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泾阳县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云阳镇花马大队花马村刘彦锋的温室内。试验大棚面积0.72亩(60m×8m)。地势平坦,肥力中等,灌排条件良好。番茄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60cm,株距35cm。试验小区面积为90m2,试验地两端均预留10m作为保护区。

  • 标签: 效果试验 温室番茄 液体肥 腐殖酸 宽窄行种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与未湿低中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导管吸氧>12h的住院患者700例,按病区护理责任分组病人入院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0)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湿吸氧,观察组(n=350)在自然室温条件下接受未湿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舒适度、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率为96.86%(339/350),对照组为87.42%(306/350),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340/350),对照组为93.72%(328/350),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为0.85±0.14h,对照组为2.23±0.58h,P<0.05。结论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须常规湿,既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避免湿吸氧产生的水泡噪音会影响患者休息睡眠,而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少继发呼吸道感染及院内感染的机会;患者易接受,同时操作简单,缩短了护士执行氧疗时间,减轻工作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湿化 吸氧 低中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传统湿液与吸了舒湿液吸氧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实行鼻塞吸氧的病人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传统湿液对照组和实行吸了舒湿液实验组。对两组病人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24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0.0%)小于对照组(4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在96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6.0%)小于对照组(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士的有效的护理工时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了舒湿液可以明显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湿化液 吸了舒湿化液 院内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RD湿工艺是烟台润达垃圾处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针对我国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研制开发的一种垃圾前处理技术,该技术可以将焚烧、堆肥、填埋等处理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它具有单一垃圾处理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垃圾通过湿处理,可燃物发电、营养土可以作为园林绿化土、金属回收利用、炉渣制砖,其减量化、无害、资源程度高于任何单一处理方式。

  • 标签: RD湿解技术 原理分析 电量
  • 简介:摘要人工气道是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人工气道湿的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良好的气道湿是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内在人工气道湿的方法、湿液的选择、湿温度与速度的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湿瓶的消毒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全院回收的60个湿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干燥柜65℃干燥湿瓶,对照组采用84消毒液消毒后的干燥湿瓶,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结果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和干燥柜干燥45分钟均无细菌生长,效果相同。结论用干燥柜进行干燥的同时也可达到消毒的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84消毒液 干燥柜 消毒
  • 简介:摘要隧道是一种特殊地下构筑物,常穿越地质情况复杂的地区,施工中常遇到大量地质灾害问题,因而围岩稳定性是隧道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本文通过青荣城际蓁山隧道腐殖土段洞身开挖的理论分析和施工实践,从地表注浆加固、长管棚超前支护、预留核心土、临时仰拱等几个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数值分析和阐述,对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保证隧道安全施工、降低工程造价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工程实践意义。

  • 标签: 软弱腐殖土 隧道开挖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吕梁市护士人工气道湿管理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人工气道湿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吕梁市从事人工气道湿管理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在人工气道湿管理方面,普通护士与是否获得专科护士证书的护士对湿管理的掌握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的气道湿管理技能欠佳。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湿化管理 护士
  • 简介:目的:观察益肾祛瘀湿汤对肾气亏虚、湿瘀内阻型狼疮性肾炎ACA水平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狼疮性肾炎(LN)病例,随机将收集的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而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瘀祛湿汤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SLEDAI评分、ACA水平、24h尿蛋白含量、补体C3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24h尿蛋白含量、补体C3、血浆白蛋白、IgA-ACA、IgG-ACA、IgM-ACA)、SLEDAI评分、不良事件及复发率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肾祛瘀湿汤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显著,通过降低患者血清ACA水平、改善狼疮活动指标、减少蛋白尿达到减轻对肾脏损害的作用,对控制或延缓狼疮性肾炎的病情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益肾祛瘀化湿 ACA
  • 简介:摘要 : 目的:无创呼吸机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无创呼吸机湿效率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在实际应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提高护理无创呼吸机湿效率的进展,在具体方面阐述湿装置、湿液的分类、加湿流体温度进行了讨论,并通过提高呼吸机湿效率的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作了一个总结。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湿化效能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湿陷性黄土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两个方面,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 标签: 湿陷性黄土 湿陷机理 地基处理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在我国西北、华北建筑工程中,黄土是经常面临的问题,黄土在西北及华北地区共计面积达64万平方公里,其占有量较为广泛。随着我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对于湿陷性地基的处理问题也更加突出。湿陷性黄土主要的表现为其土体结构并不稳定且饱和,当土体遇水时,会由于土体自重或者非自重压力,使得土体的结构快速瓦解,土体产生下沉。上述湿陷性黄土的特征,会对上部建筑物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导致建筑物产生不均沉降,对建筑物安全及正常使用性能均有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湿陷性黄土,选择合理、经济、可靠的技术处理方案有着较高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湿陷性 黄土地基 处理方法 质量控制
  • 简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君子不重伤'条,有两种解释:一释为'再次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二释为'不童伤',即不伤害儿童。本文从'重'的读音、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三个角度进行考证,认为'重'当读为'zhòng','不重伤'当指'不对敌人进行致命的打击',即不置人于死地。

  • 标签: 重伤 历史语境 文本语境
  • 简介:“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是现实社会的需要。“三个注重”归结到领导干部身上,就是两个字:齐家。

  • 标签: 齐家 家庭建设 历史经验 现实社会 领导干部 总书记
  • 简介:摘要临床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保证有效确保临床患者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的手术,气管切开术在我国哦临床上使用已有多年历史。人体在正常状态时,其机体中的鼻、咽腔以及机体呼吸道对患者所吸入气体发挥着加温湿的生理作用,当对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机体吸入的气体将会绕开发挥加温湿功能的呼吸道,这将导致进入人体中的气体作用相对干燥,继而导致患者粘液纤毛系统出现临床损伤,进而导致该系统中异物清除作用削弱。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炎症等疾病临床症状。本文针对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以寻找出更有效的气道湿方案,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气道 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气管切开后持续进行气道湿过程中的护理方式,提高湿效果。方法收集院内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院内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选取10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气道湿,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将护理后的湿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湿效果良好的比例高达9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持续气道湿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湿效果,改善患者呼吸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