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8例局灶结节增生的MRI图像来提高对FNH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MRI图像资料,主要观察病灶大小、形态、信号,强化方式,并计算MRI诊断正确率。结果18例病灶大小(1.6-4.8)cm,平均(3.2±1.6)cm。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肿块,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动态增强动脉期肿块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下降,但仍稍高于肝实质;其中14例(78%)见中心疤痕,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动脉期中心疤痕及纤维分隔无强化;13例门脉期、延迟期中心疤痕逐渐强化呈高信号,1例FNH中心疤痕无延迟强化,4例未见中心疤痕。结论MRI能够较清楚地显示FNH,诊断正确率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19岁。面、颈、双上肢散在丘疹、结节8个月。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鳞状上皮细胞乳头状增生,组织细胞瘤样增生,部分细胞化生过度,纤维组织化生,间质血管扩张积有血窦,淋巴细胞、白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侧前臂组织细胞瘤,部分细胞乳头状增生。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为进行结节组织细胞瘤。

  • 标签: 进行性结节性组织细胞瘤 丘疹 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荟萃分析新型抗凝药(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同华法林比较治疗房颤的有效和安全。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Cochran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收集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有关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与华法林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1软件对患者全因死亡率、脑卒中及周围动脉栓塞发生率、全因出血及颅内出血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包括64805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同华法林比较,新型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组明显降低房颤患者全因死亡率RR=0.91(95%CI0.86-0.97),P=0.002、脑卒中发生率RR=0.81(95%CI0.73-0.89),P<0.001、周围动脉栓塞率RR=0.70(95%CI0.50-0.97),P=0.03及颅内出血发生率RR=0.50(95%CI0.37-0.69),P<0.001;两组全因出血率RR=0.90(95%CI0.73-1.10),P=0.29无明显差异。结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及死亡的风险,同时避免了颅内出血风险的增加,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华法林。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哌沙班 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真菌腹膜炎(PDFP)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治和预后,以提高真菌腹膜炎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1例PDFP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治疗、预后。结果PDFP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比例是7.58%;其中糖尿病患者10例,PDFP发生前4周使用过抗生素8例,19例拔管后改为长期血液透析,3例拔管后死亡;2例拒绝拔管,1例予以氟康唑注射液10mg/L加入腹透液中2L/次CAPD治疗,同时氟康唑注射液2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2周后治愈,1例上述方法治疗8天后无效死亡。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1例、白色念珠菌6例、热带念珠菌1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酵母样真菌5例、毛孢子菌4例、1例未培养出。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腹膜炎时糖尿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一旦确诊为真菌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突发性神经耳聋骤增的护理。方法总结2011.9~2013.984例中年突发性神经耳聋的护理经验。结果听力完全恢复47例(纯音测试听力<25dB),显效23例(纯音测试听力提高>30dB),有效12例(纯音测试听力提高10~30dB),无效2例(纯音测试听力较治疗前无变化)。结论中年突发性神经耳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经过精心护理有很高的治愈率。

  • 标签: 突发性神经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在过敏紫癜肾炎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随机分为辨证组(n=25)、固方组(n=25)、对照组(n=25),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固方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导赤止血散,辨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施治。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辨证组25例,痊愈11例,占总人数44.00%;有效12例,占总人数48.00%;无效2例,占总人数8.00%;总有效率92.00%;固方组25例,痊愈7例,占总人数28.00%;有效13例,占总人数52.00%;无效5例,占总人数20.00%;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25例,痊愈3例,占总人数12.00%;有效14例,占总人数56.00%;无效8例,占总人数32.00%;总有效率68.00%。辨证组、固方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辨证组效果优于固方组(P<0.05)。结论辨证施治在过敏紫癜肾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辨证施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为临床提供该病的诊断和发病机理。方法调取我院2010年1月收入住院的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1例,进行研究。回顾分析该患者实验室血液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各项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经强的松治疗后转化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结论获得低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紫癜多数是由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转化而来,可见免疫因素在其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使用强的松治疗可转化为其他类型血液病。

  • 标签: 获得性低巨细胞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老年便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对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143位伴发老年便秘症状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辅以药物、精神、运动、按摩、结肠灌洗及饮食等疗法,对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起到了积极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标签: 老年 便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对20例急性梗阻化脓胆管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19例治愈,死亡1例。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患者疼痛缓解或减轻,体温恢复正常,感染得到控制。体液维持正常,休克得到控制、纠正。并发症得到预防或被及时发现,处理和护理。

  • 标签: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手术治疗 手术前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菌阴道病(BV)的临床检验及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细菌阴道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线索细胞检查、BV快速检测、pH值检测、胺试验,观察对比各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总结分析细菌阴道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线索细胞检查的检出率为62.7%(47/75),BV快速检测的检出率为61.3%(46/75),胺试验的检出率为50.6%(38/75),pH值检测的检出率为48.0%(36/75),pH值检测与线索细胞检查、BV快速检测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细菌阴道病诱发的危险因素有滴虫阴道病、经常清洗阴道、多次流产、避孕套使用、卫生习惯。结论BV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是细菌阴道病临床检验的首选方法;线索细胞检查可以作为BV快速检查的补充予以运用;胺试验和pH值检测联合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检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真菌腹膜炎(PDFP)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治和预后,以提高临床上PDFP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泉州市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21例PDFP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病原体、治疗方法、预后。结果PDFP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比例是7.58%;其中糖尿病患者10例,PDFP发生前3周静滴抗生素8例,19例拔管后改为维持血液透析,3例拔管后死亡;2例拒绝拔管,1例予以氟康唑注射液10mg/L加入腹透液中2L/次CAPD治疗,同时氟康唑注射液200m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2周后治愈,1例上述方法治疗8天后无效死亡。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1例、白色念珠菌6例、热带念珠菌1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酵母样真菌5例、毛孢子菌4例、1例未培养出。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腹膜炎时糖尿病和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一旦确诊为真菌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隙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相关。方法通过对59例腔隙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以及颈部血管MRA检查,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化验,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血管是否狭窄以及狭窄程度,回顾性地总结腔隙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相关。结果发现腔隙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彩色多普勒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辩证论治联合针刺治疗肿瘤相关顽固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经我科明确诊断为消化道各类恶性肿瘤且发生顽固呃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氯丙嗪、胃复安、氟哌啶醇治疗,治疗组采取中医药辨论治证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医药辩证论分型联合针刺治疗,胃寒证、脾胃阳虚证和气滞证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效果最好的是胃寒证,其次是脾胃阳虚证和气滞证。结论中医药辩证论治联合针刺治疗肿瘤相关顽固呃逆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药辩证论治 ?针刺 ?肿瘤? 顽固性呃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维持血液透析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的临床发生率及诱发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透析前后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析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及诱发因素。结果14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14522次血液透析,出现48例(共2501次)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率为18.5%,透析1小时后相关低血压发生率最高,达65.4%,透析3小时后出现相关低血压的百分比最低;在透析相关低血压可能危险因素中,超滤率过高是主要因素,占45.8%,其次为透析过程进食和透析温度设置。结论维持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率和温度有关。

  • 标签: 血液透析 相关性 低血压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系统评估及护理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的临床应用的实用价值。方法根据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所接收的135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情况来看,由于所评估的活动能力的等级不同,将分为无活动能力组、活动能力下降组及自理组。根据评估结果表明,无活动能组、活动能力下降组和自理组这三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及患者数目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无明显外伤或者跌倒病史的没有统计学差异。同时,经过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来应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是一个不错的治疗方式,且术后恢复效果也相当明显。结论经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之后又对其进行具有针对的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系统性评估 系统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血合剂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我院原发性肾小球血尿70例(其中肾穿病例36例),试验组(37例)采用尿血合剂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血尿安胶囊治疗。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两组药物的疗效,观察尿血合剂组及血尿安胶囊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蛋白尿、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及总体疗效情况。结果尿血合剂组治疗前后尿潜血(BLD)、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02、P=0.022),两组患者尿蛋白指标治疗前后无差别,尿血合剂组的总有效率(72.97%)优于血尿安胶囊组的总有效率(42.42%),(P=0.010)。结论尿血合剂可减轻原发性肾小球血尿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 尿血合剂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病的诊断研究并为临床研究提供解决方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肝保护剂配伍降脂药物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行多烯磷脂胆碱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治疗措施后总有效率,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脂肪肝病患者行肝保护剂配伍降脂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简单,价格低廉,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研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根治切除总管胆囊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方法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胆总管囊肿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别,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根治切除术对治疗胆总管囊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创口小、视野清晰、并发症并且恢复时间短,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 胆总管囊肿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合并侵袭真菌感染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5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合并侵袭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种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获得真菌74株,主要为念珠菌属56株(75.68%),两种真菌感染14例(18.92%),伴有细菌感染51例(68.92%);所有患者均根据药敏试验进行抗真菌治疗;治愈32例,显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合并侵袭真菌感染主要以念珠菌感染为主,经临床治疗后效果显著。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侵袭性真菌感染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