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建立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创新的背后有较大的问题存在。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省际研发资本正向、负向的空间外溢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创新内部结构轻基础研究,重实践应用研究,本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对研发资本存量有较强的促进效应,但相邻地区的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均存在负向的虹吸效应

  • 标签: 创新 空间溢出 协同效应
  • 简介:本文先利用协整模型来检验福建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和福建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对福建内资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变量都对福建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然后再利用GRANGER检验来确定变量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三个变量间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对福建如何吸引台资,提升台资对福建的技术溢出效益提出建议。

  • 标签: 闽台 技术溢出 实证研究
  • 简介:文章尝试分析外包传递知识的微观机制。文章首先借鉴国际生产网络的研究成果,并加以发展以解释知识从发达国家企业向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扩散。接下来以“长三角”地区的昆山市的调查数据为样本,考察了外包条件下技术国际扩散的微观机理。笔者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达国家的知识就以中间产品作为载体传递到发展中国家。

  • 标签: 外包 技术溢出 发展中国家
  • 简介: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溢出路径,在促进国内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2007年~201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构建国际R&D溢出模型的研究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产生显著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这种积极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金融体系、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局面和较强的技术吸收、研发和再创新能力,其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还受人力资本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也存在地区差异。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 简介: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由于受产业集群特性的影响,表现出与一般企业技术创新明显不同的特征,其中较重要的一点是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明显的影响。本文以D’Aspremont与Jacqueminde的技术研发博弈模型为基础,采用斯潘斯(Spence)和迪克塞特(Dixit)的有产品差异化的反需求函数,建立起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博弈模型,具体分析了集群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技术溢出效应对集群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并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 标签: 产业集群 产品差异 溢出效应 技术创新
  • 作者: 蔡茂森顾丽琼
  • 学科: 经济管理 > 国际贸易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对外经贸实务》 10年第3期
  • 机构:在各国快速发展软件产业的进程中,既有美国这种以强大的软件研发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产品的发达国家,也有印度这种以软件服务、软件出口为主,通过低成本、高质量成为世界软件加工基地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高度重视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如何增强软件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际贸易作为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已得到共识,许多学者从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不同的考察。随着出口加工区的兴起,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既有进口又有出口的特殊贸易方式,其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希望对进一步认识加工贸易的作用及如何促进其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加工贸易 出口加工区 技术溢出效应
  • 简介: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一种技术外溢路径能有效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向前迈进。在L-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1985—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衡量指标系统可以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技术进步效应及影响因素。结论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明显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也即对外直接投资每上升1%将提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0.0163%,但影响效果不及外商投资、进口贸易和国内研发;此外,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程度受到国内研发强度、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技术差距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 标签: 对外直接投资 逆向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简称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一国投资者以有效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以对外投资为媒介并通过在海外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形式而进行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投资行为。跨国公司是FDI的主要形式,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

  • 标签: 中国 FDI 技术溢出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 利润 跨国公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1995—2012年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状况及行业TF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在电子及光学仪器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行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而与日本相应行业的TFP差距小幅扩大。以Hakura和Jaumotte的研究模型为基础,进行中日双边制造业10行业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与日本双边产业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为正,且来自日本的进口占优产业间贸易带来正的技术溢出效应

  • 标签: 产业内贸易 技术溢出 中国 日本
  • 简介: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利用中国1985-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我国各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进行度量,并对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我国FDI的技术外溢,从而促进国内的技术进步。

  • 标签: 知识产权保护 外商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创新效率显著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引入废气废水排放量指标,对识别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和考察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并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但两种情况下的效率水平都偏低;省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与直接效应相同的影响方向;不同解释变量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作用的显著性不同.含有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创新效率考虑了环境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的影响,测度结果更为科学与合理.

  • 标签: 高技术产业 绿色创新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非期望产出
  • 简介:建立非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人均收入、单位土地面积、竣工造价、城镇人口、年末贷款总额占GDP比重与房价的关系,对“京津冀”房价数据进行普通面板分析,用来计算京津冀地区房价偏离率,同时对房价数据进行门限面板回归,将城镇人口因素纳入门限变量,研究城镇人口增长导致的房价的加速增长,并计算房价偏离率,用来度量房价偏离基本面的程度。然后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分析房价偏离率的核心城市和源头城市及溢出路径;发现北京市是京津冀地区房价偏离率波动的源头城市,且天津市和石家庄市是京津冀地区房价偏离率波动的核心城市,廊坊市受到波动的影响最大,越往边缘城市受到北京市房价偏离率波动的影响越小。

  • 标签: 房价偏离率 门限面板 溢出效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显著改善。在经济发展方面,总量上我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90.03万亿元,实际增长174倍;人均GDP从119元提高到6.46万元,实际增长70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也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8年的近16.0%。在区域发展方面,各地区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式发展成为主要趋势。目前已逐步形成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集群、西安航空产业集群、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经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经历了从粗放式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从控制主要污染物总量到改善生态环境,基本建立了适应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环境战略政策体系,生态环境也逐步得到明显改善。据官方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2019年我国优良天数比率达82%,重污染天气影响得到明显缓解。在地表水评估部分,劣V类水质已降到3.4%,约占2018年的一半;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充分表明我国生态环境正逐步得到明显改善。本文从区域经济集聚集群集约发展方向着手,探讨经济集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

  • 标签: 经济集聚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 空间滞后模型
  • 简介:摘要:自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事权不断向地方政府下移、财权不断上收中央,导致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出现失衡,地方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缺乏必要资金,仅仅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难以弥补地方加速发展的巨额资金缺口。2014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十个省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减轻中央政府财政压力、弥补地方发展过程中的财政缺口。此后,国家对《预算法》进行了修订,2015年实施的《预算法》修正案明确表明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券。但是,地方政府在发行债券缓解资金缺口的过程中也累积了一系列的风险,因此加快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溢出及其影响的测度分析,对地方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地方债务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影响的测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地方债务 风险溢出效应 影响 测度分析
  • 简介: 摘要:具有期货交易所境内客户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资格的银行,可以直接从事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通知还明确,期货公司会员接受合格境外投资者委托进行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期能源、郑商所和大商所商品期货、期权合约交易的,应当按照《期货市场客户开户管理规定》和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特殊单位客户统一开户业务操作指引》,为合格境外投资者办理开户手续,并严格按照《关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期权合约的公告》等有关要求,做好客户交易权限的管理工作。本文对中国商品期货市场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商品期货 Copula模型 风险溢出效应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通过 2005-2018 年 13个样本国家进口中间品数据,采用各省发明专利授权数测量省域创新能力,以进口中间品结构、各地区财政创新支持力度、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作为技术溢出的代理变量,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30省份进口中间品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结论认为:进口零配件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促进自身及周围地区技术增长,而半成品的进口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初级品则不显著;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对自身及区域技术溢出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创新支持力度存在负向影响。

  • 标签: 创新型国家 中间品进口结构 区域技术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 简介:从品牌延伸正向和反向溢出效应视角提出电影续集制作权的一种新估值方法,并分析续集的重要属性对估值的影响。通过对2010—2017年在中国内地影院放映的96部续集以及223部匹配非续集电影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估算正向溢出的续集权利价值。利用事件研究法,衡量续集上映对优酷网上母电影口碑的冲击,估算反向溢出的续集权利价值。这种估值方法可以解释续集和非续集电影之间的收入和风险差异,为投资者提供对两种投资方案进行风险评价的新方法。

  • 标签: 品牌延伸 续集权利 估值 溢出效应
  • 简介:本文是针对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所做的研究。使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恒生股指期货和恒生指数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各种计量检验,探讨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其次利用GARCH模型探讨和刻画了期货市场封现货市场的溢出效应,最后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 标签: 波动溢出 单位根 协整 VEC E-G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