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药物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分析相关对策。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噪声性听力损伤患者166例,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后,根据疗效的结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对影响患者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6例患者经治疗后,78例患者听力改善判定为有效,88例为无效。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知,噪声强度、噪声环境中所处的时间、听力阈值、重金属暴露、粉尘暴露为影响药物治疗噪声性听力损伤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噪声性听力损伤属综合性损伤,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不是非常满意,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加强预防以降低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噪声性听力损伤 药物治疗 影响疗效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跟踪统计,并且对患者定期进行检查。通过调查分析,找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恢复较好的患者比率为9.10%,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恢复一般的比率为45.45%,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恢复较差的比率为45.45%,患者预后良好率为54.55%。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出现术后感染情况的比率为7.28%,患者预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比率为10.00%,患者预后出现血钠水平异常的比率为13.64%,患者预后出现脑干损伤的比率为,11.82%,患者预后出现合并伤的比率为19.09%。结论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受到血钠水平、脑干损伤和合并伤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神经外科 颅脑损伤 预后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助产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MSI)发生的情况.方法采用抽样法对宜宾市5家二甲以上医院的20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助产士OMSI的年发生率为82.0%.前三位OMSI患病率分别为颈51%、腰49.0%、腕/手31.5%.年龄大、工龄长、BMI指数过小或过大、工作时间长、工作中缺少职业损伤防护培训等OMSI患病率较高(均P<0.01).结论助产士和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助产士OMSI的发生情况,提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知识培训.关键词助产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idwifeoccupationalmusculoskeletalinjury(OMSI)happened.Methodthesamplingmethodofyibincitymorethanfivedimethylhospitalquestionnairesurveywasconductedamong200midwives.ResultsthemidwifeOMSIannualincidenceof82.0%.TopthreeOMSIprevalenceofneckrespectively51%,31.5%49.0%,wrist/hand.Longage,lengthofservice,BMIistoosmallortoolarge,longworkinghours,andthelackofoccupationalinjuryprotectiontraininginOMSIprevalenceishigher(allP<0.01).ConclusionmidwivesandnursingadministratorsshouldpayattentiontothemidwifKeeyOwMoSrIdshappening,improvetheegotoprotectconsciousnessandprotectionknowledgetraining.Midwife;occupational;museuloskeletalinjury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0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外科护士特点,分析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外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方法。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必要措施,才能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总结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颅外器官损伤、早期低血压、早期低氧血症、高血糖以及高钠血症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合并器官损伤、早期低血压休克、早期低氧血症、高血糖、高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时,需加强控制患者的并发症,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0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问卷调查判断脊髓损伤患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得分高的患者进行访谈查找高发原因,为未来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2014年10月-2015年8月间,收集皖南康复医院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病例35例,年龄12岁至74岁,病程1月至12年,行脊椎核磁共振(MRI)检查明确脊髓损伤诊断,然后在入院的第1周分别给予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经验性接纳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测试,分别得到6组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分别与其他五组数据进行比较,统计他们有无相关性,了解伤者年龄分布特点,对创伤后因激障碍得分高的患者进行访谈,了解引起PTSD最常见因素.结果脊髓损伤多见于28-60岁,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的得分与心理成长等其他指标得分无明显相关,但与肢体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联.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高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访谈得知,导致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最常见是二便功能障碍,性生活困难和多个肢体残疾.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成长;经验和接纳;正念注意觉知;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18-02

  • 标签:
  • 简介:在古玺印中,用以烙物的印章是很特别的一类。它们品大、量少,章法处理上也别具一格。当时这类印章有烙马、烙木、烙漆等用途。

  • 标签: 古玺印 印章 文化传统 书法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偏头疼患者的脑白质质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予以分析。方法对在本院确诊的110例临床确诊的偏头疼患者进行分析,按照其检查的临床表现将其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因素予以分析和研究,之后对其进行多因素的回归条件分析。结果首先是110例偏头疼患者中脑白质质损伤的患者一共有36例,偏头疼合并脑白质质损伤的患者发病的概率达到了32.7%,这种疾病通常会在额叶或者是顶叶的位置发生。其次是和非脑白质损伤的患者相比,脑白质损伤的偏头疼患者患者的病程长度要更长,发病率也要更高同时患者还有一些家族性的病史,或者是先兆性的偏头疼,所以如果患者伴有长期偏头疼,就会成为脑白质损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偏头疼,脑白质输送 危险因素
  • 简介:损伤程度的鉴定应以损伤当时的伤情为主要依据,结合损伤后果或结局,全面分析,综合评定。而损伤后果或结局既与损伤当时伤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与临床医疗措施的干预不可分割。由此可见,损伤程度的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意见很可能受到医疗干预因素影响,在鉴定实践中必须加以考虑。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损伤程度鉴定 医疗干预
  • 简介:摘要在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血常规检查技术对于医学整体的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血常规的检查主要依托于血液分析仪进行,通过血常规检查仪器能够有效、准确地检测出血液中的相关指标指数。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检测机、受检人员等多方面的影响,经常性的会发生检测失效、不准确的现象,这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工作十分不利。因此对于影响血常规检查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血常规检查的有效性,促进医院检查工作的发展。

  • 标签: 血常规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从"个人效用"角度来看,广告态度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感知的广告价值,它是广告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或效用,与广告内容有关;二是感知的广告侵扰,它是用户对妨碍其持续认知过程的广告的心理反应,与广告出现方式有关。研究表明,广告价值对广告态度具有积极影响,广告侵扰则有消极影响

  • 标签: 广告态度 广告价值 广告侵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0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病例发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治疗结果。结果20例术后5例发生十二指肠漏,其中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加强手术医师责任心,提高手术水平是预防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关键,在充分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腹腔引流条件下,绝大部分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可行单纯缝合修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意识障碍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急诊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165例。按照收治顺序分组,推导组(115例),验证组(50例)。纳入标准(1)年龄>15岁;(2)有明确颅脑外伤史;(3)行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颅脑损伤;(4)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8分;(5)入院当日呈昏迷或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至昏迷状态。排除标准(1)外伤后仅有短暂意识丧失或昏迷的患者(昏迷时间<6h);(2)外伤后癔病或精神抑郁状态致昏迷样表现;(3)外伤后情绪诱发癫痫持续状态而呈意识障碍。对28个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筛选及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并建立风险模型。运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及判别。结果入院时GCS、神经系统并发症、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电解质紊乱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昏迷的独立风险因素。推导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4.380,P=0.496,预测昏迷率与实际昏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模型的辨识度在推导组(AUC=0.87;95%CI0.798~0.942)及验证组(AUC=0.90;95%CI0.803~0.997)中均较好。结论预测模型虽有一定局限性,但仍能对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意识障碍进行较准确的估计。

  • 标签: 颅脑损伤 昏迷 危险因素 预后 模型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