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余姚市中医医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志愿者(2018年1-10月)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清晨采集健康志愿者空腹状态下的肘部静脉血液共10 mL作为检测标本,将每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均分为2份,每份5 mL,分别设置为对照组标本、观察组标本,对照组血液标本未经溶血处理,直接进行生化检验,观察组血液标本溶血处理后再进行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分别为(71.49±1.62)g/L、(48.09±0.85)g/L、(25.18±0.67)g/L、(9.31±1.14)μmol/L、(1.89±0.34)μmol/L、(23.14±1.70)μmol/L、(27.38±2.56)μmol/L、(224.53±5.68)U/L,均高于对照组(t=9.351、9.235、8.786、9.161、9.309、8.877、9.391、9.878,均P<0.05)。观察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分别为(87.93±2.76)μmol/L、(5.43±0.47)mmol/L、(249.38±7.52)μmol/L,均高于对照组(t=9.367、8.744、9.644,均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4.53±0.49)mmol/L、(1.02±0.26)mmol/L、(1.92±0.40)mmol/L,均高于对照组(t=9.481、8.795、8.470,均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49±0.22)mmol/L,低于对照组(t=9.085,P<0.05)。观察组的肌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41.27±1.85)U/L、(116.73±6.24)U/L、(198.94±6.07)U/L,均高于对照组(t=9.433、9.610、9.890,均P<0.05)。观察组钠(Na+)、钾(K+)、钙(Ca2+)、氯(Cl-)分别为(142.31±2.17)mmol/L、(4.82±0.45)mmol/L、(2.49±0.09)mmol/L、(101.89±1.45)mmol/L,均高于对照组(t=7.412、9.040、8.593、8.359,均P<0.05)。结论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反应后会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易导致生化检验结果误差。

  • 标签: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溶血反应 医学检验 肝功能 肾功能 血脂 心肌酶 检验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血液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所造成的相对影响。主要研究对象的具体纳选时间被限定为2019年的2月-2020年的4月之间。其中共计纳选的健康检验人群为40例。采集其血液样本为8ml,并对血液进行制备。即研究实验组n=40,制备为溶血标本);对比组(n=40,制备为非溶血标本)。当生化检验结果出来之后, 进行分析并比对其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标本的TG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中的K+、TP、TG、LDH、ALT及TBIL水平与对比组相较明显较高,数据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论:

  • 标签: 血液标本 溶血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常规化的血站检验中,分析经过采集、运输、分配后,抽样生化检验的结果可能会有变化。结果:溶血血清中的 ALT 、 AST 、 TBIL、 T P、 LDH、 CK、 K + 的测定值多高于正常血清测定值 , UA、 GLU 测定值低于正常血清测定值 DBIL、 ALB、 BUN、 Cr、 CHO、 T G 测定值不一定会有较大改变,分析原因是因为运输方式以及储存方式不合理,。结论:标本溶血十分常见,建议血站加强溶血分析,做好科学管理,减少生化检验的误差。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标本溶血率降低措施中采用PDCA循环法控制,观察该种方法运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血液标本检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2019年10月到2019年12月,后两月中使用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三个月血液标本检测时发生标本溶血情况。结果:10月份发生溶血率为38.74%,11月份为29.73%,12月份为18.54%,(P

  • 标签: PDCA循环 儿科 标本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为在临床上应用溶血标本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我们选取正常的血清标本,对其相关的生化项目进行检验,通过不同力度的搅拌使得所选标本产生不同的溶血变化,从而将溶血标本血清分离出来,再对其进行同之前相同的临床生化项目。对没有发生溶血的和发生了不同程度溶血的血清标本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于有轻度溶血现象的标本我们发现,这些标本对CK-MB、HBDH、GLU、CRE、UA、LDH、ALT、AST、TP、AMY、ALP、LDH、CK、K、Na、Cl检验结果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有重度溶血现象的标本除了对以上检验结果有显著影响之外,还对ALB、Ca、HDL-C、APOA1等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溶血标本对常规的生化检验结果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 标签: 溶血标本 常规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研究分析标本溶血对其结果的影响及措施。方法 以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录的总计 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象,其中将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的 21例作为溶血组,将血液标本未出现溶血的 28例作为正常组,两组均实施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 TG、 Cr以及 BUN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溶血组的 TC、 TP、 TBIL、 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溶血组的 GLU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各项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通过严格规范其相关操作,从而避免出现溶血情况。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临床影响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 后 对检验结果 所 产生的影响 。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到 2019 年 12 月到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 80 例受检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抽血,给其中 40 例受检者实施常规检测处理,并设为对照组;给另外 40 例受检者实施溶血检测,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AST 、 ALT 、 TBil 明显较高、 GIu 水平明显较低 ( P > 0.05 ) 。 结论:在检测过程中,相关指标会受标本溶血的影响,容易导致检验出现误差,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 12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空腹状态下抽取他们 5mL静脉血液作为生化检查样本,检测项目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尿素氨、肌酐和血清葡萄糖,将标本血清溶液溶血后,再次进行生化检验,通过对比两次检测结果,讨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改善对策。结果: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与未发生溶血的血液标本相比,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尿酸等指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尿素氨、肌酐及血清葡萄糖等指标虽然也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显著,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会降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会给临床诊断带来极大的干扰。为此,广大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规范采血流程、强化样本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便降低标本溶血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生化检验的有效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结果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研究分析标本溶血对其结果的影响及措施。方法 以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录的总计 4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象,其中将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的 21例作为溶血组,将血液标本未出现溶血的 28例作为正常组,两组均实施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的 TG、 Cr以及 BUN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溶血组的 TC、 TP、 TBIL、 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溶血组的 GLU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各项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应该通过严格规范其相关操作,从而避免出现溶血情况。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临床影响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分成非溶血标本组和溶血标本组各50例,利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液标本的肝功能各项代谢指标,对比分析两组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标本组的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显著低于非溶血标本组(P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接收的 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例。对照组为未溶血标 本 ,观察组为溶血标本,两组血样标本均进行肝功能检验,对比两组体检者的肝功能指标。结果 对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实施生化检验的80例体检者,平均分配每位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分为2份标本,且分别置于两组试管内作为对照组样本和观察组样本,针对对照组样本实施常规处理,针对观察组样本实施人为的溶血处理。然后针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样本在常温下实施离心处理,且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针对两组样本实施检测,对两组样本的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加以观察。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血液样本中葡萄糖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液样本中总蛋白、血清钾、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样本中相应指标的含量,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液样本中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含量与对照组血液样本中对应指标的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标本溶血的影响,所以,操作人员实施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的规范性,规避出现溶血的情况,确保检验结果更为精准。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104例在本院进行肝功能检验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标本不作处理,研究组标本制作成溶血标本,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DBiL、TBiL、ALB、TP、GLO、AST、ALT和LDH均高于对照组,IBiL、A/G、GGT和A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钾离子和氯离子水平高于对照组,钠离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钙离子水平对比,差异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溶血标本会对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负面影响,应当妥善控制溶血标本的质量,避免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造成影响。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验 准确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溶血危象是红细胞大量破坏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临床征象,以进行性加重的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并可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肾功能衰竭,是需要早期识别和紧急干预的儿科急症。本文阐述了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思路及干预措施,帮助临床医师对其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以利于及时识别,快速病因分析,实施及时而正确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溶血危象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溶血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项目对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抢救效率和静脉血标本溶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CQI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抢救效率、静脉血标本溶血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检查时间、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静脉血标本溶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CQI项目,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抢救效率,降低静脉血标本溶血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急诊科 护理管理质量 抢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药物 I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原因的相关性以及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选取本院于 2018 年 9 月到 2019 年 9 月的 100 例在药物 一期 临床试验中进行药物试验的健康实验者的血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针对形成血标本溶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其高危原因实施有效护理。 结果 :护理干预前的两组实验者的溶血率均在 20% 左右,对比差异不大,护理干预实施后,实验组的溶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根据实验观察发现,血标本溶血的高危因素包括静脉留置针的型号、放置时间、穿刺部位、采集弃血的与采集药带血的间隔时间。 结论 : 药物 I期临床试验中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溶血的高危因素多样,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 降低溶血率 ,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药物 I期临床试验 标本溶血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应用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正常健康人分为传统组和新型组(各45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新型组采用新型溶血素进行血常规检验。对两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等进行对照。结果行不同溶血素检验后,新型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传统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对照,(P>0.05);但新型组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临床对健康患者行血常规检验时,以新型溶血素、传统溶血素方法进行检验,效果存在差异,且新型溶血素所检验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偏高。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间 120例在我院体检的人员接受临床研究,抽取患者血清应用迈瑞 BS-2000生化流水线检测,分别检测患者溶血血清和正常血清中的总胆红素 (TBIL)、谷氨酰转肽酶 (rGT)、丙谷转氨酶 (ALT)、肌酐 (Cr)、尿酸 (UA)、血清葡萄糖 (GLU)、直接胆红素 (DBIL)及谷草转氨酶 (AST)等指标含量,分析比对溶血前后患者血清各指标含量。结果 :经分析可知,溶血前后患者总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谷草转氨酶、尿酸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P<0.05),尿素氨、肌酐、血清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差别 (P>0.05)。结论 :在生化检验中溶血对检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化检验时需要避免任何一切造成溶血的因素,在规避各类因素后可保障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将最真实最精确的结果反馈给患者,给予医生更加合理准确的诊断指导。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临床影 -向 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