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联合持续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54例乳腺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口持续引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VAS评分及术后继续哺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换药天数、伤口恢复时间、VAS评分、术后哺乳率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联合持续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相比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切口 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对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一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通过小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治疗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肛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肛瘘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结论:优质护理对实施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的肛周脓肿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值得被大力推广。

  • 标签: 小切口负压引流 肛周脓肿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腹部切口肥胖患者中,探究皮下置管引流在脂肪液化中的预防价值及使用重要性。方法 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于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肥胖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患者完成此次研究,平均划分为置管组和无管组,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脂肪液化发生率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结果 腹部切口置管组患者愈合率高于无管组患者愈合率,分别为80.65%和61.29%,且置管组的脂肪液化发生率和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皆低于无管组,置管组脂肪液化率仅为6.45%,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无管组脂肪液化率为32.26%,并发症率为38.71%,三组数据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皮下置管负压引流 防治 肥胖患者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护理。方法:选取 20 1 9 年 7 月-2021 年 6 月肛周脓肿患者 80 例作为 研究对象,根据 1 比 1 的配比方式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两组均予以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整体 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X2 =5.243 6,P=0.002 1)肛瘘发生率低,P

  • 标签: 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肛周脓肿 整体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6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2组。均实行切口引流加冲洗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生活质量、疼痛等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指标、疼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均优(P<0.05)。结论:对于肛周脓肿患者,在切口引流加冲洗治疗过程中,干预优质护理,可提升生活水平,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 肛周脓肿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在肢体切口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选60例需行手及腕部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盲选原则分为橡皮片引流组(术后橡皮片引流)、自制引流组(术后自制微型引流装置引流)各30例,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自制引流组临床疗效评分(8.72±2.08)分,伤口愈合时间(7.12±0.32)d,与橡皮片引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制引流组并发症率为3.3%(1/30),橡皮片引流组并发症率为16.67%(5/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二次手术清创情况。结论在肢体切口,尤其是手掌、腕部及指部术后采用自制微型引流装置进行引流护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引流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型 负压引流装置 肢体小切口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观察,研究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一年的46例乳腺脓肿的患者,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取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脓肿切开行开放引流治疗,通过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从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乳房变形率、切口瘢痕形成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切开引流,非常值得在临上合理推广。

  • 标签: 引流术,乳腺脓肿,乳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切口置管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愈合时间。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乳腺脓肿患者,分为比较组(27名)和治疗组(24名)。比较组行传统方法,治疗组行切口置管引流法。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于比较组更具有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临床疗效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皮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实施腹部手术患者72例,均为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厚度≥5cm(食指测量),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缝合腹膜、肌层和或深筋膜,于皮下脂肪组织间置管引流,间断全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对照组缝合腹膜、肌层和或深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观察两组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观察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79.41%,P<0.05,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腹部切口裂开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20.59%,P<0.05,有显著差异性;观察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率13.16%,低于对照组20.59%,P>0.05,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持续皮下引流对肥胖患者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有显著预防作用。

  • 标签: 持续皮下负压引流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肥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治疗乳腺脓肿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对照组采取脓肿切开行开放引流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乳房变形率、切口瘢痕形成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乳晕弧形切口联合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有术后切口美观、疼痛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乳晕切口 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 15 年 1 月~ 20 16 年 6 月 收治的 乳腺脓肿 患者 120 例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观察组采取经乳晕切口引流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切开引流。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 : 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愈合 时间 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 0.05 ) 。 结论 :乳晕切口引流治疗乳腺脓肿的方法,美容效果好,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 ] 乳晕切口 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预防老年性胃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选自2006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老年性胃穿孔病人。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研究组(100例),研究组将硅胶管置于腹膜外肌层下及脂肪层下持续引流,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缝合切口。结果研究组有1例(占1%)符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有32例(占40%)符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出现切口感染,其中死亡6例(占7.5%),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内置管引流预防老年性胃穿孔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同时也降低了老年性胃穿孔围手术期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 老年性胃穿孔 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