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现代临床实践表明,从药用植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产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如萜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类和多肽类等均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于天然来源的抗肿瘤活性肽种类以及天然抗肿瘤多肽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天然产物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 简介:通过牛颈韧带制得弹性蛋白。分析弹性蛋白的氨基酸成分。通过SDS—PAGE确定弹性蛋白的难溶性以及弹性蛋白多肽的可溶性。为获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显示:在pH7.5时多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35%;对多肽还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弹性蛋白多肽浓度的升高,样品液的吸光值上升,其还原能力提高。

  • 标签: 弹性蛋白 特性 多肽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海蜇活性肽制备与抗肿瘤活性。方法海蜇先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然后将酶解物离心得到海蜇活性肽粗品。粗品经超滤、SephadexG-15凝胶层析、冷冻干燥纯化得到海蜇抗肿瘤活性肽,通过MTT法及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测定了其对肿瘤细胞体外增值的影响。结果碱性蛋白酶在温度为55℃,料液比为12,加酶量为1000U/g,时间为4h的酶解条件下对海蜇进行酶解,酶解液中的氨基氮含量为41.3mg/100ml。从海蜇中分离纯化得到活性肽,MTT法表明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明显量效依赖关系;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显示该肽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经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的活性肽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海蜇酶解抗肿瘤活性活性肽
  • 简介:扇贝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本文综述了扇贝含有的营养成分、扇贝多肽以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活性多肽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栉孔扇贝 扇贝多肽 生物活性物质
  • 简介:目的:合成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得到的多肽MC2,测试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Fmoc/t-Bu正交保护固相合成技术,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合成多肽。肽的粗品通过制备反相高效液相来纯化。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测试MC2的降糖活性。结果:在微波条件下能够快速高效的合成MC2,活性结果显示能够降低血糖。结论:合成了多肽MC2,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 标签: 苦瓜 多肽 固相合成 微波
  • 简介:摘要骨组织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但超出自愈极限的骨缺损仍然需要进行骨移植。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等钙磷材料是目前常见的骨修复支架材料,但这些生物活性材料往往缺乏成骨诱导活性、促种子细胞黏附以及促血管生成等能力。弥补这些缺陷的传统方法是使用骨形态发生蛋白等生长调节因子对生物活性材料上的成骨过程进行调控。然而这些活性因子往往具有成本高、不能长期使用等缺点。为解决以上问题,各种小分子活性肽应运而生,并发挥了较好的成骨效应。对常见的多种诱导成骨的小分子活性肽进行介绍,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小分子活性多肽 细胞黏附 成骨分化 血管生成
  • 简介:[摘 要] 以郧阳黄酒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型号为DA201-C的大孔树脂进行静态吸附、50%乙醇溶液洗脱,由G-50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洗脱液得三个不同组分的活性多肽冻干粉。选谷、丙、亮、精、酪五种标准品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结构鉴定,证实郧阳黄酒酒样中确实含有此五种氨基酸。使用过0.2 μm微孔滤膜的郧阳黄酒酒样,进行黄酒的五种抗氧化能力指标检测可得出,其还原能力随酒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92%;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84%;其ABTS+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9.62%;其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也随酒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酒样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抑制率为49.81%,可证得郧阳黄酒确实具有良好的降血压功能。

  • 标签: [] 黄酒 活性多肽 鉴定 抗氧化 降血压
  • 简介:摘要牛血红蛋白深受生物医药研究者们的青睐,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活性,ACE抑制活性,阿片样活性,增强血管舒缓激肽作用,镇痛活性等。本文讨论了牛血红蛋白中不同的多肽的一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牛血红蛋白生物活性肽将为生物医药领域提供新的应用。

  • 标签: 生物活性 多肽 &alpha 链和&beta 牛血红蛋白
  • 简介:从天然药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HIV/AIDS活性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是国内外新药研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之一,也应该是我国近期创制新药的一条捷径.来源于动植物、海洋生物、微生物以及人体等中的许多天然化合物具有抗HIV活性.本文仅对天然来源的多肽和蛋白类化合物抗HIV的研究简要综述.

  • 标签: 抗HIV活性 多肽 蛋白类化合物 艾滋病 抗菌肽 L-氨基酸氧化酶
  • 简介:探讨鳖甲活性多肽的固相合成及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抑制作用。根据鳖甲活性多肽的序列结构,采用固相方法对多肽进行全合成,并用MALDI-TOFMS质谱对合成多肽进行分析鉴定;肝星状细胞(HSC-T6)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加入不同浓度合成多肽作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采用MTS法分析HSC-T6生长的抑制作用;使用AnnexinV-FITC/PI法检测HSC凋亡率。结果显示通过固相合成可以得到与原序列结构一致的鳖甲合成多肽;鳖甲合成多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能显著提高肝星状细胞早期凋亡率。因此,可以成功地合成鳖甲活性多肽,且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合成多肽 鳖甲 MTS法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从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中发现新型蛙皮素多肽,并鉴定其对胰岛细胞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方法通过电刺激法提取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以分子克隆大量制备蛙皮素多肽单链并测序。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已知序列多肽QUB2995,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合成多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确认合成多肽是否为之前发现的新型多肽QUB2995。用qPCR以及ELISA检测QUB2995对小鼠胰岛细胞MIN6及大鼠胰岛细胞INS-1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结果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在亚洲阔褶水蛙的皮肤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蛙皮素多肽,命名为QUB2995(GAFGDFLKGAAKAGALKILSIAQCKLSGTC)。该蛙皮素多肽对小鼠胰岛细胞MIN6及大鼠胰岛细胞INS-1具有显著的促进胰岛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作用,在10-5 mol/L浓度下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从阔褶水蛙中发现了新型蛙皮素多肽并命名为QUB2995,其对小鼠胰岛MIN6及大鼠胰岛INS-1细胞具有显著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显示出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潜在价值。

  • 标签: 蛙皮素多肽 分子克隆 糖尿病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脾多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方法:制备标准曲线,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脾多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结果:牛血清白蛋白在0.0414mg~0.2070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所用仪器精密度良好,多肽平均含量为4.3mg/ml,RSD=1.7%,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良好。 结论:建立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准确,可靠,适合脾多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测定。

  • 标签: 脾多肽 注射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含量
  • 简介:本文对质谱法(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法、光谱分析法等在多肽检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质谱检测多肽最大的优势在于稳定性、重现性好,准确性高.采用色谱或电泳分离技术与质谱联用可解决相同氨基酸组成但序列不同的多肽的检测.光谱技术检测多肽,通常无需样品预处理分离,且光谱技术设计的多肽传感方式灵活多变,但光谱技术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才可对多肽进行定性分析,因此该方法不具有普遍性.

  • 标签: 多肽 质谱 色谱 荧光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云黑豆多肽的营养价值及其生物保健功能。方法通过动物喂养试验,观察其对小鼠生长的影响,检测小鼠血清胆固醇,MDA及SOD酶活力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多肽加高胆固醇组与高胆固醇组比较,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与空白组比较,MDA水平具有降低的迹象,SOD酶活力明显升高。结论紫云黑豆多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使高胆固醇达到正常范围,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 标签:
  • 简介: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发展最迅速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海洋新型药物研究的热点。而其中的多肽蛋白类毒素则是其中毒性最强的毒素,这些海洋多肽毒素特异的作用于离子通道或分子受体的亚型,从而具有特定的生理活性,如镇痛、强心、降压、抗病毒、麻醉等。因此,海洋多肽毒素成为临床用药物的重要来源同时,海洋多肽毒素作为分子探针,也是神经科学上用于研究离子通道或分子受体亚型结构与功能的强大工具。比较有代表性的海洋多肽毒素包括:海葵毒素、芋螺毒素、海蛇毒素、水母毒素、刺毒鱼毒素等。本文以当前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芋螺毒素、海葵毒素、海蛇毒素为代表,对当前的海洋多肽毒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先进的科学方法,探讨海洋多肽毒素的研究技术及方法。

  • 标签: 海洋生物 多肽 神经毒素 神经科学 药物设计
  • 简介:目的:构建GFE-1多吠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d(rmhTNF一仅)融合蛋白(GFE-1-rmhTNF),研究该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和体内分布。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人工合成的编码GFE—l的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在rmhTNF—d序列的3’端,转入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采用Q—SepharoseFF阴离子层析柱和SP—SepharoseFF阳离子层析柱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测定该融合蛋白的体外活性,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体外活性实验显示,GFE-1-rⅢhTNF对L929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活性;体内分布实验证实,GFE-I-rmhTNF在小鼠肺组织的富集远高于肝肾组织。结论:构建了融合蛋白GFE-1-rmhTNF.,可显著杀伤L929细胞并特异性富集于小鼠肺组织。

  • 标签: 人肿瘤坏死因子 GFE-1多肽 融合蛋白 体外活性 体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