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侧柏CacluneuPlatycladi的主要化学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侧柏乌发作用的有效组分。方法:通过提取得到侧柏所含的挥发油、总黄酮、鞣质以及树脂,采用蘑菇酪氨酸酶速率氧化法体外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挥发油、鞣质均表现为轻度的抑制作用,而总黄酮则表现较强的抑制作用,树脂表现出较强的激活作用。结论:侧柏中具有乌发作用的活性组分可能是树脂。

  • 标签: 侧柏叶 侧柏叶化学成分 酪氨酸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海南野生硬蒲桃的无水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鉴定。方法 利用UPLC-QTOF仪器对海南野生硬蒲桃的无水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确认。结果 从海南野生硬蒲桃的无水乙醇提取物共检出28种三萜类、11种黄酮类和6种鞣质类成分,其中多种成分均具有抗肿瘤活性。结论 海南野生硬蒲桃含有多种抗肿瘤成分,主要为三萜类和黄酮类。

  • 标签: 硬叶蒲桃 提取 分离鉴定 抗肿瘤
  • 简介:为了对新选育的菜型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加速新品种跨省区推广应用,根据2003年全国甘薯区试会议安排,4个菜型品种参加全国区试,以台农71为对照.福建省试点由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承担,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 标签: 甘薯 叶菜型品种 品种资源 产量 病虫害防治
  • 简介:摘要甘薯因为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使得其成为在全球种植的主要作物,本文主要对甘薯利用现状予以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对甘薯干燥制粉技术及青汁固体饮料制造技术予以简单分析。

  • 标签: 甘薯茎叶 干燥技术 青汁固体饮料
  • 简介: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白苏挥发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采取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提取白苏挥发油.结果表明:此两种方法提取白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含量皆有异,其主要成分紫苏酮的含量最高,这是白苏的特征化学成分.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白苏挥发油更具天然性,该法为提取白苏挥发油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气一质联用技术 白苏叶 挥发油成分 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 药用
  • 简介:目的:对伊桐(Itoaoriental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ODS柱层析分离化合物;通过MS,1DNMR和2DNMR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2,3-双-顺式亚麻酸甘油酯-1-O-β-D-半乳糖苷(1),2,3-双棕榈酸甘油酯-1-(β-D-半乳糖-(6-1)-O-α-D-半乳糖苷(2),2-)顿式亚麻酸,3-顺式亚油酸甘油酯-1-O-β-D-半乳糖(6-1)-α-D-半乳糖苷(3),3-羟基,2-顺式亚麻酸甘油酯-1-(β-D-半乳糖-(6-1)-O-α-D-半乳糖苷(4)和(3S,5R,6R,7E,9S)-megastigman-7-ene-3,5,6,9-tetrol3-O-β-D-glucopyrnoside(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报道其NMR数据。

  • 标签: 大风子科 伊桐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对重楼属植物宽重楼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扩大重楼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及RP-C18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宽重楼根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2-苯乙基-β-D-葡萄糖苷(3)、没食子酸(4)、芦丁(5)、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6)、重楼皂苷Ⅶ(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宽叶重楼 化学成分 偏诺皂苷元
  • 简介:摘要芒果中的芒果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溶解性不佳,且仅以芒果苷为新药进行开发,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对芒果苷进行结构修饰或者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增强其活性,为今后新药开发增加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本文对其结构修饰和药效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而为芒果苷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份新的参考。

  • 标签: 芒果叶 芒果苷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薄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薄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薄卷柏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4′,7-二羟基二氢黄酮(1)、4′,5,7-三羟基查尔酮(2)、1,2-二羟基丙醇棕榈酸酯(3)、甘草次酸(4)、木栓烷酮(5)、二氢芹菜素(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以及十七烷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卷柏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从薄卷柏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薄叶卷柏 化学成分 二氢黄酮
  • 简介:本文报导了凹厚朴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检索的实验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18个组分,测定了从不同部位、不同树龄的凹厚朴采集的样品的挥发油含量。

  • 标签: 凹叶厚朴 挥发油 桉叶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水-甲醇(体积比3∶7)洗脱得化合物3(0.6g),水-甲醇(9∶1)洗脱得化合物5(6mg),等.北柴胡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标签: 化学成分研究 北柴胡 柴胡茎叶
  • 简介:北京人说的“白薯”,在植物学上正式的名称是甘薯。它传入我国的历史,过去没有确切的记载,以致传闻与事实多有出入。但是,近来从福建发现了《金薯传习录》一书,

  • 标签: 甘薯 来历 北京人 植物学
  • 简介:目的研究尖长柄山蚂蝗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冷浸法以75%的乙醇对尖长柄山蚂蝗进行提取,利用色谱柱、大孔树脂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再结合单体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共分离鉴定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邻羟基苯甲酸,β-胡萝卜苷,白桦酯醇,2-羟基十六烷酸。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尖长柄山蚂蝗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标签: 尖叶长柄山蚂蝗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预试验初步了解云南产白木香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法和滤纸法,对白木香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醇浸膏酸水液、醇浸膏乙醇液、石油醚冷浸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初步推断白木香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云南产白木香可能含有多糖、氨基酸、酚类、黄酮及其苷类、内酯等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探讨了白木香的化学成分,为白木香的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白木香叶 预试验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光番荔枝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光番荔枝种子的提取物中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expoxyrolinB(1)、neodesacetyluvaricin(2)、annonareticin(3)、murisolin(4)。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都是首次从光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光叶番荔枝 番荔枝内酯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尾香茶菜不同部位的黄酮和多糖进行测定分析。实验表明,尾香茶菜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多糖含量差异较大,该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中,而多糖主要存在于根部;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尾香茶菜中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尾香茶菜中存在多种无机元素,各元素的相对含量各有不同。

  • 标签: 尾叶香茶菜 黄酮 多糖 无机元素 含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