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稽留流产是指人体内胚胎形成或胎儿因死亡滞留在宫腔尚未能从宫腔自然排出,稽留流产是流产的一种特殊情况。目前认为稽留流产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内分泌系统失调、染色体变异、免疫系统失衡、生殖道感染、氧化应激、子宫胎盘循环以及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尽管如此,目前医学界对稽留流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原理尚不清楚,不能对其详细地加以阐述。为探究抗生殖免疫抗体是否与稽留流产有关,我们筛查了稽留流产患者的血清,并从他们的血清中选择出五种抗体,进行抗生殖免疫抗体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的探讨和分析。

  • 标签: 稽留流产 抗生殖免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血液疾病中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与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外周血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较其他恶性血液疾病高(P<0.05);所检测的自身免疫抗体中,ANA阳性率最高(P<0.05),Anti-PR3阳性率最低(P<0.05)。结论对于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而言,其自身免疫抗体会发生明显改变,容易并发自身免疫反应,与外周血细胞的减少等因素有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自身免疫抗体对恶性血液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的认识,依据检测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 标签: 自身免疫 抗体 恶性血液疾病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抗体的分布情况,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3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据疾病类型将其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患者血清中TGAb、TPOAb和TRAb水平分布情况。结果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自身免疫抗体分布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综合多种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结果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自身免疫抗体 甲状腺疾病 血清
  • 简介:动物免疫抗体监测能够有效地检测动物疫病是否发生,监测近一段时间内的疫苗接种质量情况,诊断动物是否患病,通过免疫抗体监测也能够及时发现疫情,及时进行疫情预警,预报、控制疾病。进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主要可以从加强动物疫病实验室诊断方面入手。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检测病原特异抗体时将其作为确诊动物疫病的重要依据。所以检测动物免疫抗体是很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动物免疫抗体监测能够及早地发现动物患病。实际进行检测时采用能够区分自然感染的试剂,一般较多采用病毒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试剂。

  • 标签: 重大动物疫病 抗体监测 动物免疫 疫病防控 实验室诊断 检测试剂
  • 简介:摘要在我国重大动物传染病控制中,正确接种疫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要想确保免疫接种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就要加强动物免疫抗体监测。文章针对动物免疫抗体检测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有效措施,旨在不断提升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的质量,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

  • 标签: 动物免疫抗体监测 动物疫病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按母亲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将所产婴儿分为阳性组(双阳、单阳)和阴性组,按0-1-6免疫程序全程接种10µg重组乙肝疫苗,其中,阳性组在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在首针接种后7个月和12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2.0ml检测乙肝标志物。结果阴性组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未发现感染现象,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282.38和73.72IU/L;阳性组实施母婴阻断后,其中,单阳组感染率为1.12%,7月龄、12月龄GMC分别为129.57和57.77IU/L;双阳组感染率为5.56%,7月、12月GMC分别为40.18和32.71IU/L;首针疫苗接种后7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92.98%(225/242)、86.52%(77/89)和72.22%(26/36);首针疫苗接种后12个月,阴性组、单阳组、双阳组HBsAb阳转率分别为83.54%(198/237)、80.49%(66/82)和77.14%(27/35)。阳性组母婴阻断保护率为97.33%,其中双阳组阻断保护率93.82%,单阳组阻断保护率98.76%,两组间阻断保护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重组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用具有良好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乙肝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同月龄和母亲乙肝感染状况一定关系,在全程接种后的1~2个月后应检测乙肝“两对半”,若为无应答现象,应全程再接种乙肝疫苗。

  • 标签: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母婴阻断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对Rh新生儿溶血疾病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选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孕妇实施抗D血型定型检测,对Rh血型实施测定。采用红细胞检测,分析免疫抗体的效果。结果研究的500例孕妇当中Rh血型呈现阴性的有6例,血清当中检测出抗体C和抗体D复合性免疫抗体的患者有2例。结论对孕妇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对Rh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价值,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具备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孕妇;Rh血型;免疫抗体;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价值Rh新生儿溶血病是指胎儿的红细胞与母体之间存在着不和血型抗体,从而导致新生儿、胎儿发生免疫性溶血。在溶血病早期,新生儿多会有高胆红素血症体现,后期患儿则会有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以及贫血的发生1。因而孕妇在产前进行Rh血型检测与免疫抗体检测至关重要。本次就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对Rh新生儿溶血疾病的产前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50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500例孕妇年龄均在20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0.4)岁。孕妇孕周均在13至38周之间,平均孕周为(20.2±0.7)周。初次产妇有200例,经产妇有300例。所有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所有受检孕妇均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首先,采集末梢血1滴,采集好后将其加入到0.9%NaCl溶液(适量)中,从而配制成为2%至5%的红细胞悬液,抗体检测试剂采用抗D血型定型试剂,按照试剂说明书实施相应操作。如果Rh显示为阴性,则采集夫妇双方各3毫升静脉血,使用抗人球蛋白方法实施鉴定。按照标准红细胞实施血清免疫抗体的检测。并且对孕妇血清免疫抗体实施定期的检测,基本为每月一次。在孕妇分娩的时候,采集脐带血进行新生儿血清和Rh血型的检测。1.3观察指标观察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结果。2结果研究的500例孕妇当中Rh血型呈现阴性的有6例,阴性率为1.2%。4例没有产生免疫性血型抗体,孕妇分娩之后并没有出现新生儿溶血病。2例孕妇不具备输血史,3胎0产。第一胎在怀孕10周自然流产,第二胎20周自然流产,第三台在31周早产,但新生儿出现窒息死亡。对夫妇两人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均正常,女方血型为A型,男方血型为O型。女方经检测防线血清抗D抗体的效价比为1245,抗C抗体效价为130。血清当中检测出抗体C和抗体D复合性免疫抗体的患者有2例。3讨论Rh血型是第二大血型系统,Rh血型不合原因是由于母亲Rh血型阴性,父亲Rh阳性。这种状态下,母亲怀孕第一胎多属于Rh阳性,孕妇在分娩期间,通过胎盘剥离作用,胎儿机体内所携带主要是源自于父体红细胞抗原直接进入到母体,导致母体呈现出免疫性反应。而第二胎之后,如果胎儿仍然为Rh阳性,会对母体当中记忆细胞进行刺激,从而出现回忆性反应。另外,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剖宫产病史会致使胎儿血液经胎盘而进入至母体进行血液循环系统,会提高新生儿溶血病患病几率2。本次的研究结果显示,500例孕妇当中Rh血型呈现阴性的有6例,阴性率为1.2%。血清当中检测出抗体C和抗体D复合性免疫抗体的患者有2例。说明孕妇在产前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孕妇的血型情况,有助于早期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预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在Rh阴性产妇分娩第一个Rh阳性胎儿之后,在分娩72小时之内实施抗RhD球蛋白肌肉注射治疗,注射的剂量在200至300微克之间。从而封闭新生儿RhD阳性抗原,阻止其进入到母体血液渠道,防止母体出现免疫抗体性反应。另外,母体和胎儿血型不合也不会对母体的自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h阴性血型不但会一反早产、流产与胎儿发育不全之外,还会致使胎儿发生肝脾肿大、智力性障碍等3。综上所述,对孕妇进行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对Rh新生儿溶血病诊断的价值,降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并且在出现溶血病之后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孕妇Rh血型与免疫抗体检测具备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叶海辉,李从荣,李智山等.襄阳地区23例RH血型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输血治疗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2)135-138.2詹洁瑜,舒琳琳,颜思璐等.新生儿溶血病Rh血型分布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7)113-117.3张勇萍,杜娟,杨世明等.4397例孕产妇ABO和RhD血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5)680-682.

  • 标签:
  • 简介:目的以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SIV30蛋白作为抗原诊断试剂,建立免疫梳方法(IC)用于特异性检测实验猴血清中抗SIV的抗体IgG。方法应用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SIVSIV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BL21中表达,将该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诊断抗原,建立免疫梳标准化检测程序,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最佳抗原包被量为0.02mg/mL;制备好的IC均能够特异性检测到相应的SIV阳性血清而不与其他病毒血清间发生交叉反应,表明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SIV30蛋白能够敏感地检测到1∶400倍稀释的SIV阳性血清;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样品重复检测3次,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利用该检测方法在对10份可疑猴血清样品进行检测,IC与ELISA检测结果

  • 标签: 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30蛋白 免疫梳 快速检测方法 抗体
  • 简介:药物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药物抗体,导致机体出现溶血反应,从而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ruginducedimmunehemolyticanemia,DIHA),严重的DIHA导致的血管内溶血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我国,DIHA的个案也时有报道,然而,现有的检测药物抗体的方法还不够规范,对于药物抗体检测结果的意义在认识上也不统一,导致我国对于DIHA的关注度和检出率远低于欧美等国。本文就药物性抗体引起免疫性溶血反应进行探讨,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药物抗体 溶血反应 免疫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LE(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ENA(抗可提取和抗原抗体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ENA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C3和C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IgA、IgG、抗ds-DNA、抗SSA、抗Sm、抗SSB、抗nRNP、C3和C4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NA抗体和体液免疫检验化指标检验可为SLE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评估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E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液免疫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病因将其分为T1DM组21例,T2DM组105例,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8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ISA)及免疫印迹法(IB)进行其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对受试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抗体(IAA)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其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T1DM组的GADA(54.5%)和IB(8.6%)明显高于T2DM组(15.6%、4.3%)及对照组(3.0%、4.0%),此外T1DM组的IAA(37.6%)和IB(23.3%)明显高于T2DM组(29.7%、18.0%)及对照组(0%、12.0%),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P<0.05);两组患者的GADA与IAA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对于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的检测敏感性与特异性相对更为准去,可以达到对于糖尿病分型的准确判断,并过对于合理干预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抗体 免疫印迹法 胰岛素抗体
  • 简介:摘要在生猪的养殖期间,如果发生猪瘟现象,则势必会导致更多的危害性,由此使得猪瘟导致的死亡率大大提升。当前,在动物传染病种里面,已经将猪瘟排列为很重要的传染病。引发此种传染病的因素诸多,于亚临床感期间也能够出现,病理变化各有不同,所以也会产生混合感染问题。本文对于猪瘟疫苗进行分析,阐述其应用到治疗猪瘟中的价值。

  • 标签: 猪瘟疫苗 猪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80例HCV感染高危者,分别对其行逆转录PCR法(RT-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以RT-PCR检测结果为对照,对ELISA法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ELISA法检测HCV-Ab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RT-PCR检测80例HCV感染高危者有70例为HCV-Ab阳性,10例阴性,经ELISA法检测70例HCV-Ab阳性者中有68例阳性,2例阴性,10例HCV-Ab阴性受试者有4例为阳性,6例为阴性,ELISA法对丙肝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60.0%、92.5%、57.1%、94.4%、75.0%。结论ELISA对丙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检测HCV-Ab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失误,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复查,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拉沙病毒IgG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利用293F细胞表达重组拉沙病毒糖蛋白GP1,固相化在腔室玻片上,加入GP1抗血清,最后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拉沙病毒IgG抗体。结果制备了重组拉沙病毒糖蛋白GP1,GP1抗血清效价〉1∶1000000;拉沙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专一性强(检测20份健康人血清,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较高(抗血清在1∶1000稀释时仍有较强信号)的特点。结论建立了拉沙病毒IgG抗体的快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用于口岸拉沙病毒的快速筛查。

  • 标签: 拉沙病毒 免疫荧光法 真核细胞 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的作用。方法此研究选取的100例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患者均来自于本院,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组,A组50例患者行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B组50例患者基于此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A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76.00%,B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0.00%,封闭抗体转阳率为74.00%,两组妊娠成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与非免疫治疗封闭抗体缺乏致胚胎停育均具有显著的效果,对提升患者妊娠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稍微高于淋巴细胞非免疫治疗,且封闭抗体转阳率较高。

  • 标签: 淋巴细胞免疫 非免疫 封闭抗体缺乏 胚胎停育
  • 简介:摘要目的自身免疫病中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联合检测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自身免疫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结果对照组血清ANA及ENA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率0%,观察组ANA检测,阳性率SLE患者96.72%,SS患者90.91%,MCTD患者87.5%,PM/DM患者85.71%;RA患者50.0%;PSS患者80.0%。SLE组抗Ro/SSA抗体检出率最高85.24%,SS组抗La/SSB抗体81.81%,SLE组抗Sm抗体检出37.70%;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检出情况,SLE组77.04%,SS组72.72%,MCTD组87.5%,PSS组20.0%;Scl-70抗体PSS组检出40.0%;抗Jo-1抗体PM/DM组检出57.14%。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ANA和抗ENA抗体检测具有互补性,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ANA)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男34例,女16例,将其分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28例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组22例,对其自身杭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检出率为46.42%,自身杭体阳性例数有1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组,检出率为55.5%,自身杭体阳性例数的有12例。结论在自身免疫胜肝病诊断中自身杭体检测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在自身杭体检测中能及时发现病毒性肝炎,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

  • 标签: 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杭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自身抗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60例不同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临床实际病例研究需要分为两组,其中Graves病(GD)31例为对照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2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60例为正常组,临床比对和分析三组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临床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上比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39.52±10.01)、(25.40±6.01)、(36.78±13.00)(t=11.485,P=0.002)VS(22.4±12.0)(31.3±2.1)、(25.3±4.1)(t=9.641,P=0.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antibody,A-TG)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peroxidaseantibodyA-TPO)变化与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呈正相关,可作为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及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加以大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 自身抗体 免疫性甲状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