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集的300例资料中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计算术应激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中局部潮湿、中出血≥100mL/h、术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均为应激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采取术前评估等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其发生。

  • 标签: 手术患者 术中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系统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专家临床经验及意见,对获得压力损伤的部分术语、评估、预防和围期的护理策略的专家推荐进行修改和完善,对预防与护理方法、流程、风险点预警提示等内容的理论及实践指导达成共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护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手术患者压力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压力损伤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护理策略。

  • 标签: 心脏手术,压力性损伤,护理研究,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由于持续受压无法变换体位、使用手术器械辅助治疗、麻醉状态、失血以及局部持续潮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是院内压力损伤的高危人群。本文就围期患者压力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工具、预防措施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成人骨科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检测评估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和现有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的条目,提取成人骨科压力危险因素,经专家会议、德尔菲专家咨询,形成成人骨科压力损伤危险因素评估表。便利选取2017年1—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手术的1 701例成人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中和术后3个阶段进行评估。在患者离开手术室时及返回病房后24、48、72 h时评估皮肤状况。根据评分计算术前、中和术后3个阶段的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各阶段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及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评估表包括术前、、术后3个阶段,共27个条目,每个阶段的评分累加。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67,术前、、术后评估的评估者间一致信度系数分别为0.977、0.927、0.90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8、0.911、0.918,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4、38、41分,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29、0.805、0.865,特异度分别为0.832、0.925、0.885。结论该评估表评估者间的一致、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可实现分阶段动态评估,能够作为手术室医护人员评估成人骨科手术患者压力损伤风险的有效工具。

  • 标签: 医院,骨科 手术 压力性损伤 风险评估 信度 效度
  • 简介:摘要:为预防压力损伤已有大量压力损伤风险、皮肤状态评估和组织评估和受众患者体位、体温管理及患者术前健康教育等方式,但临床实践应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压力损伤预防效果还有所不足。手术室护士作为患者压力损伤预防干预措施重要的参与人员,不仅影响预防干预效果还能更直观的感知到预防措施存在的优缺点,及时提出并制定优化措施对提高手术压力损伤预防效果,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都很有必要。

  • 标签: 骶尾部减压 术中护理 压力性损伤预防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压力损伤分期阶段护理在压力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42例压力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分期阶段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21例:分期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舒适感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均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压力损伤患者分期阶段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躯体舒适感,促进疾病愈合,减少平均治疗费用。

  • 标签: 分期阶段护理 压力性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损伤护理行动研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采取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行动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各40例。比较两组压力损伤发生情况及认知行为水平。结果 研究组压力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基本概念、危险因素、预防原则、评估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行动研究在预防压力损伤护理流程改进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护理人员认知及行为水平,减少损伤,降低手术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行动研究 压力性损伤 护理流程 认知行为水平
  • 简介:摘要:在开展手术过程,极易出现压力损伤情况,且并未形成明确的发生机制。伴随麻醉药物、仪器设备的进步,手术技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促使压力损伤发生几率不断提高。压力损伤主要是指皮肤软组织的局部创伤,在长时间的压力作用下,引起手术患者在72h内出现的组织损伤,通常与中体位存在一定关联,为外科手术中出现几率较高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降低压力损伤发生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对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预防压力损伤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对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降低压力损伤的作用,掌握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而为预防压力损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压力性损伤 舒适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压力损伤(PI)预防作用。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于我院拟行髋关节置换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I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PI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更高(P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 风险评估护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压力损伤是发生皮肤和/或潜在皮下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畅发生在骨隆突处或与医疗或其他医疗器械有关的损伤。可表现为局部组织受损但表皮完整或开放性溃疡并可能伴有疼痛。剧烈和/或长期的压力或联合剪切力科导致压力损伤出现。压力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性,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压力损伤的发生将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的护理和行为的依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力损伤工作的重点,根据压力损伤的分期及护理以提高对压力损伤的认识。

  • 标签: 压力性 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期针对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患者压力损伤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接受根治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心随机分配法进行分组,采样时间为2023年2月-2023年10月。对照组中有40例患者,对该组群体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也有40例患者,对该组群体进行围期针对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压力损伤情况、治疗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压力受损的次数较少,且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均较好,且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最高,且对照组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围期针对护理,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进行针对的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受损的次数,大幅缩短手术的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围术期针对性护理 食管癌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行动研究法在预防手术压力损伤护理流程改进的价值。方法 使用行动研究法,优化手术室预防压力损伤的护理流程,以90天为1个循环,研究共2个循环,观察对比流程实施前后护士预防压力损伤知识与行为水平、病人压力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护士的预防知识与行为都有明显提高,且病人压力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行动研究可以让改进后的护理流程有效运行,提高护士预防压力损伤的知识与行为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行动研究 压力性损伤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研并分析儿童压力损伤相关影响因素及现有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儿童PI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横断面调研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月-12月PI的702例患儿,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PI评估及预防措施等,并对相关因素及已有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PI患儿PI发生率为8.83%,损伤程度以1期为主(90.32%);枕部(38.46%)为儿童PI的高发部位,其次是骶尾部(27.69%)。气管插管、意识障碍、BradenQ评分低、移动度受限、感知觉受限、皮肤潮湿、存在摩擦与剪切力、营养贫乏以及组织灌注与氧合不足是PI的影响因素,疾病种类对PI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但应与其他因素结合判断。PI患儿减压垫的使用率为100%,且均予以每间隔2~3小时更换体位1次。发生PI的患儿预防使用减压敷料的比例为95.16%,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例为29.03%。结论: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小儿获得压力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以为临床筛选高危患儿及采取针对的预防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 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