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窒息的诊断标准。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12月,将此期间于本院分娩的活产婴作为研究对象,评价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脏器损伤等指标用于新生窒息诊断的可行性。结果  Apgar评分和脏器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5例低Apgar评分者中与窒息的符合率仅为60.00%(3/5),因此对于Apgar评分低者还需增加其他指标的筛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结论  在评估新生窒息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以更全面地了解新生窒息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针对性的治疗和监护方案。

  • 标签: 新生儿 室息 诊断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窒息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病为其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8月之2023年8月期间80例新生窒息者为实验组,同时期健康新生80例为对照组,收集其相关因素,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其中的独立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龄初产、早产儿、剖宫产、急产、胎盘因素、产程用药不当、妊高症、呼吸道梗阻、脐带因素、宫内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等均是导致新生窒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新生窒息的独立因素,给予合理干预措施,降低新生窒息发生情况。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评估新生窒息救治在产房中的应用与效果。本文探讨了新生窒息救治的关键问题和现有的应用方法。研究发现,产房中应用新生窒息救治的方法对于提高救治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估中,采用了多种指标和方法,包括救治效果评估、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和患者满意度评估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新生窒息救治在产房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综上所述,新生窒息救治在产房的应用对于提高救治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践中获得了积极的效果。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救治 产房 应用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期间录入的窒息新生98例开展分析研究,其中包括:剖宫产36例、阴道助产26例以及自然生产36例;分组方式:抽签法,调查组以助产护理分析,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指标评估包括护理前后的Agar评分、窒息和复苏率数据。结果 数据汇总显示,调查组新生评分数据优于对照组,并且调查组新生的复苏率11(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36.36%);存在统计学差义(P<0.05)。结论 在新生窒息过程中采取助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新生的死亡率,临床积极意义明显。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助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产科儿科合作对产房新生窒息的复苏与护理的影响。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0例产房新生窒息患儿的随机分组,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苏和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产房新生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产科儿科合作模式进行窒息复苏和护理,包括妇产科医师与儿科医师的协同工作,共同制定并执行复苏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房护理模式进行窒息复苏和护理,仅由妇产科医师或助产士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中,窒息复苏和护理时,产科儿科合作能够更快地进行有效的复苏干预和支持,减少窒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产科儿科合作对产房新生窒息的复苏与护理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妇产科医师和儿科医师的协同工作,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窒息复苏,并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因此,在产房护理中,应推广和实施产科儿科合作模式,以改善产房新生窒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儿科合作 产房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产科护理中新生窒息的预防与急救措施,通过对比法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为提高新生窒息的预防和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共纳入100例新生患者,按照对比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新生窒息的预防措施,如新生护理规范培训、产前筛查、新生监测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窒息发生率、急救反应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救反应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新生窒息发生时能够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急救干预,而对照组新生则存在较高的窒息风险和延误急救的情况。结论:产科护理中针对新生窒息的预防与急救措施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加强急救培训,可以有效降低新生窒息的发生率,并提高急救响应的及时性和效果。因此,建议在产科护理中注意加强新生窒息的预防和急救教育,以保障新生健康和安全。

  • 标签: 产科护理 新生儿窒息 预防措施 急救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窒息抢救技术对产房新生窒息的复苏与护理的影响。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100例产房新生窒息患儿的随机分组,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苏和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产房新生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窒息抢救技术模式进行窒息复苏和护理,包括妇产科医师与儿科医师的协同工作,共同制定并执行复苏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房护理模式进行窒息复苏和护理,仅由妇产科医师或助产士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中,窒息复苏和护理时,窒息抢救技术能够更快地进行有效的复苏干预和支持,减少窒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窒息抢救技术对产房新生窒息的复苏与护理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妇产科医师和儿科医师的协同工作,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进行窒息复苏,并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因此,在产房护理中,应推广和实施窒息抢救技术模式,以改善产房新生窒息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窒息抢救技术 产房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窒息后,应用多巴胺治疗对其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10-1至2023-3-1间纳入的出生后窒息且伴有肾损害新生患儿79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吸氧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肾血流参数值、肾功能指标和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TAMX、Vmax、Vmin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BUN、ET-1、Cystatin C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76.92%,P<0.05;结论:新生窒息后,应用多巴胺治疗,能改善患儿肾功能指标和肾血流参数值,临床疗效高,可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多巴胺 肾损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窒息复苏后的护理配合措施及其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选取了42名经历窒息复苏的新生进行了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临床观察方法,收集了相关资料并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结果:在复苏后正确实施护理配合措施的实验组中,新生窒息后的呼吸功能恢复更好,心排量增加明显,护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而在对照组中,这些指标没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确实施新生窒息复苏后的护理配合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复苏后 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9月住院分娩孕产妇60例作为试验对象,经由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关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可有效缓解产妇术后疼痛,规避新生窒息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剖宫产 术后疼痛 新生儿窒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优质护理应用在新生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而出现新生窒息的84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42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42例,对比组间的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命质量评分数值明显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新生窒息复苏后的患儿时,重视优质护理方式的应用,可以确保复苏的效果,有助于患儿生命质量的提升,维护患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窒息 窒息复苏护理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生护理对新生脐部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出生的100例新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生护理进行脐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脐部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新生脐部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脐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新生脐部护理效果更好。结论:新生护理对新生脐部护理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能够缩短脐部愈合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因此,在新生护理中,应该加强对新生脐部的护理,以提高脐部护理效果和保障新生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脐部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遴选,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接受保健的新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新生家属的自愿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一共100例。其中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新生则展开早期基本保健。比较两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变化、睡眠时间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新生体温变化较低,体重变化优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浮动相对较小,纯母乳喂养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新生早期基本保健能够明显维持新生体温和睡眠时间,促进体重的增加,提高母乳喂养率,维护新生健康。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窒息情况的影响。方法:将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高龄产妇纳入研究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为6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高龄产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高龄产妇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的高龄产妇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高龄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分娩方式的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高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结果可见,研究组新生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应给予其助产护理干预,这种护理方式对提升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新生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助产护理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新生重症监护室护理对新生疼痛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12-2023.10收治的30例新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实验组给予重症监护室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以及重症监护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的应用可以缩短新生的重症监护时间,改善疼痛情况。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 新生儿 重症监护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新生重症监护室护理对新生疼痛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12-2023.10收治的30例新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实验组给予重症监护室护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15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以及重症监护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的应用可以缩短新生的重症监护时间,改善疼痛情况。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 新生儿 重症监护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房助产士提高综合能力对预防新生窒息的作用。方法 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产房待产的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全部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将科室20名助产士随机分配给研究组、对照组产妇,每组10名助产士。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助产士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预防新生窒息。结果 研究组助产士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助产士,且新生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高助产士的综合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新生窒息的发生率,因此应注重对于助产士的培训工作。

  • 标签: 助产士 综合能力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生窒息等紧急情况下的产房护理急救流程,以提高护士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确保新生及时获得有效抢救。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选取了100例新生窒息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了针对新生窒息的急救培训,对照组未接受培训。记录并比较两组在紧急情况下的护理急救流程执行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接受急救培训的观察组在新生窒息紧急情况下的护理急救流程执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能够迅速判断病情、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了新生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结论:针对新生窒息等紧急情况进行的护理急救培训对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抢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在产房中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急救技能,熟练掌握护理急救流程,保障新生在突发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新生的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紧急情况 产房护理 急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