罗斯自己感到非常满意,这并不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萨拉芬那·费罗斯常常自己感到满意.她以前并非这样,但在过去十年中,她在写作上取得的成功,使她的自负提高到了一个几乎不容别人质疑的地步.……

  • 标签: 方法不止 杀死猫 猫方法
  • 简介:对于一般读者,阅读古典散文的障碍,主要在词汇上,处处皆是陌生的字、词和典故。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大,只要查阅字典就可能迎刃而解。就是很熟悉的词,也可能茫然,甚至误读,这是由于不知古今语义的差异,用现代汉语的语义去理解而造成的。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其中的“卑鄙”并不是品质恶劣的意思,而是卑微鄙陋,地处偏僻、见识不高的意思。如“坐”,作为动词,查查字典,就不难理解,在古代,中国人并没有椅子凳子,只有席子和几,坐的动作,有点像今天的跪,只不过把臀部紧贴在脚上。

  • 标签: 古代散文 方法问题 解读 《出师表》 古典散文 现代汉语
  • 简介:七、多元视角之开拓与选题之创新选题和求道,有其类似点,都必须上下求索,尝试从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考察问题,斟酌可否。吾人思维却难免存有盲点:或者"道在迩,而求诸远";或者"行之而不著,习焉而不察,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如果一味舍己芸人,向外驰求,未免可惜。创意的选题,可以有一种简而易行的方式:何妨就地取材,针对行之有年的,探求得更清

  • 标签: 舍己芸人 文史研究 多元视角 上下求索 论文选题 研究计划
  • 简介:萧红的《马伯乐》塑造了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不成熟的男性马伯乐,作者这位所谓的“现代青年”极尽揶揄讽刺,揭示了新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场域的国民性病态。同时萧红还在小说中反思了中国的启蒙问题,那就是即使在救亡图存的时期启蒙也是必需的。

  • 标签: 《马伯乐》现代 启蒙 抗战文艺
  • 简介:<正>季羡林同志在《锦上添花——代发刊词》中提出本刊的任务之一是:在介绍外国文学方面要弥补过去的不足之处。现在我就这方面提出下列建议:1.德国中古时代的抒情诗人瓦尔特·封·弗格尔瓦德

  • 标签: 外国文学 抒情诗 季羡林 中古时代 德语文学 短篇小说
  • 简介:<正>自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小说兴起以来,不少英国作家在小说写作技巧上,作了不断的探索、实验与创新;尤其在叙事方法上,他们创造了不同的叙事观点,显示了各自的才能,为英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以理查逊(SamualRi-chardson,1689—1761)、菲尔丁(HenryFielding,1707—1754)、

  • 标签: 叙事方法 英国小说 理查逊 叙事观点 菲尔丁 女主人公
  • 简介:美国当代南方作家鲍比·安·梅森以开放、去中心、质疑权威的精神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当今南方男性气质的衰变,男性为此做出的徒劳捍卫以及女性气质的吸纳,挑战了旧南方绅士的经典形象,颠覆了传统南方文化二元对立的性别规范和思维模式以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父权制霸权。梅森否定性别身份生物决定论,认为社会因素在其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此性别身份不应是一个僵化、封闭的概念,应赋予其流动、交融性。她笔下与传统模式大相径庭的男性群体是她为与时俱进,重塑男性角色,再造性别关系做出的大胆探索,也揭示了南方生活、价值观的嬗变及其在当今语境中的新形态。

  • 标签: 鲍比·安·梅森 南方男性 性别重塑
  • 简介:辛弃疾生于宋辽对峙时期的北方金国,深受齐鲁之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将民族危亡收复北方视为己任,为此投归南宋,积极奔走于抗金前线。然而,南宋朝廷的懦弱偷安,一腔爱国热情无法施展,辛弃疾便将其熔铸在词作之中。本文论述了辛弃疾青年时期受到北方地域文化的熏染形成了豪放的性格,以及南归后又在南方老庄思想的影响下,为自己不平静的心灵找到了暂时安慰的场所,由此形成了辛词“雄奇刚健与深婉雅丽”的风格。

  • 标签: 辛弃疾 词作 南北文化 风格
  • 简介:<正>梁实秋翻译过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影响最大、贡献最卓绝的是他独自一人翻译完成的莎士比亚全集。这一翻译工程开始于1930年,当时,任职于翻译委员会的胡适,拟定了一个五年译书规划,遍邀各方名士翻译两方哲学、文学名著,莎士比亚全集亦被列入,并拟定由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叶公超、陈西莹五人共同担任翻译。不料闻、徐、叶、陈四人始终没有动手,这一工作就全部落在梁实秋一人身上。他开始了漫长的耕耘。抗战开始前,他译完了四部悲剧,四部

  • 标签: 莎士比亚 梁实秋 莎士比亚作品 外国文学作品 西方文学 西方文化知识
  • 简介:<正>一、误区形成的原因文学史证明,名人效应、名著影响,往往在人的心目中造成心理定势,唯名人名著是从。若名人名著观点有误,势必将错就错,以致谬种流传。对于英明国湖畔派浪漫主义诗歌不公允的评价,就是如此,1984年,著名翻译家缪灵珠等人翻译的《1789—1832英国文学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前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著。在中国广泛流传,影响很大。该书认为,英国湖畔哌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的诗歌是消极、落后、反动的浪漫主义,华兹结斯的《抒情谣集·序言》是反动浪漫主义宣言。这种观点,长期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使英国湖畔派诗人蒙受着不白之冤,使国内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深受其害,因而有必要加以澄清!

  • 标签: 湖畔派 华兹华斯 浪漫主义诗歌 外语教学 大自然 湖畔派诗人
  • 简介:三、原始素材与二手资料(一)善用二手资料,权作研究的起点毕生钻研古代学术的老学硕儒,礼敬原典文献,比之采铜于山,以为无可取代,形成文献运用的一种迷思。但是中西兼采的新史学家,胸襟更开放,眼界更会通。新史学家固然同意“史料以原始为佳”;而且,研究时亦参酌二手文献,所谓“孳生史料之精者,亦可备研究历史者之要删”。如何炳松所言:

  • 标签: 文献 写作要领 诠释方法 论文 二手资料 古代学术
  • 简介:始于秦代的博士之官,并没有随着秦代的覆灭而覆灭,而是开启了整个汉代的儒家经学学术,并在中国以后的历史中发挥了学官的作用。汉初学术复苏而言,秦之博士群体为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使得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学术向秦代过渡以至向汉代合流,促成了汉代学术的繁荣。

  • 标签: 秦博士 汉初 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