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一种含蓄的语言、示意的举动和间接的方法,巧妙地向幼儿发出积极的、具有启发性的期望信息,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反应和情感指向的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本文旨在通过语言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让积极的暗示在幼儿的潜意识里积累和沉淀,从而助推幼儿自信成长。

  • 标签: 正面暗示自信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透过积极心理暗示的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明确学习目标,丰富学习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综合素质水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能够将积极心理暗示贯彻落实到位,针对关于积极心理学有关的科学实验和测量方法来进行具体阐述,从个体的积极品质与主观情绪出发,来针对相关的理论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有效展现积极心理暗示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意见。

  • 标签: 积极心理 心理暗示 物理教学 具体影响
  • 简介:摘要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暗示的功能有 :传递期望、提高自我效能感、模仿学习,而儿童易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可以利用儿童的暗示感受性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习惯,在教育上可以取得事半功倍或意想不到的效果。

  • 标签: 幼儿园 暗示教育 幼儿心理 幼儿园教学
  • 简介:摘要: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催化剂。如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学生自我教育能运用积极的与理暗示,就能激发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 标签: 罗森塔尔效应 积极心理暗示 催化剂 激发潜能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作为成长的关键初期阶段,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暗示法应运而生。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具有按时接受能够力强和无意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这为暗示法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对此,本文将对暗示法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以促进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暗示法 幼儿教育 有效运用
  • 简介:摘要:暗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处于一个环境中,会无时无刻不被这个环境所“同化”,因为环境给他的心理暗示让他不知不觉中学习暗示教学在幼儿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语言暗示、眼神暗示和表情暗示等三种暗示教学形式。

  • 标签: 幼儿教师 暗示教学 形式影响
  • 简介:摘要 :当我们观看比赛时,每个人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激动的情绪,同样在比赛中的运动员也会产生紧张激动的情绪,但这种情绪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不利的,会影响他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在比赛之前会适当的进行心理暗示,从而减少其在比赛中的失利。这种暗示也叫做暗示法,不仅在比赛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本文将分析阐述暗示法在高中体育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 标签: 暗示法 高中体育 田径训练
  • 简介:摘要:暗示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暗示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暗示方法可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教学暗示艺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幼儿园教学 暗示艺术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暗示教学法,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与直接教学法不同的是,侧重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心理暗示原理,通过身态暗示,语言诱导、创建环境等多种多样的方式,间接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个人行为,建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功的暗示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效率会更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 标签: 暗示教学法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英语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中职英语教育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并且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不高。暗示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其英语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暗示教学法 中职英语 应用
  • 简介:[内容摘要 ]: 800/1000米是初中体育升中考中必考的一项运动,结合中学生对 800/1000米跑普遍存在厌烦的学习心态,本文从心理学去研究,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心理暗示法去实施教学,现实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 ]初中生 800/1000米跑 心理暗示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暗示在心理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 2017年 6月 -2018年 9月收治的 98例心理障碍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常规治疗 +积极心理暗示)。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有差异显著, P<0.05。结论:积极心理暗示在心理障碍患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障碍患者 积极心理暗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性暗示语言和细节对正畸摄影技术的意义。 方法 选取我院正畸治疗初次摄影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 例。对照组患者在正畸摄影过程中仅给予常规处理,实验组患者在正畸摄影过程中实施正性暗示语言和细节护理。 结果 实验 组患者的舒适度为 ( 97.21±2.39 )分, 配合度为 ( 94.32±3.26 )分 ,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 ( 10.62±4.12 )分 , 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正畸摄影技术中使用正性暗示语言和细节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缓解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让患者得到更高标准的治疗和服务。

  • 标签: 正性暗示语言 细节护理 正畸 摄影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癔症患者中应用暗示性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7年 3月至 2020年 2月间收治的癔症患者 72例作为分析对象,通过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干预组(n=36)及参照组( n=36),其中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行暗示性心理护理。对比二组患者 GAS、 BPRS、 NORS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组的GAS、 BPRS、 NOR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参照组癔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干预组,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结论:在癔症患者中应用暗示性心理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癔症 暗示性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是为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佳时期,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黄金时期。通过积极心理学原理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进行教学干预,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该坚持让中学生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不同的方法锻炼中学生的体育技能,并且将体育精神、体育素养以及积极的心理暗示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从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 标签: 积极心理暗示 初中 体育与健康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暗示的实质就是在心中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青春期的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空前强烈,初中阶段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重视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为学生的心理注入美好的事物和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以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在此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教学成绩,教师能够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目标。

  • 标签: 积极心理暗示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运用
  • 简介: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被创造出来,暗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暗式教学法能够让学习者无论是在内在环境还是外在环境下,都能够发挥出大脑的潜能,并且能够有效且快速的掌握语言。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自身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效率也能够有很大的提高。

  • 标签: 暗示教学法 中职英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