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研究组行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生命体征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缓患者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降低血压,改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急性肺水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呼吸衰竭疾病采用正压通气方式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相应护理服务,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并总结有关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来本院接受正压通气手段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的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在经过相关护理后,病人在PaCO2、PaO2,及HR等相关指标方面,都要明显好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衰竭疾病采用正压通气方式的临床治疗中,给予相应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的缓解病人病情,改善病人身心健康状况,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治疗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综合治疗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血压、心率、pH及PaCO3等指标。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相关治疗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上,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共9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的急诊抢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等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RR、PaO2、PaCO2、pH值各项呼吸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早期应用中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起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急诊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死亡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3%)。治疗后pH、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通气结合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03月~2015年03月期间,于我院选取11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并随机均分为两组(n=55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而试验组则加用吗啡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1h,试验组HR、RR、PaO2、PaCO2及LVEF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7d,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机通气结合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机械通气 吗啡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方法86例住院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为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3天后HR、RR、BP、NT-proBNP、SPO2、PH、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R、RR、SPO2、NT-proBNP、PH、PaO2、PaCO2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正压通气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呼吸衰竭正压机械通气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采用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呼吸衰竭正压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氧气分压、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临床指标,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久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在通气后氧气分压、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呼吸和心率趋于稳定,所有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死亡率为43.3%,观察组患者采用通气治疗,死亡率为16.7%,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症状缓解时间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使得患者死亡率大大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心源性肺水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辅助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实施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创通气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加重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采用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脑钠素(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ACPE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NIPPV疗法。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后各血气指标及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值、SaO2、PaO2及PaCO2较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ACPE应用NIPPV治疗既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系统及血氧浓度,又可大幅降低BNP水平,疗效切实,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脑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吗啡联合呼吸机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110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采用正压通气联合吗啡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吗啡联合呼吸机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吗啡 无创呼吸机 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性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性机械通气患者174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治疗依从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数据优势明显,即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的围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使患者预后结局良性发展,值得临床扩散。

  • 标签: 护理干预 无创性机械通气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