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肥大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小儿如果有肥大就应该对因治疗。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植骨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骨囊肿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加内固定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切口一期愈合,无功能障碍及复发。结论:植骨治疗骨囊肿效果较好。

  • 标签: 骨囊肿 手术治疗 植骨内固定
  • 简介:也叫咽扁桃或增殖,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和扁桃,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肥大是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尤以夜间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等。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塞 孩子 睡眠呼吸暂停 咽扁桃体 淋巴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肥大的CT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肥大患儿临床、CT资料,测量MPR矢状位A/N比率,结果65例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合并鼻窦炎38例,合并中耳炎15例,其中18例A/N比值<0.6,28例A/N比值0.61~0.70,19例A/N比值>0.71。结论CT能准确显示肥大及并发症,可作为术前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介绍肥大的临床特点,提出痰瘀互结为其基本病机,阐述了调畅气机、化痰散结、化瘀通络、益气养阴的治疗法则,并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小儿 辨治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127例因鼻塞、打鼾而怀疑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厚度、鼻咽腔宽度并计算指数A/N。结果,大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增厚,25例患儿的A/N≤0.60,61例患儿的A/N在0.61~0.70之间,41例患儿的A/N≥0.71。X线鼻咽部侧位片评估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与鼻内镜及中所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鼻咽部侧位X线平片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而实用的诊断肥大的方法,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儿童 腺样体肥大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给予肥大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内收治的90例肥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42例患者实施刮匙切除治疗,给予B组48例患者实施鼻内镜下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数据方面比较,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面对肥大患者时,给予其实施鼻内镜下切除进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术后鼻咽腔安全治疗的相关性。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儿童鼾症手术治疗360例,吸切手术。年龄2岁-10岁,男性199,女性161。汉族212例,回族71例,维吾尔族50例,哈萨克族27例。手术在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应用鼻内镜鼻腔直视刨削吸切器经口吸切手术治疗。术后全部应用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鼻咽腔置放安全治疗。置放24小时后经鼻腔取出。结果360例儿童术后无一例引起并发症。无一例术后出血。无一例发生吞咽,发声困难的。结论儿童术后鼻咽腔安全治疗缩短了全麻麻醉时间,减少了手术中咽部反复刺激,减轻了术后鼻咽,口咽部水肿。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

  • 标签: 儿童 腺样体术后 安全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摘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肥大的患儿做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儿童30例做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的血清IgA、IgG、IgM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年龄小于等于6岁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年龄大于6岁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合并症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性肥大的患儿血清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摘除术后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年龄小于等于6岁的肥大患儿,若为单纯性腺肥大,尽量避免摘除,对于年龄大于6岁的患儿,摘除的手术适应症可以适当放宽。

  • 标签: 腺样体摘除 小儿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对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80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2月2012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80例,将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将采用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单纯采用鼓膜置管治疗的4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从一般资料分析、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两组平均年龄无差异,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过程中,研究组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成功率为70.00%。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复发及感染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具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腺样体切除 鼓膜置管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儿实施不同路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血清指标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口电动切割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经口电动切除术 分泌性中耳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动力系统切除小儿的手术方法,应用体会及疗效。方法30°鼻内镜在监视器观察直视下应用美敦力XPS2000型动力系统经口咽腔径路切除。结果全部65例患者均切除彻底,无复发。监视器直视下电凝止血方便。结果鼻内镜动力系统下切除体视野清晰,无副损伤,切除彻底,术后无复发,止血方便。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联合扁桃切除并腭咽成形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对78例及扁桃肥大的儿童鼾症患者,行鼻内镜下切除联合双扁桃摘除及腭咽成形,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6个月,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睡眠呼吸暂停现象均消失76例;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明显减轻,睡眠呼吸暂停消失3例,临床治愈率97.4%,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等者亦改善或治愈。结论鼻内镜下联合扁桃切除及咽成形治疗儿童鼾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腺样体切除 扁桃体切除 儿童鼾症 鼻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肥大的患儿41耳为治疗组,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肥大的患儿40耳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鼓膜置管;治疗组给予鼓膜置管联合切除,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好转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无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同期行鼓膜置管和切除,并发症少,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鼓膜置管术 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对比等效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对小儿扁桃联合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拟行扁桃联合切除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芬太尼组(F组,n=30)两组。两组患儿均使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诱导,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开始前,D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F组患儿静脉注射芬太尼2.0μg/kg。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苏醒期间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和麻醉苏醒期镇痛评分无差异性,但地佐辛组麻醉苏醒期清醒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同时地佐辛组的不良反应少于芬太尼组。结论小儿扁桃联合切除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相比较于芬太尼2.0μg/kg,麻醉和镇痛效果相当,且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地佐辛 芬太尼 小儿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侧位片诊断肥大的价值。方法采用A/n比值及平行曲线法,对儿童肥大进行诊断应用和分析。结果130个病例中39例经手术证实,认定指数<0.60为正常,≥0.70为肥大,0.60~0.69者可结合年龄、临床症状及鼻咽镜检查进行诊断。结论规范的鼻咽部侧位片对于肥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咽腔侧位片 A/n比值 平行曲线的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