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特发性阴囊钙沉积始发多于儿童及青年期,是特发性皮肤钙沉积的一个亚型。泌尿外科临床很少见。现将我院就诊的二例中老年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维族,男,65岁。因阴囊多发无症状结节十五年收住。查体:发育营养可,心肺无异常,肝、脾正常。既往无肿瘤病史,无代谢性疾病,无特殊疾病

  • 标签: 特发性 皮肤钙沉积症 阴囊 病例报告 泌尿外科 中老年人
  • 简介:患者,男,51岁,退役军人,因活动后气促半年余,咳嗽、咳痰2mo余入院。患者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感活动后气促,以爬楼时为明显,无发热、胸痛、心悸、咯血,未引起重视。两月来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呈阵发性咳,痰呈白色黏液痰,不易咳出,无发热、胸痛、咳铁锈色痰、盗汗,亦无腹痛、水肿、呕吐,伴乏力、体重减轻。曾来我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病变”,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双肺弥漫性病变 活动后气促 退役军人 体重减轻 胸部CT
  • 简介:肺泡蛋白沉积(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PAP),也称肺泡磷脂沉积,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1958年Rosen等首先报道本病。其临床以进行性气促,低氧血为特征。本病罕见,缺乏临床特征,缺乏对本病的认识,误诊漏诊率高。现将我科2002年收治的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磷脂沉积症 诊断 治疗 低氧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1岁。结果7例均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弥漫性斑片影和实变影,呈地图样改变。其中6例肺野呈磨玻璃样改变,6例呈铺路石样改变,4例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PAP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实质病变,但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再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就可作出可靠的诊断。

  • 标签:
  • 简介:13例BALF和TBLB均经病理确诊,其中确诊PAP后使用皮质激素治疗2例,本资料中2例无症状体检发现两肺弥漫阴影确诊时

  • 标签: 例报告 沉积症 症例
  • 简介:摘要唾液酸沉积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神经氨酸酶1(NEU1)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笔者现围绕唾液酸沉积的病因学、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减少对该病的漏诊误诊。

  • 标签: 唾液酸沉积症 眼底樱桃红斑 进行性肌阵挛 癫痫
  • 简介:另2例患者CT表现虽为双肺,  4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对称分布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患者表现为双肺非对称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 标签: 影像学特征 沉积症 症影像学
  • 简介:肺泡蛋白沉积(PAP)是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富含类似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脂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点的少见疾病。自国内首例报道以来,目前报道不足700例。临床医师和影像对此病的诊断不够熟悉,我院于2011年诊治的肺泡蛋白沉积2例,现将其临床,胸部CT,诊治经过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文献复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医师 少见疾病 支气管内
  • 简介:摘要Ⅰ型唾液酸沉积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和黄斑性樱桃红斑,通过基因检测发现α-N-乙酰神经氨酸酶(NEU1)基因突变或实验室检查发现神经氨酸苷酶缺乏时,就可以做出明确诊断。现报道1例31岁男性Ⅰ型唾液酸沉积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与诊治水平。本例Ⅰ型唾液酸沉积患者有视力下降、共济失调、肌阵挛发作,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6号染色体NEU1基因c.544A>G (p.Ser182Gly)纯合突变。

  • 标签: 黏脂质累积病 癫痫 NEU1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PA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病理医师对其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91例PAP(32例继发性,159例获得性)病例,查询相关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观察,并结合二代测序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PAP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典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呈网格状、铺路石或地图样改变。组织学主要以肺泡腔内无定形嗜伊红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征,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阳性。部分继发性PAP中常伴有肺间质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组织细胞沉积、胆固醇结晶裂隙形成,甚至可见二氧化硅折光颗粒或矽结节等其他非经典组织学改变。电镜下肺泡腔内蛋白样物质、肺泡Ⅱ型上皮及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内均可见电子密度的环层小体。二代测序病例出现MUC19、FADS6、KRTAP5-8、Senataxin、SKIDA1等基因的突变。属于良性病变,总体预后相对较好。结论活检组织标本较小、继发性PAP形态不典型及病理医师对非肿瘤性病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仍有相当比例的漏诊,特别是在没有临床提示的情况下,病理医师需提高警惕,作出正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肺淀粉样物质沉积影像表现1例。患者,男,61岁,胸部CT表现为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团块样占位影,大小约30 mm×40 mm,边界清楚,边缘不规则,密度均匀,CT值约43 HU,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病理诊断:考虑肺淀粉样物质沉积

  • 标签: 淀粉样变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肺泡蛋白沉积(PAP)是一种呼吸系统罕见病,研究进展缓慢。动物模型是开展各类基础研究的有效工具,目前的动物模型均是根据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信号作用障碍和肺泡内环境稳态失衡这两个主要的发病机制而建立,应用研究集中在PAP的治疗策略上。现有的PAP动物模型均不能完全反映人PAP疾病发展,需进一步开发和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泡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PAP)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2010年11月至今,我院治疗肺泡蛋白沉积(PAP)患者12例,对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例PAP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肺泡灌洗术且无一例出现并发,疗效满意。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观察、配合,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的发生能保证肺泡灌洗术的顺利进行且防止并发的发生。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泡灌洗术 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总结2例肺泡蛋白沉积患者在全麻下行肺泡灌洗术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术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严格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及灌洗速度,精确统计出入量,减少灌洗残留量,术后严密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发生,做好健康宣教,这些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全肺灌洗术 护理经验 治疗 呼吸功能训练 肺泡灌洗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泡蛋白沉积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对比。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04-2011年出院的11例肺泡蛋白沉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9例肺泡蛋白沉积均通过临床表现及血气分析、肺功能、支气管纤维镜下肺活组织检查明确,并大部分于全麻下肺泡灌洗前后对比显示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2例病情较经,未行灌洗,其中一例自服中草药后3月复查CT明显吸收。另一例停用抗精神药物后随诊病灶无进展。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应用于肺泡蛋白沉积患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麻醉医师应积极做好病人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全麻下肺泡灌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泡蛋白沉积的疗效。方法患者女,55岁,因“胸闷、气喘伴咳嗽6年,加重1年”入院,经反复多次全肺灌洗治疗,效果欠佳,遂行同种异体序贯式双肺移植治疗,观察其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肺移植”和“肺泡蛋白沉积”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中文文献数据库,以“lung transplantation”及“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2月。结果该患者既往行全肺灌洗19次,前期效果尚可,后期症状进行性加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雾化吸入治疗后,出现过敏反应,胸部CT提示肺部病变逐渐加重。2022年2月15日行肺移植术,PaO2从47 mmHg(1 mmHg=0.133 kPa)上升到85 mmHg,可脱离吸氧活动,2022年3月2日出院,随访病情稳定。文献检索获得相关英文文献13篇,其中论著2篇,病例报告11篇;肺移植后继发肺泡蛋白沉积9篇;肺移植治疗肺泡蛋白沉积4篇,报道了3个病例;国内未见肺移植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的报道。结论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泡蛋白沉积,早期安全有效,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肺泡蛋白沉积症 肺移植 支气管肺泡灌洗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患儿男性,11个月。生后5个月出现发育倒退,随后出现四肢无力和对响声的异常惊吓反应,求医2个月诊断不明,转诊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发现患儿双眼眼底黄斑樱桃红斑,以此为线索进一步基因分析显示GLB基因出现复合杂合子突变,酶学检查结果显示酸性β-半乳糖苷酶明显低于正常值,确诊GM1型神经节苷脂沉积

  • 标签: 神经节苷脂累积病,GM1型 代谢疾病 黄斑 婴儿
  • 简介:AdhesionimprovementofCVDdiamondfilimbyintroducinganelectro-depositedinterlayer;Agitation:themostversatiledegreeoffreedomforsurfacefinishers;Developmentofhydroxyapatitecoatingonporoustitaniumviaelectro-depositiontechnique;EffectofintensemagneticfieldonCdTeelectro-deposition;ElectrodepositionofMetallicLithiumonaTungstenElectrodein1-Butyl-l-methylpyrrolidiniumBis(tritluoromethanesulfone)imideRoom-temperatureMoltenSalt

  • 标签: 电沉积 宝石薄膜 生长工艺 羟磷灰石 多孔渗水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