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21世纪是充分关注人、尊重人和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时代,以人的心理发展与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是发展性教育,也是幸福教育,它已经成为现行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如何开展,尤其是许多一线教师极为关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类问题是困扰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之一,亟待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运作的方式丰富多彩,本文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心理结构,从知、情、行及三者综合的角度进行探究,每一类方式都是复数意义上的概念,涵盖诸多具体的方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要求,其运作方式可归纳为6种类型,即指导-内省式、过程-体验式、践履-训练式、角色-内化式、沟通-对话式、主体-自助式.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运作方式 心理认知 心理体验 心理训练 教育方法
  • 简介:在与儿童接触的实际工作中,我确实感到,现在的儿童和以前的儿童相比较,他们受家长责骂的机会明显少了。究其原因有许许多多。其中之一,是过去的父母在生活上一旦不如意,或由于贫穷产生焦躁的心情,就容易向孩子发泄。另一种原因,

  • 标签: 责备 早期经验 教导 成长
  • 简介:体验式学习让学习者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由亲历、感受、分享、总结、应用五个部分组成。教师在体验式学习中应注意把握好三对角色关系。

  • 标签: 学习方式 体验式学习 亲历 感受
  • 简介:目的:探索中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同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对499名初中生和高中生施测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结果: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依恋和社交回避及焦虑之间有显著的相关;逐步回归和路径分析均显示,同伴依恋对社交回避及焦虑的预测作用最强,其次是父亲教养方式,而母亲教养方式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 标签: 社交焦虑 家庭教养 同伴依恋 中学生
  • 简介:新课程方案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倡导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高中心理课因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非常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本文拟探索高中心理课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具体操作策略与步骤,以便为新课程方案的大面积推广实施积累经验.

  • 标签: 高中 心理课 研究性学习 合作学习
  • 简介:2013年随着一档《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亲子沟通、家庭教养方式问题成为了全国的热门话题。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在讨论节目中明星和孩子的相处方式,称赞做得好的,批评做得不好的。可以说亲子沟通和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但是,如果教养方式存在问题。

  • 标签: 家庭教育 溺爱 真爱
  • 简介:本文探讨了高中教师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典型个案抽样的方式,选取洛阳、焦作、信阳、商丘、无锡地区五所普通高中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控性不易发生职业倦怠,机控性跟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但对工作倦怠不具有预测性;幻想、问题解决、退避的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有预测作用;情感耗竭与心理控制源都存在显著相关,六种应对方式除问题解决外都和情感耗竭存在显著相关;人格解体与他控性和机控性有显著相关,并与除求助之外的应对方存在显著相关;成就感降低维度仅与机控性显著相关,在应对方式上与问题解决、自责、合理化、幻想呈显著相关;他控性加上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工作倦怠的两个维度都会有很高的预测性。

  • 标签: 工作倦怠 心理控制源 应对方式 高中教师
  • 简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公共课走入课堂已有好几个年头,教育部门也时常组织心理教师参加活动设计的比赛,然而对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却鲜有人研究。文化课以布置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掌握,那么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布置作业呢?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课 作业 批改方式
  • 简介:一、教师研究学生心理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研究青少年心理?首先,研究学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为了掌握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当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按规律办事时,我们的工作效率就比较高,走的弯路就比较少.那么,研究青少年心理是否只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事,与普通教师无关呢?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教师,只有善于研究学生,并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规律,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因为每所学校所属的地区不同,校情不同,每个班的学生来源不同,班风不同,每一个班里的学生又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即便是举世闻名的好理论,拿到自己班里应用时,也不能生搬硬套.……

  • 标签: 学生心理 心理方法 研究学生
  • 简介:父母元情绪理念是指主要照顾者对于自己或子女的各种情绪所持的一套特定的情绪反应、认识、理解、评估及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的研究是当前家庭教养方式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父母元情绪理念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实证研究从心理适应、情绪能力与社会适应行为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详细阐述了父母元情绪理念的训练与干预方法

  • 标签: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 简介:1995年10月,在中国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上,不少研究报告表明,全国中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

  • 标签: 泉州市 高一 学生 心理应激源 应付方式 心理卫生问题
  • 简介:拒绝上学是很多教师及家长必须面对的问题。国外学者对该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从行为治疗的角度验证了一些有效的干预方法。文章总结了儿童拒绝上学行为的功能,并对国外拒绝上学的行为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总体来说,负强化的干预方法主要有示范、暴露等,正强化的干预方法主要有正强化法、消退、父母培训等。

  • 标签: 拒绝上学 功能性行为评估 行为干预方法
  • 简介: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胆怯心理·谦虚,谦虚,越谦越“虚”·优点不说流失了,缺点越说越多了·期望太过期望,因而没有期望·挫折,挫折,挫得太凶克服胆怯心理的方法·对比鼓励法·优点放大法·角色扮演法·竞争消除法·有意提拔法

  • 标签: 小学生 胆怯心理 成因 对比鼓励法 角色扮演法 克服方法
  • 简介:每次考试结束后,考场外总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学生一拍大腿:“呀,又马虎了!”对于马虎的原因,教师和家长普遍认为是性格或态度方面的问题,觉得马虎是由于孩子天生就是个马大哈,是个急性子,或是由于对于学习、作业的态度不认真导致的。元认知干预技术课题组在金洪源教授的带领下,通过多年在校临床实践,运用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对中小学生出现马虎现象时的认知结构进行剖析,从而对马虎的心理机制有了新的科学解释:马虎是一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在自动运行,是一种潜意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矫正:即在做容易马虎的问题时,加入策略性知识来监控个体的思维,指导个体对这一问题加以注意,并按正确的程序和步骤来做题,通过多次练习、强化使程序性知识自动运行,形成一种好的审题、做题、抄写、用草稿纸等习惯,最终改变马虎这一问题。

  • 标签: 马虎 认知结构 元认知干预
  • 简介: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作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今后体育教学探索的一个新的领域.……

  • 标签: 中学生心理 体育课教学方法 弱点探索
  • 简介: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开展和加强中学生学习指导方面的研究也早已开始,可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不少初中学生还是深深地陷入被动学习的困境中难以自拔。那么,初中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严重程度终究如何?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薄弱环节又在哪儿?

  • 标签: 初中生 学习方法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