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脑梗塞(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AIS)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予生脉注射液静滴,B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脑卒中量表(CS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病例数。结果治疗后A组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B组(P<0.001),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多于A组。结论在AIS急性期适量提高血压有益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生脉注射液可缓解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平均动脉压 脑梗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控制不良患者平均动脉(MAP)与脑卒中患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询问和查询病例资料等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门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门诊筛查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1363例,其中脑卒中患者82侈0。结果脉压≥80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1);女性MAP〈80mmHg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舒张压控制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1)。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MAP的增加,脑卒中患病危险程度明显增高,OR值分别为1.053、2.987和1.024。以MAP≤75mmHg和≥95mmHg为节点,与≤75mmHg比较,≥95mmHg脑卒中的患病危险程度增加(OR=2.971,95%CI:1.097-8.050,P〈0.05)。结论MAP可以作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因素来预测血压控制不良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的风险。老年高血压患者的MAP建议控制范围与正常成人MAP正常值不同。除MAP外,老年和伴有糖尿病也对脑卒中的患病率有影响。

  • 标签: 高血压 卒中 糖尿病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TR-Band止血气囊压迫穿刺部位的适宜止血时间。方法300例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采用TR-Band止血气囊压迫止血,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52例)分别于压迫1h、2h开始给气囊减压放气。比较两组术后出血、血肿等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创口疼痛、桡动脉闭塞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Band止血气囊用于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术后减压时间改为1h是可行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R-Band止血气囊 止血技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 PCAS)患者早期平均动脉(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与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PCAS病例。纳入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超过12 h的患者共151例。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明确0~6 h MAP与受试者预后的关联性及关联性强度;通过卡方检验明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患者的时间加权平均动脉(TWA-MAP)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83.25±13.69)mmHg vs (77.06±18.37)mmHg,P= 0.042;ROSC后最初的6 h内的TWA-MAP值处于71~80 mmHg(1 mmHg=0.133 kPa)组患者的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率明显优于TWA-MAP小于70 mmHg的患者(11% vs 37%,P=0.009);且TWA-MAP大于70 mmHg与大于65 mmHg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但TWA-MAP大于70 mmHg对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影响显著(OR=4.11,95% CI:1.34~12.66,P=0.014);在TWA-MAP达到了70 mmHg以上的患者中,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率显著高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组的患者(48% vs 24%,P=0.010 )。结论在PCAS的6 h内保持TWA-MAP大于70 mmHg有利于改善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预后。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脑损伤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神经功能预后 影响因素 平均动脉压 时间加权平均动脉压
  • 简介: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不一定相同,我们把一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或这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所占的比的份数(百分比)叫做这个数据的权.

  • 标签: 加权平均数 数据重复 个数 组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采用桡动脉迫器的减压时间。方法择取在我院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术后应用TR-Band止血气囊进行压迫止血,观察组46例患者和对照组46例患者分别在压迫1小时、2小时开始进行气囊减压放气。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术后血管迷走反射、桡动脉闭塞、窗口疼痛、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Band止血气囊在桡动脉介入术后于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在术后减压时间变为1小时是非常可行的。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压迫 减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迫首次解压时间及总时长压迫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391例,按照术后桡动脉迫器首次减压时间及压迫总时长不同分为四组。首次减压时间分别设为1h和2h,压迫总时长定为4h和6h,每次减压时间定为1h进行对比。结果四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一组出血,血肿,水泡与二三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一二组肿胀发生率、疼痛程度均小于三、四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h开始减压,压迫时长4小时,患者肿胀疼痛程度较轻,是合适的首次减压时间和压迫时长。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桡动脉压迫器(Radid Arlery compressor) 血管并发症(Complication)
  • 简介:中心动脉是基准血压,它与肱动脉存在差异,特别是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外周动脉血压可能因用药而与中心动脉相差甚大,这是因为不同的药物对中心动脉影响不同,这同时也是不同药物疗效不同的重要原因。中心动脉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决定患者预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标记。ASCOT—CAFE研究强调了中心动脉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和独立的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因此,了解、监测中心动脉将对分析药物的真实疗效和疾病的真实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心动脉压 周围动脉压 心血管疾病 药物疗效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我们在总队营房工程建设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总结、完善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招标办法,即“加权平均法”。实践证明,该办法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既能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又能确保招标工作公平、公正。截止目前,我们采用该办法共组织工程招标100余次,完成投资4.3亿元,

  • 标签: 武警部队 后勤管理 工作思路 制度建设 加权平均法 工程招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责任血管不同狭窄程度时,平均动脉对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均给予72 h血压监测。根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将符合标准的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责任血管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通过自身配对的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责任血管狭窄组,进展前后平均动脉变化的差异。结果中度狭窄组进展前平均动脉高于进展后平均动脉[(113.62±10.17)mmHg vs (101.3±12.6)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48,P=0.026)。重度狭窄组进展前平均动脉高于进展后平均动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责任血管中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要密切关注血压情况,防止出现低血压导致病情进展。在责任血管重度狭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需要适度关注血压情况。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进展性 平均动脉压 责任血管狭窄
  • 简介:根据加权平均函数的定义,引进由加权平均晒数组成的数列,进一步研究它们的许多重要性质.

  • 标签: 加权幂平均函数 数列 单调性
  • 简介: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日常生活中,权往往也叫权重.提到“加权”,就是要考虑不同数据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权有两种常见的表示形式:百分数,整数比.在求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有时会遇到重复数据较多的情况,这时可以将算术平均数的公式进行简化,于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就统一起来了.在中考中,

  • 标签: 加权平均数 中考 算术平均数 扫描 日常生活 表示形式
  • 简介:摘要:本文讲述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智慧课堂的载体对于在数学的分析这一类统计学问题中,创新地教学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

  • 标签: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智慧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