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几年前,袁女士患上了念珠性外阴阴道炎,时不时地出现外阴潮红、肿胀、瘙痒。经过治疗能好一段时间,但不久以后就又复发了。为此,袁女士跑了好几家医院接受治疗,但结果并没有大的改观。最近,袁女士找了一位权威专家,医生详细询问了袁女士的病情,并问她丈夫是不是包皮过长。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包皮过长 药物敏感性试验 真菌培养 念珠菌感染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白色念珠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白色念珠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治疗及预防白色念珠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念珠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分析,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40例进行病历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制酶菌素片和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中采用制酶菌素片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远期的复发率为17.65%,对照组为5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念珠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制酶菌素片 六味地黄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念珠的尿液检验结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念珠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甲组(n=30)、乙组(n=30)。甲组患者给予显色法检验,乙组患者给予凝集法检验,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甲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是66.7%,乙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是90.0%,2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念珠尿液检验中,凝集法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并且操作简单,无二重感染,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普及。

  • 标签: 老年念珠菌 尿液检验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间患有念珠性阴道炎患者34名,这些患者的年龄在20~40岁之间。通过临床观察了解这些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及对患者的全面护理措施后,患者病情得以痊愈。结论护理人员牢牢掌握护理的理论和技能,并耐心的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迅速康复,也对医生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硼酸对白念珠临床分离株菌株的生长状态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用加入0%、0.1%、0.15%硼酸(w/v)的Lee’sglucose培养基于25℃和37℃分别培养8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观察各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状况。结果25℃培养条件下,0.1%的硼酸明显抑制白念珠生长,其中对HJ065的抑制效果最明显,0.15%的硼酸进一步抑制白念珠生长,并且SC5314、HJ058菌株的菌丝生长能力随硼酸浓度增高而减弱。37℃培养条件下,硼酸对白念珠生长状态和菌丝生长能力的抑制效果较25℃更明显。相同培养条件下,硼酸对不同CAI重复数的白念珠的抑制效应存在差异。结论硼酸对白念珠临床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菌株的差异性。其抑制作用与培养温度有关:表现为生理温度下抑制作用更明显。硼酸对8株白念珠抑制作用与CAI的重复数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白念珠菌 硼酸 耐受性 CA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阴道念珠感染行乳酸杆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8例妊娠合并阴道念珠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治疗方案将行常规治疗的设为对照组(70例),将行乳酸杆菌辅助治疗的设为研究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比对照组70.00%高(P<0.05);研究组胎儿早破发生率6.90%比对照组18.57%低(P<0.05)。结论乳酸杆菌辅助治疗妊娠合并阴道念珠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乳酸杆菌 效果 妊娠合并阴道念珠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念珠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22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后,22例患者中痊愈10例,占45.5%,显效5例,占22.7%,有效6例,占27.3%,无效1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经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念珠病治愈率较高,预后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光滑念珠是引起侵袭性念珠病的重要病原体,其对唑类药物敏感性低,棘白菌素常常作为高危人群光滑念珠侵袭性感染的首选药物。但目前已有对唑类和棘白菌素类药物均耐药的菌株报道,这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光滑念珠的分子分型可为院内感染监测、菌株变异情况等提供信息。现就光滑念珠病原学、分子流行病学以及药物敏感性做一综述。

  • 标签: 光滑念珠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老年念珠尿路感染患者,对尿液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老年念珠尿路感染患者80例。所有感染患者均自愿接受相关实验的调查,对所有尿路感染患者实施尿液检查,主要选择凝集法进行检查,设为A1组(实验组);同时选择同种疾病患者80例,设为A2组(对照组),选择显色法进行检查。结果在患者尿液样本检测率中,A1组明显高于A2组患者(P<0.05);所检出的所有阳性样本中,主要细菌为白色念珠。还有光滑念珠、热带念珠等一些其他念珠。结论针对老年念珠尿路感染的患者,在实施尿液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凝集法可以获得更高的阳性检出率,而且操作步骤简单,还能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二重感染的情况,同时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老年 念珠菌 尿液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白色念珠感染的特点、检查及治疗,为临床防治白色念珠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我院收治的2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白色念珠感染的患者,进行痰培养并予敏感的抗白色念珠药物治疗。结果该2例患者哮喘减轻。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白色念珠感染时,哮喘不易缓解,要及时发现真菌感染,并抗真菌治疗。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白色念珠菌 氟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阴道内念珠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1-2015.12就诊于我中心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35例阴道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凝集法、显色法、镜检法等三种方法进行检验,并依次标记为甲、乙、丙组,每组45例,观察三组患者的检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念珠感染检出率显著高于丙组,而甲组患者念珠检测阳性率较高于其他两组(P<0.05);另外三种检验方法对检出白色念珠几率较大,提示该类念珠风险较高。结论凝集法、显色法、镜检法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其中凝集法与镜检法在检验念珠感染的阴道炎症中检出率较高,效果理想,使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凝集法 显色法 镜检法 阴道炎 念珠菌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念珠病患者分别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5例口腔念珠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氟康唑的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酮康唑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并发症发生率为4.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念珠病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身体症状,而且不良反应率低,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氟康唑 酮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念珠尿液检验58例结果。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5月作为研究阶段,收集该时间段内我院门诊部采集的老年念珠感染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共纳入50例患者,使用显色法进行检验分析。观察组共纳入50例患者,使用凝集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检验结果显示阳性率为94.00%(47/50),对照组为70.00%(35/50),观察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念珠尿液标本进行检验的过程当中,相较于显色法而言,凝集法的优势更加确切,对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

  • 标签: 老年念珠菌 尿液检验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