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幼儿麻疹风疹联合减毒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对策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幼儿麻疹风疹联合减毒疫苗强化免疫接种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统计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统计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幼儿麻疹风疹联合减毒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给予综合统计措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幼儿疫苗接种安全性,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

  • 标签: 幼儿麻疹风疹 减毒疫苗强化免疫接种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分析与预防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接种的6860例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接种的小儿,对小儿进行不良反应发生的预防护理。结果接收的6860例小儿中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有65例,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以全身性反应为主,并未出现其他特殊不良反应。结论小儿预防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因人而异,与疫苗的运输、储存、接种人员的操作等有着密切联系,加强接种前、中、后的护理,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冻干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MMR)在儿童接种中出现的接种反应,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方法抽取我市四个县(区)在2014年8月到2015年9月期间达到MMR免疫起始月龄的12280名适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儿童行MMR接种,观察儿童接种后不同时间段儿童的临床反应情况,并通过IgG抗体检测分析儿童冻干MMR的接种反应与免疫原性。结果所有接种儿童(12280名)中,有87名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08%,其中弱反应45名(0.366%),中反应21名(0.171%),强反应21名(0.171%)。结论儿童接种中应用减毒活疫苗的效果显著,能够具备一定的免疫原性,且安全性较高,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麻疹 腮腺炎 风疹 减毒活疫苗 接种反应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麻疹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按不同月龄分为三组,比较三组间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麻疹住院患儿为119例,按月龄不同分为0~6个月组、6~8个月组、大于8个月组,患儿发病率随月龄增大而增多,随月龄的增大,患儿出现发热及皮疹的时间更长,出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比例也随之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患儿有典型发热、出疹、畏光、流泪、结膜充血、Koplik斑等临床表现,114例患儿预后良好,5例患儿发展为重症,其中3例有营养不良等基础病,1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初免前麻疹的发病率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增加,大月龄患儿临床症状更重且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合并基础病未接种疫苗大月龄者可能为重症麻疹的高危人群。

  • 标签: 麻疹 麻疹抗体 强化免疫活动 婴幼儿 重型麻疹
  •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现由于预防接种的不断开展及生活环境的改变,麻疹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一明显下降,呈小规模流行或散发性,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多,从而造成误诊病例随之增多,同时因为发病率的减少也造成基层医务人员对麻疹的重视和认识不足等原因,亦导致不少患儿早期被误诊。

  • 标签: 麻疹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人麻疹的流行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麻疹检测护理结果为15-25岁之间麻疹病人2例,发病率为16.7%;25-35岁之间麻疹病人6例,发病率为33.3%;35-45岁之间麻疹病人为15例,75.0%,其发病率也有所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通过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性、适当调整免疫策略、快速处置疫情等综合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提高全人群麻疹免疫覆盖率,把麻疹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达到消除的目标。

  • 标签: 成人麻疹 流行现状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疹病毒IgM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4例(1级29例,2级62例,3级83例)为原发性高血压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11例为正常对照组,人群个体间无血缘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上述人群风疹病毒IgM抗体进行检测,所有阳性标本均经复检确认。试验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6.90%(12/174),对照组0.90%(1/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596,P=0.018),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疾病正相关(P=0.018,OR=8.148)。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级6.90%(2/29)、2级4.84%(3/62)、3级8.43%(7/83),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精确概率法字2=0.741,P=0.725)。高血压患者ALT、AST、BUN、GLU、LDL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APOA、APOB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整其他变量影响后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并非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P=0.625)。结论风疹病毒感染能够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但并非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病毒感染 风疹病毒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育龄期妇女风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孕早期及优生咨询门诊指导优生,为减少先天畸形婴儿出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700例育龄期女性进行风疹病毒lgG抗体和IgM抗体,巨病毒IgG抗体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巨细胞病毒与风疹病毒的感染状况。结果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在各种年龄段的易感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段风疹病毒易感率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年龄在35~39岁间人群易感率最高,为13.66%。结论应提高对高危年龄段孕妇的产前筛查。对IgM抗体检测为阳性的孕妇可采用羊水或脐血等方法对胎儿早期宫内感染的分析诊断。

  • 标签: 育龄期 巨细胞病毒 风疹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综合护理措施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例麻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经治疗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后,显效6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4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表示非常满意,6例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3.3%。结论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麻疹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荨麻疹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丘疹型荨麻疹患者,共45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且复发率为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荨麻疹时,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所取得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有助于尽快康复,并极大的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荨麻疹 护理方案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效果良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麻疹诊治与预防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儿8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对症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提出小儿麻疹相关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儿经过治疗,显效73.81%(62/84),有效25.00%(21/84),无效1.19%(1/84),临床治疗有效率98.81%(83/84)。结论小儿麻疹治疗中,对症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保证治疗效果,为预防小儿麻疹,应注意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率。

  • 标签: 小儿麻疹 诊治 预防
  • 简介:肿瘤是人类死亡的首位病因,研制疫苗防治肿瘤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麻疹病毒的减毒株是一种新型疫苗载体,它可以表达多种肿瘤蛋白,这些肿瘤包括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肾细胞癌、肝胚细胞瘤、卵巢癌、宫颈癌和乳腺癌等。

  • 标签: 肿瘤 麻疹病毒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仁县2017年麻疹抗体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以及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我县认真按照省州方案的要求,于2017年6月5日—6月8日对猛虎乡(猛虎村、迤帕拉村、么苴地村)、中和镇(波者地村、万马村、进化村)、莲池乡(勐莲村、莲池村、查里么村)开展了麻疹抗体监测工作,本次共监测331人,通过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方法监测麻疹IgG抗体水平,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31人中有免疫史185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46人,免疫史率为55.89%(185/331),6岁以内麻疹免疫史率为100.00%,15岁以上麻疹免疫史率为0.00%;抗体显示阴性6人,阳性325人,抗体阳性率为98.19%(325/331);14岁以内的儿童麻疹抗体的阳性率较14岁以上的更高;抗体阴性6人有中和乡4人与莲池2人。结论永仁县各地区总体上形成了麻疹免疫屏障,但人群麻疹免疫史率较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2次剂率,确保超过95%。

  • 标签: 麻疹抗体 永仁县 结果分析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疹肺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麻疹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丙种球蛋白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人无效,8例好转,12例治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8例无效,5例好转,7例治愈,总有效率为2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麻疹肺炎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麻疹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麻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检验措施及其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疾控中心接到各辖区内上报的160例疑似麻疹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集咽拭子、血液标本送检,咽拭子采取PCR检验,血液标本采取ELISA法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麻疹病毒的检测结果。结果160例疑似麻疹病例中,经两种方法检测后排除23例风疹病毒阳性病例,剩余137例病例中,发病后4d内,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ELISA法检验(80.28%vs60.56%,P<0.05),而在发病4天后,PCR检验对麻疹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与ELISA法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vs78.79%,P>0.05)。ELISA法检验结果为阴性而PCR检验为阳性的病例中,其检测时间多分布于发病后1~4d内。结论在麻疹病毒的病原学检测中,PCR检验可对早期麻疹患者进行诊断,还可对早期ELISA法诊断为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诊断,可有效减少漏诊,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 标签: 麻疹病毒 PCR检验 ELISA 检验医学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是通过穴位埋线治疗和针刺治疗的对比,具体分析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在本文的实验当中,将六十名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十名,分成埋线组和针刺组。埋线治疗使用的是埋线针将羊肠线埋到特定的穴位。针刺组是利用毫针在穴位上进行针刺,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显示,埋线组的有效率要超过针刺组,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是比较确切的,而且没有发现出现不良反应。

  • 标签: 穴埋线 治疗 慢性荨麻疹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状况。方法选择遂宁市1050名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麻疹IgG抗体血清学检测,并且观察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共采集1050份标本,检测1050份,检测率为100%,其中875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3.33%,并且不同年龄组的麻疹抗体水平对比有差异(P<0.05);但是不同性别组的麻疹抗体水平比较无区别(P>0.05)。结论遂宁市健康人群的麻疹血清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免疫接种率,从而增强麻疹免疫力。

  • 标签: 麻疹 健康人群 IgG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