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的教育政策主体有决策主体、辅助决策主体和参与主体三部分组成.由于教育政策主体多元化,所以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集多种政策模型之长,并把系统的观点应用到教育决策过程中,使教育决策更趋于科学化和民主化.

  • 标签: 教育政策主体 中国 政策模型 系统模型 民主精神
  • 简介:在我国对德国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对教育政策的介绍不少,但是对其教育政策制定机制的分析却十分鲜见。本文分析了德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机制,指出其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包括联邦和州层面的官方机构、非官方的机构、联邦与州以及州与州之间的协调机构等。教育政策制定过程遵循的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上下互动与合作的模式。教育政策制定的主要特点在于:参与主体多元,注重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代表机构的参与,具有制度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特点。

  • 标签: 德国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形成 教育政策制定机制
  • 简介:主体间性形势与政策教育遵循"主体—客体—主体"范式,其各主体是平等的,通过对话、沟通、理解、互动形成一种和谐交往关系,教育过程各主体互惠互利。目前我国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存在教育主体弱化、受教育主体空场、客体媒介缺失等问题,必须培养受教育主体性、提升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客体的媒介作用来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 标签: 对话 主体间性 形势与政策
  • 简介:政策议程创建过程中政治领袖依靠其法定权威和个人影响力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利益集团则凭借其专业优势和利益整合能力,通过持续而有力的参与成为左右政策议程走向的重要力量;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扮演着“要求通道”和“议题游说者”的角色;政策企业家则是某些政策理念或政策方案的积极倡导者和开启政策之窗的推动者;同时,随着参与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公众正成为影响政策议程创建过程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主体价值取向、利益偏好和行动方式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政策议程创建的内在逻辑。

  • 标签: 政策议程 政治领袖 利益集团 大众传媒 政策企业家 社会公众
  • 简介:摘要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幼小衔接教育政策发展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即幼儿园单向责任主体时期(1949—1988年)、幼儿园和小学双向责任主体时期(1989—2009年)和多元利益相关者责任主体时期(2010年至今)。其中,多元利益相关者执行主体时期(2010年至今)的教育政策发展最为迅速。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多元利益相关者执行主体时期(2010年至今)的教育政策进行总结并分析。

  • 标签: 幼小衔接 教育政策 小学化
  • 简介:公共政策是政府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手段,政策评估则是对政策实施效果和相关利益群体权益诉求的一种反映,评估主体是整个评估过程的主导者。在我国众多的政策评估项目中,尽管公众的自我认知以及社会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在不断改变着整个评估主体结构,但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不同的评估主体在政治忠诚、身份认同、体制信任、资源享有方面有所不同,这种趋势不断塑造着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体制内隔离”现象。文章从制度认同的角度,通过对不同评估主体间的比较揭示这一“隔离”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指出“隔离”现象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非政府政策评估主体的能力或积极性,它是政府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的产物,也是现行政策评估制度中“放管结合”悼论所导致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近年来政府制度改革的非预期结果。

  • 标签: 体制内隔离 公共政策评估主体 制度认同 比较视角
  • 简介:认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而主体性发展的前提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调动教师与学生主体,教师和学生就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育过程

  • 标签: 主体评议 教育主体
  • 简介:认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而主体性发展的前提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调动教师与学生主体,教师和学生就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育过程

  • 标签: 主体评议 教育主体
  • 简介:认识教师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而主体性发展的前提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调动教师与学生主体,教师和学生就是交互主体地参与教育过程

  • 标签: 主体评议 教育主体
  • 简介:国家营养餐工程惠及2240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1月3日从教育部获悉,自2011年秋季学期起至2013年10月底,全国22个试点省份的699个国家试点县(包括新疆兵团19个团场)近10万所学校已全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达2240万人。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营养膳食补助、"一补"(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地方试点奖补资金共计520亿元;为改善农村学校就餐条件,中央财政还安排了3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国家试点地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

  • 标签: 教育政策 农村义务教育 中央财政 农村学校 专项资金 试点县
  • 简介:<正>1李克强:"孩子上学不能耽误"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考察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时强调,灾区贫困与灾害叠加,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孩子们上学不能耽误,要安排好临时校舍,保证按时开学。

  • 标签: 教育政策 法制教育 甘肃岷县 教师资格认定 高校新生 非师范专业
  • 简介:  主体间性通过主体间的交往来实现,主体间性是在交往中生成的,主体教育应把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

  • 标签: 主体教育 主体间 性主体
  • 简介:迄今为止,我国依然维持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制度。一方面,造成农村与城市土地分属不同法律约束,由不同机构管理,形成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另一方面,形成只要涉及农地变为建设用地,就要通过政府征地,任何单位建设用地都要使用国有土地。这种制度使政府成为农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唯一决定者,成为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唯一供应商。本报告强调了以建设主体功能区为契机进行国土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并按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设计了相应的土地政策

  • 标签: 土地制度 主体功能区 区域性土地政策
  • 简介:我国在公共政策评估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之一,主要是我国在政策评估方面的着重点在于提出各种不同的评估方法、模式,却忽视了对政策评估的研究。事实上,只有本着利益相关、多元化、独立性、专业化、公开公平、代表性等公共政策评估性原则,才能选出客观、独立、合理、有效的政策评估主体,才会有利于公共政策评估的改进。反之,公共政策评估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

  • 标签: 公共政策评估 主体 原则
  • 简介:在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过程中,政府应通过各种投资政策工具来实现各功能区的可持续增长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今后应根据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出台按功能区分类的投资管理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投入。同时要改进现有管理体制,统筹政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社会投资领域,应在现有产业发展规划和导向目录的基础上加入主体功能区元素,出台按主体功能区分类的投资导向目录,以强化政策的指导力度。

  • 标签: 主体功能区 投资政策
  • 简介:正视江苏产学研结合面临的挑战,建立具有江苏特色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对提升江苏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两个率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学研结合 政策选择 企业主体
  • 简介: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农业保险的各个行为主体(农民、保险公司、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政府在农业保险中起主导作用。农业保险不同于其他险种之处在于它更倾向于一种社会福利,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稳健发展。为了进一步研究政府行为对农业保险的促进作用,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的确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基于模型分析,针对目前农业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农业保险 发展 行为主体 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