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手术室物理危害因素的全面阐述以及各种危害的防护方法的介绍,让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层对手术室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使大家可以得到更多重视和更多的防护,将手术室的危害降到最低,以确保手术中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物理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物理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ICU护士共55名在近两年因工作环境造成的身心影响的因素。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机械性损伤、噪音污染、利器损伤、暴力伤害、电离辐射等。结论从已知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积极综合有效的防护,从而降低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 标签: 物理性损害 ICU护士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的高发地区之一,人群总感染率在60%以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率约10%1。全球约4亿人为HBV感染者,卫计委统计资料显示,我国HBV感染者约1.2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占25%以上,而家族聚集性感染则为我国HBV传播的主要途径(70~80%)。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乙型肝炎家族内传播现状,分析预防乙型肝炎家族聚集性感染的途径。

  • 标签: 乙型肝炎 家族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呼吸道症状较轻,中毒症状较重。特点为发病急、发热快、病程短、传播快、易流行。其中甲、乙型流感病毒的抗原经常变异,以抗原变异的大小可引起不同范围的流行。幼儿和老年人常因流感病毒肺炎并发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预防于流行季节接种疫苗。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病毒变异 疫苗接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院内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6月间ICU收治的2168例患者,共发生ICU院内医源性感染132例,感染率为6.09%,对比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与入院检查时的血尿便常规,以及痰培养、穿刺或者引流分泌物的病原检查结果,检查患者是否出现新的病原体。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两周的院后随访,具体判断参照《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执行。结果132例患者感染部位分别为下呼吸道59(44.70%)例、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29(21.97%)例、消化道21(15.91%)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7(12.88%)例和切口感染6(4.55%)例,感染菌种分别为革兰阴性菌81(61.36%)例、革兰阳性菌37(28.03%)例和真菌14(10.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使用机械通气、使用深静脉留置管、使用泌尿道插管、使用抗生素、ICU时间≥14d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收治科室内外和镇静药物使用5d组间差异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机械通气、深静脉留置管、泌尿道插管、抗生素、ICU时间都是ICU院内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ICU 院内感染 医源性 危险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4年11月~12月我院收治的39例流行性感冒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39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均取得良好效果,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运用合适的方法,流感的症状能迅速得到改善,疗效显著。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治疗
  • 简介:摘要精神病院接收治疗的患者,往往都是没有清楚意识或者完全丧失思维意识的精神病人,所以患者并不清楚自己除了精神疾病之外,有没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而我们精神病院检验科的医务工作人员,每日与患者接触,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排泄物等,所以存在着医源性感染的危险1。本研究就对精神病院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精神病院 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110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应用抗感染、化痰止咳、镇静、退热及吸氧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应用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布地奈德氧驱吸入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具有作用直接、起效快等优势,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小儿 急性 感染性喉炎 临床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细致化护理在小儿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分别予以细致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儿疾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优,患儿家属满意度较比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细致化护理应用于小儿流行性感冒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流行性感冒 细致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在治疗流行性感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流行性感冒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中医治疗后,46例患者中已经有44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了转院治疗。结论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在临床上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患者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不同给药间隔方式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耳鼻喉科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观察组术前预防性给予双氯芬酸钠栓,术后按时给药进行镇痛,对照组于术后疼痛时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进行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24小时内,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且疼痛的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对耳鼻喉科急性感染及手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术前预防性用药与术后定时用药相结合的给药间隔方式可有效地降低疼痛的程度,且镇痛效果好于疼痛时再给药的间隔方式。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栓 自控静脉镇痛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家庭训练模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感觉统合失调患儿60例,按奇偶编号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集中训练治疗,实验组实施联合家庭训练模式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之后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整体成本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家庭训练模式方法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临床治愈率高,且经济实用,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家庭训练模式 集中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潜伏性感染预防性治疗效果。方法将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行胸片、PPD(结核菌素试验)检查,将胸片正常、PPD强阳性(+++)200例结核潜伏性感染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治疗3个月,对照组不给任何治疗,之后随访2年,观察预防性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预防性治疗,以后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危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对潜伏性结核感染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 标签: 结核潜伏性感染 预防性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深静脉置管治疗的病例148例,分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果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置管部位、留管时间过长等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留置深静脉管的危重病人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深静脉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注射致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84例行静脉注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未发生注射相关性感染53例为A组,发生注射相关性感染31例为B组。两组患者经静脉注射后,检查血液中空腹血糖和白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注射次数、住院时间、护士操作经验评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评分等资料。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经静脉注射后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t=7.05、12.33,均P<0.01);注射次数显著增多,住院天数显著延长(t=14.10、12.43,均P<0.01);护士操作经验评分显著降低,患者免疫机能评分显著降低(t=11.15、20.87,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护士操作经验(OR=3.84,95%CI1.64~9.01)、患者静脉注射次数(OR=2.17,95%CI1.08~4.36)及机体免疫功能评分(OR=3.68,95%CI1.63~8.27)均是患者经静脉注射致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经静脉注射致相关性感染患者较无感染者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并且注射次数多及机体免疫功能差等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因此规范合理的护理尤为重要。

  • 标签: 危险因素 静脉注射 相关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