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不断发展,以及临床广泛应用,细菌的获得性抗药性也逐年递增.近年来,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有效的万古霉素也出现了耐药.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只是医院内感染的最大难题.正常人群中的感染发生率也一直在上升.因此寻找能对抗这些耐药菌株的新型抗菌素已经成为医学研究中必须立刻解决的燃眉之急.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肽 抗菌作用 抗生素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诊断胃肠疾病患者时,应用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因为消化道症状在我院就诊的患者80例;入院后全部患者均接受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PCR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检测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并将快速尿素酶试验当成诊断金标准,分比较PCR检测、粪便抗原多肽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全部80例患者中,42例阳性、38例阴性,占比分别为52.5%、47.5%。将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当成诊断金标准,PCR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准确性为82.5%(66/80),灵敏性为71.43%(30/42),特异性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75.0%(36/48),阳性预测值93.75%(30/32);粪便抗原多肽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准确性为86.25(69/80),灵敏性为76.19%(32/42),特异性为97.37%(37/38),阴性预测值78.72%(37/47),阳性预测值96.97%(32/33)。在诊断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方面,粪便抗原多肽检测与PCR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胃肠疾病患者时,采用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多肽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不仅无痛苦,而且无创,如果患者无法开展或者不愿接受快速尿素酶试验,则可以将粪便抗原多肽检测当作替代侵入性检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胃肠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 粪便抗原多肽检测 PCR检测 快速尿素酶试验
  • 简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移植到我们身体上面也有它的实际意义。以氧气为例,氧是地球上大多数生命的制造者和维持者,如果断绝了氧气,生命将会终止。然而科学家发现,就是这个人类时刻不能离开的氧,

  • 标签: 活性氧 衰老 科学家 氧气 生命
  • 简介:目的:探究香蕉多糖的免疫活性.方法:观察香蕉多糖对由环磷酰胺引起小白鼠白细胞数量下降的影响.结果:香蕉多糖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有抑制作用.结论:香蕉多糖可以开发应用并应进一步展开研究.

  • 标签: 香蕉多糖 免疫活性 药理作用 营养功能 环磷酰胺
  • 简介:我国目前已经开展栽培的大型经济海藻主要包括:褐藻的海带、裙带菜和羊栖菜;红藻的坛紫菜、条斑紫菜、龙须菜、细基江蓠、红毛菜和麒麟菜等。中国居民熟知的海藻一般指海带、紫菜、裙带菜等。从海藻中提取的生理活性物质不仅可以用于研制海洋药物,而且可用于开发功能性保健食品和海洋生物化工产品,其中以海藻初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为最多。以海藻多糖、海藻蛋白质、海藻脂质与维生素以及海藻色素为例可以很好地介绍海藻的生理活性物质。

  • 标签: 海藻 生理活性物质 代谢产物
  • 简介:通过与左家西洋参加工厂的合作,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低温冷冻真空干燥法,对鲜西洋参进行干燥,研制开发了活性西洋参。

  • 标签: 活性西洋参 研制
  • 简介:探索一种新的参数,使之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活性污泥的性质,简化活性污泥评价系统。通过测定不同活性污泥的pH值和ORP(氧化还原电位)缓冲容量,研究污泥缓冲能力及与污泥性质的关系,探索它成为评价活性污泥系统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有一定的缓冲能力,其缓冲容量与污泥性质有相关性,且缓冲容量高的污泥的沉降性、脱水性和絮凝性好,即活性污泥水处理和后期污泥处理容易进行,因此,可将污泥pH值和ORP缓冲性能作为评价污泥系统的参数。研究表明,污泥pH值和ORP符合能斯特方程的线性关系。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活性污泥 PH值 ORP缓冲容量 污泥性质
  • 简介:摘要我国“十三五”远景发展目标纲要提出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将主要是采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增加品种、降低消耗、提高质量,采用活性石灰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 标签: 冶金 活性灰 质量
  • 简介:人们给定公关策划的概念不尽相同,也出现了对公关策划理解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依笔者之见,公关策划是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样资源,能力不同,配置的方式就不同,优化的效果则更是不同,乃至出现负效应。

  • 标签: 公关策划 资源 要素 负效应 优化配置 问题
  • 简介:【 摘要 】 板蓝根为祖国传统医学预防、调理和治疗疾病较常用的一种传统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indigoticaFort. )的干燥根。查阅资料发现,中医治疗该疾病主要应用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即现代医学中的抗病毒治疗。伴随着现代化学技术和化学工艺的发展,板蓝根中多种化学成分被发现,各种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也逐渐被提取和应用。与此同时,通过实践研究也发现,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并不是发现的所有化学成分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机制,部分化学成分也可能发挥毒性作用。因此,即使该药物具有药性温和的特点,在提取各种活性成分应用于临床时也应保持高度谨慎。本文在查阅资料,对板蓝根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加深医疗领域对该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将该药物合理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调理和治疗中,使该药物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造福患者。

  • 标签: 板蓝根 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抗病毒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碱-骨料反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了两种火山岩微粉掺合料对抑制碱骨料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级火山岩微粉掺量在40%时,28d砂浆试件膨胀率为0.087%,对骨料的碱-骨料反应危害抑制效果是为有效的。

  • 标签: 骨料碱活性 火山岩微粉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漂洗液和不同漂洗次数对吸脂术所获得的脂肪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肿胀吸脂术获得脂肪组织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各漂洗0、1、3、5、10次后,用葡萄糖转移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生理盐水组脂肪组织的葡萄糖转移量大于平衡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漂洗0和1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明显低于漂洗3次(P〈0.01);生理盐水组中,漂洗3次和5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漂洗10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明显低于漂洗3次和5次(P〈0.05);平衡液组中,漂洗3次、5次和10次时的葡萄糖转移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漂洗可以提高吸脂术所获得的脂肪组织的活性。本实验中,生理盐水的漂洗效果优于平衡液,以漂洗3次为佳。

  • 标签: 脂肪活性 葡萄糖转移实验 肿胀吸脂术 漂洗
  • 简介:摘要瘢痕是创面愈合的必然的病理过程,创面愈合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瘢痕形成的机理很多。作者认为真皮缺失、炎症、细胞生物行为是瘢痕形成主要原因。生物材料可以通过真皮替代,创面微环境炎症的调节,愈合细胞的行为学调控在创面修复期来抑制瘢痕的形成,达到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目的。

  • 标签: 损伤 创面修复 瘢痕 生物材料
  • 简介:山药是我国著名的补益中药,同时也是传统的保健菜肴。本文综述了山药的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多糖研究与开发利用,最后展望了深入研究的前景。

  • 标签: 山药 活性成分 药理 活性多糖 开发利用
  • 简介: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为此我们可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一、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中要做到'五不宜'1.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时,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的分解,因为过氧化氢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更快。2.探究酶的最适pH实验时,由于酸对淀

  • 标签: 因素探究 影响酶活性 酶活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