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大多数医院的电子系统可以进行心电图图形的实时传输,几乎每个科室均配备有心电遥测系统,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会做心电图,正确采集心电图形并上传至医院电子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新条件下基本的要求。早期的心电图机是单导联的,后来有3导联同步、12导联同步,同时心电图机的体积也越来越小,检查的成本也越来越低,时至今日成为临床上最方便、最有价值、最常规的检查之一。心电图机有一些小技巧我们用起来很简单,这些方法可能给以后心电图的分析带来很多方便,因此我们不要忽略这些小细节,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

  • 标签: 心电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瞻性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诊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8.0%(49/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瞻性护理人员管理模式 急诊内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案例:某癌症患者夜间突发腰部疼痛,护士去喊医生,医生隔着门说让先为患者肌内注射一支强痛定,他马上去患者病房。护士很是麻利,为患者立即打上一针强痛定,用上药不到10分钟,患者突发心肌梗塞,医生赶到后,抢救无效死亡。该护士卷入一场医疗纠纷。

  • 标签: 口头医嘱 护理人员 癌症患者 腰部疼痛 肌内注射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除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特别强调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良好的心理素养既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因此 , 应避免重文化技能、轻心理的现象,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养培养和锻炼,这样才能优化护理人才队伍 ,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素养 曾经途径
  • 简介:摘要急诊是医院的窗口,也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第一线,急救的质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而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更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急救工作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种抢救预案和应急预案外,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反应迅速的急诊护理队伍对急诊科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要保证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具备临床护士素质的要求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和相关的应变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在老年病房开展护理人员情绪管理,让护理人员在处理护患关系中形成新的看法和视角,深刻认识到自我情绪对于患者的影响,提高其换位思考的敏感性,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水平以及促进护理团队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情绪管理 老年病房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护理人员压力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缓解儿科护理人员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的44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强度严重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儿科护理人员普遍心理压力较大。通过给予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后,护理人员的症状发生率明显下降,SCL-90评分和工作压力源量表(OSI-2)水平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大多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通过开展自我放松疗法和医院强化细节管理等综合应对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的压力情况,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儿科护理 压力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手卫生方法,分析护理人员手卫生的具体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工作的66名护理人员,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洗手,观察组行手卫生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洗手前细菌数量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洗手后,细菌数量的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手卫生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人员手上的细菌数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水平,对于减少患者感染、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人员 手卫生 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构成环节,也是衡量临床护理水平的主要依据。为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定要加深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保证基础护理得以全面落实。本文主要阐述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现状的认识及思考,综述如下。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 现状认识 思考
  • 简介:摘要护士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工作压力最大的群体,作为常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护士,其工作环境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白衣天使”般美丽,护理职业是工作压力与工作强度双高职业,护理人员是职业病和亚健康的典型人群1。特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要求,使她们身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压力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令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其中工作环境、职业特点、工作负荷、护患关系、家庭矛盾、社会地位等因素是形成护士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调查表,对90名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率为95.56%,职业暴露以锐器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感染为最常见,发生率分别为53.55%与21.11%,发生职业暴露后正确紧急处置率为79.07%。结论应增强产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与管理,采取各种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规范各种处理流程等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率。

  • 标签: 产科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调查医院安装监控设施5年余,护理人员工作变化。方法回顾总结安装监控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对比。结果安装监控后对患者及护理人员均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规范患者及护理人员双方各自的言行。结论病区及医院环境中有了监控设备的帮助,为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提供了证据作保障。

  • 标签: 护理人员 面对 监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能级管理评价体系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宿县人民医院全院15个临床科室的160名护士为对象,实施分层管理方案,观察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收回162份调查表,实施能级管理评价后满意度提升,2016年1-9月平均满意度为99.79%,医疗纠纷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结论护士能级管理能够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能级管理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我院2011~2015年护理人员的流失率每年在6.1~23.7%,护士的离职行为直接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和人力成本增加。

  • 标签: 护士 离职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疏导方式。方法从我院ICU护理人员中选取28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结果造成ICU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原因中工作总时间长、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差、夜班频繁、工作强度大、考试多、缺少护理培训、家属态度分别有39.29%、53.57%、35.71%、57.14%、67.86%、50.00%、42.86%、46.43%。结论给ICU护理人员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这些原因着手,采取对应的解决与疏导方式,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情况。

  • 标签: ICU护理人员 心理压力 疏导方法
  • 简介:摘要作为医疗机构后勤部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消毒供应室是保证整个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更直接服务于前线临床研究工作。但在消毒供应室的日常工作中,其存在着部分高风险隐患,并会对护理人员造成相应的职业危害,如果防护方案不够完善,其可能直接威胁到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能因此而影响医疗物品的消毒效率。因此,本文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防护对策加以探讨,以保证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消毒供应工作的正常开展。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 ICU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洗手的五个证进行调查。方案,最终将其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ICU护理人员共 48例,调查时间段为 2015年 7月至 2015年 9月,通过科室感控组每月科室自查结果对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将每月的调查结果进行记录,同时进行分析。结果: ICU护理人员的手卫生情况是接触病人后和接触病人环境后,洗手依从性较低,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洗手依从性相对较高。结论: ICU护理人员接触病人及病人环境后的手卫生状况较差,特别是在遇到不可见污染时,情况更为严重,所以在临床上应加强洗手五个指征干预 ,使ICU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得以提高。

  • 标签: ICU 护理人员 手卫生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风险,根据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关的对策,根据护理实施的结果进行分析其实施和结果。方法根据我院在2016年内接治的150名感染科患者,将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设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的75名患者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对照组为75名进行一般治疗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患者。根据两组的结果分析对比,对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分析其在住院过程中的满意程度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状况。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护理组在各个方面的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二者比较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具有实际意义,实施风险管理的风险发生情况均低于未实施风险管理的情况,因此对感染科进行分析管理具有意义,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科护理 风险管理 管理效果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每天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担负着重大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对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