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步进梁是冷轧线最常用的工艺设备之一,一般被布置在整条生产线的入口段或出口段,完成钢卷的输入或输出任务。根据工艺要求,步进梁与其周围设备协同工作,可实现钢卷的直径和宽度测量、对中、拆捆带、称重、打捆等等。它要与车间的吊运设备很好地配置,以实现快节奏、自动化生产。步进梁根据驱动形式可分为电动或液压式,就升降形式而言,又可分为直接升降式,摆杆升降式,偏心轮杆升降式等类型。不论何种形式,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是由固定鞍座、动梁、提升装置,横移装置四部分组成。本文据轧钢步进梁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步进梁油缸出现的一例爬行故障进行了分析与诊断。

  • 标签: 轧钢步进梁 油缸爬行故障分析 诊断 改造
  • 简介: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西藏、广西、海南等地,多生活于热带地区、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目前记录的80~23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地区,在云南地区多见于滇西和滇西南地区。雄蛙体长30~39毫米,雌蛙体长37~52毫米。背面多为红棕色、棕黄色,整体为金黄色的体色,在树蛙家族中是颜值担当,野外观察记录,也有个体背部青绿色变异。其背上有深色斑纹或"X"形斑或微小黑点,

  • 标签: 红蹼树蛙 云南地区 特有物种 体长 海拔范围 常绿阔叶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性脑瘫患者步态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进行痉挛性脑瘫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步态指导下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三维步态指导下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运动参数评分。结果而观察组患者的三维步态系统评价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性脑瘫患儿在三维步态指导下接受核心稳定性训练,其有助于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步态和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三维步态 核心稳定性训练 痉挛性脑瘫 步态影响
  • 简介:摘要在使用与维修液压传动设备时,会遇到爬行现象,文章通过对机床产生爬行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产生的原因到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达到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满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 标签: 爬行原因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系统评价。方法于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组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对针灸治疗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结果与针灸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相比,常规治疗组患者疗效较差,且针灸治疗组患者的FMA、MBI、BBS评分更高。结论应将针灸作为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有效方法,提升患者的肢体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实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 标签: 针灸 脑卒中患者 偏瘫步态
  • 作者: 张学艺葛永江陈格蒙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8-01-11
  • 出处:《科技中国》 2018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对楼宇中两种状态下四足机器人步态做出了规划和描述,然后采用投影分析法、平面静平衡步态理论的分析方法和静态稳定裕度的判断方法,分别对直行和爬越楼梯两种状态下步态分析和研究,仿真分析得出可用的最优步态,并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其他不同环境下的四足机器人步态提供了参考依据。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紊乱和跌倒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常见原因,除了对运动系统的影响外,PD还影响认知,最显着的影响领域是执行功能和注意力。本文论述了这些认知缺陷对PD常见的步态变化的影响,尤其将认知功能与连续步态变化和冻结步态的关系进行阐述。在认知缺陷对连续性步态的影响中,经常使用双重任务来开展测量,并且,对于这种影响,生理层面也有相应的理论解释。针对冻结步态,因其机制不明,尤其是帕金森病“开”、“关”状态下不同的表现,导致没有丰富统一的研究结论。但是,认知与冻结步态的相互影响是广泛存在的。总之,认知障碍可能加剧了步态中的运动功能障碍,但仍需进一步研究的证实。

  • 标签: 帕金森病,认知,步态
  • 简介:开发了一种基于爬行运动的脊柱康复训练运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支撑床体机构和上下肢爬行训练支撑机构,控制系统由电机驱动控制电路、运动控制程序等组成。通过2个直流电机为爬行运动训练提供动力,1个步进电机为脊柱侧弯矫正训练提供动力,1个直线导杆电机控制床体旋转和2个步进电机控制腹部支撑上下、左右移动。上位机采用PCI-1240运动控制卡作为控制核心,实现爬行训练的距离、速度和运动时间等的控制;下位机使用单片机实现对训练位置和姿态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运动控制系统能很好地控制脊柱康复训练仪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以满足脊柱患者康复训练的需求。

  • 标签: 控制系统 爬行训练 脊柱康复 康复设备 运动疗法 系统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高度的高跟鞋和不同步速对青年女性的步态运动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5名学舞蹈的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SIMI三维录像分析系统测试出穿平底鞋(0cm)、5cm的高跟鞋在正常行走时的步态指标,通过不同步速(慢走、正常走、快走)在平底鞋和5cm高跟鞋的步态指标。结果不同高度的高跟鞋在正常走时的支撑百分比、摆动百分比2个步态周期参数指标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 标签: 高跟鞋 步态 步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稳定性在偏瘫患者步态训练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并符合条件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稳定性训练,采用CYBEX下肢伸膝运动控制系统、俯卧位屈膝以及反复训练患腿屈膝15°支撑、健腿迈步这一动作,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动作要领,使患腿具备单独负重并保持平衡的能力。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对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训练,患者偏瘫步态得以明显改善,1min内最大步行距离较前明显变远,步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及步行能力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

  • 标签: 膝关节稳定性 偏瘫患者 步态训练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对视,听,触等本体觉的信息刺激还没有重视,前庭觉信息的输入还不够.因此在育婴中应加强前庭信息的输入。如果在新生儿期、婴儿期给予适当刺激,使前庭信息输入充分,脑的结合功能就强。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儿童感觉综合能力失调症状的危害,通过早期的训练,降低感觉统和失调儿童发生率。

  • 标签: 视觉听觉触觉刺激
  • 简介:摘要偏瘫在临床上大多是由于突发脑血管疾病(亦称为“中风”、“脑卒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导致患者身体一侧的运动、感觉暂时性或永久性障碍的疾病。患者在发生偏瘫后不仅会使得其日常生活受限、生活质量降低,甚至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性情绪和极端行为,造成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目前临床对于偏瘫患者的治疗多采取药物治疗、积极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以期待患者能够重建其神经运动功能,确保患者能够维持基本的下肢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减重步态干预在治疗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上建树颇丰,成为研究的热点,为进一步明确减重步态干预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重建的治疗效果和意义,本研究从神经运动学机制方面对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减重步态 偏瘫 下肢功能重建 神经运动学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大于65岁的老年人群中40%以上有骨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1,患病率及致残率显著上升。有研究2对全球187个国家的291种疾病作了荟萃分析,髋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残率在所有疾病中高居第11位。KOA给患者带来疼痛与功能活动障碍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根据患病后量化经济学方法的统计,髋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全球经济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2。KOA的患者由于关节的疼痛、僵硬、功能活动障碍,导致了静止或运动状态下步态异常。步态分析是探讨下肢运动学、动力学的一种灵敏、客观、无侵入性的方法。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在诊断运动方面的异常、帮助恢复运动功能、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人工关节或下肢假肢的设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3运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1970年到2016年临床运用步态分析来诊治的疾病进行了统计,发现目前步态分析最常用于对帕金森病和脑瘫的诊断与治疗,分别占到了全部疾病的29%与17%,而于下肢骨性关节炎方面的运用仅占到6%,因此将步态分析运用到KOA研究尚存在较大空间与前景。本文通过对步态分析相关仪器、研究方法与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的现状和进展行总结,旨在帮助研究者更好的将步态分析运用于临床实际工作。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炎 动力学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由于各种病因造成的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总称,据统计,约有1/3的脑卒中患者出院3月后依旧不能独立行走,导致足下垂、内翻等病理步态,使生活能力下降。下肢康复机器人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步态训练新技术,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康复中。本文就查阅相关文献,对下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后步态异常的应用及其机制进行浅析和总结。

  • 标签: 下肢康复机器人 脑卒中 步态。
  • 简介:目的研究以惯性传感器测量数据识别帕金森病(PD)冻结步态(FOG)的方法及其准确性。方法用惯性传感器对正常对照者、PD患者及PD合并冻结步态患者,进行10m往返和双重任务往返行走的运动功能检测;采用改进的结合时域步态参数的频域分析方法进行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惯性传感器测试数据经改进的方法分析,显著提升了识别的敏感性(P〈0.05);针对实验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88.9%;针对冻结步态片段的敏感性为84.7%。结论惯性传感器能对PD冻结步态精准检测,改良分析方法对其的识别更加有效。PD冻结步态的早期、精准识别,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功率谱分析 步态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足下垂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仅采取康复训练,研究组加行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运动功能评分、BBS平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进行康复训练与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足下垂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的恢复。

  • 标签: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 康复训练 脑卒中足下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在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农垦总院康复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内主流康复技术中西医结合等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组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使用针刺大脑平衡区,并长时间留针,在留针过程中结合智能平衡仪训练。治疗后应用步行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进行步行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组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实验组评分优于治疗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存在意义,可以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平衡仪 大脑平衡区 留针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佩戴踝足矫形器(AFO)实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佩戴踝足矫形器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步长、步频、步速、步态周期支撑相、摆动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佩戴踝足矫形器实施康复训练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恢复,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偏瘫步态 踝足矫形器 脑卒中 康复训练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