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明初刘基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为诚意伯,开创了由他和袭爵后人构成的“诚意伯世家”。诚意伯爵位几度停袭,后又恢复,终与其他少数开国勋爵家族一起将贵族地位延续至明末。在明代政治演变中,诚意伯家族发生了由文臣向武臣的转变。该家族在整个明代贵族阶层中地位虽非最为显赫,但其特权地位仍足以使其后人骄纵跋扈,多为不法。明前期以文臣受封世袭的诚意伯家族与皇权间有复杂纠结,后期作为勋贵武臣的诚意伯家族则表现出贵族辅翼皇权的功能。

  • 标签: 刘基 诚意伯 政治史 明代
  • 简介:一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湖南茶陵县陇匣(今高陇镇陇集村)人。明洪武五年起,茶陵属湖广长沙府,因此人们又称他李长沙或李茶陵。

  • 标签: 明朝 李东阳 生平 刘瑾 政治斗争
  • 简介:明代都城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商业大都市。京城所需百物大都从全国各地输送而来。尤其是最高封建统治者享用的各种原料、物品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等,都是从中华帝国辽阔的各行省和遥远的地方,用征收地方实物的办法,搜罗到皇宫、内府。明朝地方府、州、县每年或数年要向中央王朝贡献地方名特产,实质上与交纳钱粮与赋税是一样的性质,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 标签: 明朝 珍品 宫廷 封建统治者 中华帝国 大都市
  • 简介:第一章简介③很少有人知道明朝早期在中国东北辽东范围以外的中国军队的设置情况,如近代满洲和其邻近的包括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情况就鲜为人知。在蒙古王朝之前,这些地区曾建立了金朝(1115—1234),17世纪明朝末期:同样是这一地区的人取代了明朝并且征服了全中国(清朝,1644—1911)。

  • 标签: 明朝末期 永乐时期 东北部地区 女真 中国军队 17世纪
  • 简介:一、引言杜维明把起源于中国的儒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作为意识形态被政治化的儒学,成为权力者的统治工具;作为一门学问的儒学,涉及复杂的阐释技巧和对儒学经典的注释、训诂;作为为人处世和基本意义上的伦理与生活方式的儒学。在儒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 标签: 儒学 传播 朝鲜 明朝 意识形态 统治工具
  • 简介: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我国对外开放史上的光辉里程碑。然而在"下西洋"的航行中,有一位与郑和并

  • 标签: 王景宏 航海家王景
  • 简介:<正>清初,由前广西桂林、太平两府通判汪森编辑的《粤西丛载》,广征博取,众采群书,将各类资料摭拾成编,为广西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卷二十六《明朝驭蛮》,取材于前朝各部省志及《学海类编》。此部分将明代官军征剿瑶、僮人民起义的史料按年代系列,条目清晰,查阅甚便。卷中的部分记载,为《明史·广西土司传》等书所阙,不失为研究明朝广西少数民族及土司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然而,文中年代、官名、人名多有讹误。笔者不自量力,将管见所及,条述于下,借为刍荛之献。

  • 标签: 广西少数民族 明实录 明朝 粤西 广西桂林 洪武
  • 简介:明朝镇守广西秘籍《殿粤要纂》莫金山《殿粤要纂》是一部专记明朝广西军事防务的著作。古人常将八桂大地称为“粤”,度文思义。《殿导要纂》(下简称《殿》)即是“镇守广西各要塞的资料汇纂”之义。此书的主要编者是杨苦。杨芳,字以德,号济宁,四川重庆卫军籍出身,万...

  • 标签: 殿粤要纂 广西民院 秘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明史·艺文志》 历史启示
  • 简介:本文以亦剌思、阿都儿火者等人为例,探讨明朝对入附的撒马儿罕回回的安置及这些入附人员在明政府中的作用.入附明朝的撒马儿罕回回人有十多批,明廷多将他们安置在南京、北京、甘州等地.这些入附的回回人大体上享有与故元归附人员同等的待遇.他们与西域其他各地入附的回回人一道成为明代回回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明朝 撒马儿罕 回回人 亦剌思 阿都儿火者
  • 简介:<正>在明朝初期一百年之中的明蒙关系有一个最重大的特点,便是蒙古人不断地移居到中国境内。目前,这些非汉民族的移民人数尚未能够得出确切的估计,恐怕将来也决不会得出确切的估计了。这些来自北方的移民数量就中国境内的人口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然而,这种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动似乎是自元朝灭亡以后,导致蒙古地位日益削弱的主要原因之一。边境上不断发生的冲突与蒙古人在中国北部省份的侵扰,以及一些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几乎均未影

  • 标签: 蒙古人 明朝政府 中国境内 土地 明实录 中国北部
  • 简介:在诸暨市马剑镇一带,广泛传播着明初著名医学家戴原礼的神奇故事。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医学家,在马剑镇建立起戴原礼纪念室和纪念亭。它与金肖支队的纪念馆和纪念亭,交相辉映,成为山区人民的爱国教育基地,是这个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纪念馆 医学家 明初 明朝 风景 爱国教育
  • 简介:明朝治藏措施主要体现在逐步建立起来的三大系统化的西藏职官制度:因循元代区制、改立新规的都司卫所制度;多封众建、均衡各势的行政与宗教首领制度;因俗而治、尚用僧徒、全设土官、朝贡厚赏的职官稳定制度。明朝对西藏地方职官制度的设置,集中体现了中央对西藏的国家主权与凝聚力。

  • 标签: 职官制度 明朝 藏地 因俗而治 国家主权 系统化
  • 简介:一、明成祖对南方的武力干预和郑和下西洋西洋诸国和中国的关系在元朝垮台后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此时的印支半岛、马来群岛诸国以及中国西南边陲出现了一股独立于中国的倾向。部分原因是元朝北撤后留下的政治真空,而洪武皇帝消极的朝贡贸易体系和海禁政策又加速了这一趋势。许多国家在政治方面无需接受中国的认可,在对外贸易方面也无法在封闭的贡舶制度内打开坚硬的壁垒。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中国西南 明朝 马来群岛 海禁政策 贸易体系
  • 简介:明代中国和李朝之间建立的册封朝贡体制具有诸多方面功能,其中军事、安全保障方面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以往研究中,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土木之变时期(正统十四年八月)李朝搜集明朝情报活动为研究对象,叙述李朝在册封朝贡体制之下,为了得到大量的比较确切的情报,多次派遣通事、使臣前往辽东地区,与辽东都司直接接触,同时,又利用居住在辽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女真之亲信以及本国民间人员来积极搜集有关情报的具体事实。

  • 标签: 明朝 李朝 册封朝贡体制 土木之变 搜集情报
  • 简介:康熙帝从自己的见闻与立场出发,以异于当时士大夫的标准,构建出明朝君臣两类截然不同的政治形象:开创者的英名和末世君臣的无能与自私,并把这种评价贯彻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之中,将其作为构建清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及抑制文官集团、强化皇权的话语权力。康熙这一评价及其意图对有清一代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实为明清易代中至为重要的环节。

  • 标签: 康熙 明代君臣 形象
  • 简介:在对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西南边疆土司贡纳制度的变化态势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认为明早期的土司侧重于纳赋,明晚期的土司侧重于朝贡,明中期处于土司纳赋与土司朝贡的过渡期。纳赋制度形成于明早期地方卫所制度形成之际,主要是以一种补充卫所屯田收入不足的面目出现的。而朝贡,则是在土司进京袭职、升迁、述职甚至是控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 标签: 明朝 西南边疆 土司 贡纳制度
  • 简介:通过对景泰、天顺年间建州三卫女真与明朝、朝鲜的关系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建州三卫女真不断进犯明朝边境是建州女真对财富的需求与明朝对女真朝贡的限制所致。建州女真与朝鲜的交往和朝鲜的主动接纳,反映出朝鲜竭力同明朝争夺对女真的管辖权。这种交往虽受到明廷的干预,最终以朝鲜、女真各向明廷贡马谢罪而得以了结,但这种关系的出现,充分说明明朝国力中衰,在边疆民族和周边国家的威信下降。

  • 标签: 建州三卫 明朝 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