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微小通道作为一种新兴的强化换手段,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并且能增大换面积,还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换系数,因此在提高换热效率方面有很大潜能,为涡轮叶片微小通道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微小通道内流动换特性及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微小通道在涡轮叶片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 标签: 微小通道 水力直径 综合换热
  • 简介:摘要:北方冬季持续时间较长,供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营造和谐稳定、舒适幸福社会氛围的基础。其网供热不稳定,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对网温度控制系统发起了新的挑战。同时伴随房地产业的逐步兴起,城市房屋建设规模也随之扩大,使得对城市网供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针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对城市供暖能源利用提出新的要求,使得集中供热方式已成为城市供热形式的主流。城市供热需求多,分布集中,采取集中热源供热,可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改善传统分布式锅炉房供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减轻大气污染。基于此,本文章对监测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现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热网 监测管理系统 研究 实现
  • 简介:摘要:在热电厂电气车间,生产中保证发变电设备的长周期运行,离不开运行人员对电气设备运行工况的巡视检查。之前运用点温强对设备进行测温,很难准确的判断出发电的部位和原因,通过使用远红外成像测温,对所有需要检测的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保存和 分析相关数据,并对巡检人员上报的问题点进行判断、解决,及早安排设备维修计划。所以成像仪的应用效果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电气设备隐患的排查率。

  • 标签: 巡检 远红外热成像 图像分析 电压电流制热 故障认定
  • 简介:摘 要:〔目的〕PiCCO在评价严重肺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规范护理操作。〔方法〕选21例严重胸部创伤肺挫伤患者,行PiCCO监测血管外肺水(EVLW),持续时间从伤后8h~伤后8天。并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探讨不同时间点血管外肺水的变化。〔结果〕伤后8h、伤后第1、2、3天与伤后第4、5、6、7、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iCCO作为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肺部连续动态评价设备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肺挫伤 经肺热稀释法 血管外肺水 血流动力学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火电厂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这一背景下,为了保持火电厂控自动化温度监测保护装置良好的可靠性,保障主、辅机设备运行安全,满足火电厂安全生产要求,需要加强保护装置的检修和维护,制定相应的措施。本文就火电厂控自动化温度监测保护装置进行探讨。

  • 标签: 火电厂 热控 自动化 保护装置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市场的锂电池应用情况及安全事故现状,并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失控后状态的详细分析,给出了锂电池失控监测的关键传感器选型和判定方法。同时根据锂电池完全失控状态下的热扩散机理,筛选出了最适合锂电池火灾抑制的有效灭火剂。最后针对锂电池的应用场景,提出了锂电池失控监测和防护技术的必要性。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监测和防护 全氟己酮
  • 简介:摘要:为了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在其使用过程中更加高效、经济、安全,针对电缆导体温度的监测就不可或缺。本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建立单芯电缆导体温度在线监测暂态路模型,选用220 kV铜芯XLPE绝缘电力电缆进行试验,在不考虑误差的情况下通过对电缆表皮温度的监测从而达到对运行时的电缆导体温度进行测量的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基于该模型监测到的导体温度和实时电流计算出的导体温度结果拟合度较高,基本验证了该模型对单芯电缆导体温度监测较为准确,该模型较为合理。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单芯电缆导体温度在线监测方面效果较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 标签: 导体温度 在线监测 暂态热路模型 单芯电缆
  • 简介:摘 要: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方法是发供电企业判断运行中的充油电力设备是否存在潜伏性的过热、放电等故障,以保障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但因色谱检测器稳定性、脱气单元气密性、脱气单元设计工艺、出峰值数据读取算法等问题,导致色谱单元的稳定性、精确度不高,本文通过对这些重要部件的优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装置稳定性、可靠性及精确度,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电力变压器 气相色谱法 热导感应 气体组分 RTOS
  • 简介:摘要:绝热加速度温度计检查了控制的冗余性、特征参数和软包装电池LiFePO4的气体成分,在不同的启动温度下,不可控充电可分为正常充电水平和不可控充电水平。这种方法的一个特点是温度和应力的升高对起始温度的影响很小,更准确地说明了汽包的起始点和烟气的分离点。乙烯和甲烷是过热废气的主要可燃成分,主要是被动锂和主动锂发生粘附反应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锂电池安全系统离子电池及其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

  • 标签: 锂离子电池安全 过充 热失控 绝热条件
  • 简介:摘要:结合下穿通道排水实例,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条件下,采用埋地式排水泵站,因地制宜,并在营运期中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通道排水 集水容积 泵房 排水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成像技术(IRT)在组织移植或再植术后皮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73例患者行组织移植或再植术,术后7 d每小时1次常规监测组织皮温、色泽、毛细血管返流和肿胀等指标,其中术后2、4和8 h移植或再植组织3个不同部位皮温(近、远端和中央处),每次由2名专科护士应用红外线成像仪(IRTI)和电子体温枪分别监测,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名专科护士术后2、4和8 h应用电子体温枪单次测定(中央处)的移植或再植组织皮温分别为(36.47±0.45)℃、(34.97±0.46)℃、(36.49±0.66)℃和(35.56±0.55)℃、(36.61±0.67)℃、(35.85±0.56)℃,3时间点各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IRTI测定结果分别为(36.48±0.45)℃、(36.46±0.67)℃、(36.40±0.66)℃和(36.46±0.48)℃、(36.50±0.69)℃、(36.48±0.67)℃, 3时间点各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IRTI术后2、4和8 h时3点测定总时间分别为(1.59±0.02)s、(1.65±0.53)s、(1.71±0.07)s,电子体温枪测定时间分别为(4.78±0.08)s、(4.96±0.17)s、(5.13±0.22)s, 3时间点各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点(中央处)测温时间分别为(1.59±0.02)s、(1.65±0.53)s、(1.71±0.07)s和(1.59±0.03)s、(1.64±0.55)s、(1.70±0.08)s,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T监测移植或再植组织皮温简单方便,特异性及敏感性高,对专科护士个体差异小,具备可重复性,是移植或再植组织皮温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 标签: 移植 再植 红外线热成像技术 电子体温枪 皮温 显微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2017-2020年发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7-2020年SFTS病例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新布尼亚病毒核酸。对部分分离到的病毒株扩增S片段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2017-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SFTS 1 767例(疑似病例1 000例、确诊病例767例),累计死亡11例(疑似病例3例、确诊病例8例),平均病死率为0.62%(11/1 767);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2.018,P=0.001)。病例分布在6个城市28个县(区),信阳市报告1 681例,占病例总数的95.13%(1 681/1 767)。病例主要发生在4-10月,占病例总数的96.10%(1 698/1 767)。男性发病率(0.38/10万)低于女性(0.54/10万)(χ2=54.855,P<0.001);40~84岁占病例总数的93.44%(1 651/1 767);农民占病例总数的96.10%(1 698/1 767)。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1起。共检测标本1 110份,新布尼亚病毒的平均阳性率为39.19%(435/1 110),不同年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5,P<0.001)。分离到39株新布尼亚病毒中,S片段核苷酸同源性为94.76%~99.82%。39株病毒株完整S片段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4株为A基因型、2株为B基因型,3株为D基因型。结论2017-2020年河南省SFTS以散发为主,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病范围不断扩大,女性、≥40岁和农民多发,不同年份新布尼亚病毒阳性率差异较大,新布尼亚病毒主要流行型别为A基因型,但仍需持续开展病原学监测

  • 标签: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六年级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阶段。经过小学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们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进入初中一年级后,英语学习难度增大导致英语成绩下滑趋势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仍然坚持最初的学习方法,无法适应初中英语教学的方式。这要求教师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在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的衔接方面做好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基础。

  • 标签: 六年级英语 有效 方法与策略
  • 简介:摘要:冻结法施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已有40多年历史,主要用于煤矿井筒施工;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建设,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工程迅速发展,沿海城市地铁建设往往需穿越地质水文不良地段,区间标准断面采用盾构法较可靠,但异形断面和作业面采用盾构法则不可行,冻结法以期可靠性逐步得到采用;

  • 标签: 城市轨道 冻结法 联络通道
  • 简介:【摘要】当前,临床各疾病治疗系统不断发展,不同的穿刺路径建立血管通路的技术当前也在迅猛发展,并且在肿瘤治疗中推广开来,当前,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以静脉给药的方式为主,血管通路也是维系肿瘤患者化疗的一种安全可靠的通路,因此,本文将就肿瘤治疗血管通道的建立以及护理进行简要的阐述。

  • 标签: 肿瘤化疗 血管通道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光纤通道也被广泛的应用.因此,光纤通道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光纤通道成为继电保护信息传输重要手段。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明确规定:“具有光纤通信的输电线路应优先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继电保护信息的通道”。在实际应用中,光纤保护通道常因中间环节过多,一旦出现故障,诊断排查困难,事故影响重大。

  • 标签: 光纤 保护通道 可靠性
  • 简介:摘要常规的观察血运的方法不足以在早期发现血管危象,进而影响移再植手术的成功率。红外线成像技术(IRT)通过直观呈现人体表面温度数值及温度像图,达到监测移再植组织微循环状况目的。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IRT亦逐渐走向成熟与变革。本文就智能手机红外线成像系统(SBTI)监测移再植组织微循环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智能手机 红外线热成像技术 微循环监测 断指再植 组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