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徐凌霄——凌霄汉阁主,是一位被我们遗忘几乎半个世纪的京剧理论家。二十世纪上半叶,他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朦胧的中国剧坛。他用犀利的批评文字激励着广大剧人,他用流畅的理论篇章诱导着广大剧人,促使他们在中国戏剧继承和创新的程途上不断前进。他的剧学,无论就其分量或影响来说,都值得我们重视。然而,探讨他的剧

  • 标签: 凌霄 中国戏剧 京剧 袁世凯 二十世纪上半叶 四十年代
  • 简介:<正>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徽,又字琴南。曾“筑室于龙潭浩然堂之侧,颜曰:‘畏庐’。”(《畏庐记》)因号畏庐,或畏庐居士。更以所居多枫树,取“枫落吴江冷”诗意,别署冷红生,“亦用志其癖也”

  • 标签: 十三年 台湾 袁世凯 京师大学堂 江春霖 实业学堂
  • 简介: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梅颠道人、梅坞居士、抱真、螺冠子,浙江嘉兴城南榜李人,后隐居白苎村,吟风弄月,致力于书画诗文,终其一生。在戏曲创作方面,仅有《锦笺记》一剧。

  • 标签: 别录 生平 徐朔方 科举 万历 著录
  • 简介:崔适是清末民初著名的今文经学家、史学家,其逝世至今虽不足百年,然而相关论著或受论述角度限制,或因史料不足,对其生平事迹大都语焉不详。周子美1933年发表的《崔怀瑾先生传》和王大曼(王森然)1942年发表的《崔觯甫先生评传》为了解崔适生平事迹提供了宝贵资料。以这两篇传记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史料,大体可以勾勒出崔适的人生轨迹。

  • 标签: 崔适 生平事迹 今文经学
  • 简介:王个簃(1896年-1988年)名贤,字启之,别号个移,江苏海门三星镇人。曾任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建国后历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 标签: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上海美专 述略 艺术 生平 副院长
  • 简介:曾问吾,广东省兴宁市黄槐镇人,1931年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政治学系毕业后,“肄习回鹘文字、西域历史,而又与新疆旅京人士交游,以深探夫[新疆]现状,志趣弘远,才识卓越”川。在国军参谋本部边务研究所时,完成巨著《中国经营西域史》,全书共60余万字,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五月初版、十一月再版,畅销全国,名重一时。该书已使曾氏在中国历史上,跻于不朽之域矣。

  • 标签: 曾问吾 生平 家庭
  • 简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使毛泽东研究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 标签: 十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问题 毛泽东研究 中国革命 决议 新时期
  • 简介:安维峻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位正统的封建士大夫,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恪尽职守,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敢于同权臣李鸿章、甚至是慈禧作斗争,表现出可贵的爱国精神,堪称民族脊梁。而面对清廷的覆亡,他恪守儒学的忠孝精神,以精卫填海的执著企图挽狂澜于既倒,表现出他生不逢辰的悲剧性。他的表现大勇无畏、忠君报国的诗文是近代反帝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值得今人珍惜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 标签: 安维峻 生平 著述
  • 简介:如满法师在闽南先后担任过泉州承天寺和厦门南普陀寺要职,后应聘赴菲律宾岷里拉市传教,襄助性愿老法师处理信愿寺寺务十多年,后于寺区双马解(地名)兴建普陀寺,还在碧瑶创建规模宏大而又别具一格的普陀寺,又引进其师弟如意法师协助建寺,作为弘法道场,为推动汉传佛教在菲律宾的发展努力不懈,并对佛教的慈善、医疗、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事业,

  • 标签: 法师 述略 生平 海外 南普陀寺 汉传佛教
  • 简介:赵希璜是清中叶成就杰出的广东籍作家、学者、画家,有“岭南四大才子”之誉。赵希璜曾长期困于场屋,后于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恩科中举。他曾充四库誊录,后以知县用,在任上开渠治水、修建书院、缉捕逸盗,政绩卓著。他有独特的军事谋略及治水理念。并且,他邀武亿等共同编撰《安阳县志》,纪昀对其评价极高。赵希璜有《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行世,早期诗歌清新脱俗,而后渐渐展现性灵派的特点并且诗风颇似苏轼。另有《研栰斋文集》等刊行,又为好友黄景仁刊刻《两当轩诗钞》十四卷。赵希璜在绘画、金石上也颇有造诣。

  • 标签: 赵希璜 广东 生平 创作 清诗
  • 简介:广义法师为现代闽南与新加坡名僧。他年青时曾亲近弘一大师,深受大师的器重。曾任厦门佛教养正院教师,厦门佛教会总干事,《佛教公论》杂志发行入,并应聘担任过南安雪峰寺,泉州承天寺和开元寺,厦门南普陀寺等古刹名寺的要职。后来南渡新加坡传播中国大乘佛教,备受当地佛教界人士的敬重。一生为法尽瘁,最后示寂星洲。为赞颂其功德,特参考有关资料撰写此文,以飨读者,兹分述如下:

  • 标签: 广义法师 弘一大师 厦门佛教养正院 《佛教公论》
  • 简介:妙钦法师是现代闽南与菲律宾名僧、佛教与社会教育家。他年青时曾就读于四川汉藏教理院,亲近过太虚、法尊、法航、印顺诸大师,对佛学造诣颇深,曾先后应聘于四川汉藏教理院与杭州武林佛学院任教。后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弘化,应聘担任菲律宾佛教中心的华藏寺和信愿寺两寺的法主(其职务专门负责在寺中讲经说法),

  • 标签: 法师 学佛 述略 生平 传教 菲律宾
  • 简介:我国西藏地区,一直以来就被称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区”.尤其到藏传佛教后弘期以后,相继出现了很多教派,名目繁多.最终基本形成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四派.而乃多噶举派就是从噶举派噶玛噶举中又一衍生出来的支派,于明末清初时期由噶玛恰美创立.本文通过实地田野和一些寺院寺志上的记载,对噶玛恰美的生平事迹作了简要的叙述.

  • 标签: 噶玛恰美 乃多噶举派 噶玛噶举
  • 简介:二、赴菲传教示寂海外1948年,善契应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信愿寺住持性愿法师之聘,南渡赴该寺担任监院要职,历时十余年。建树甚多,深得菲国华侨界佛教徒的爱戴。他虽身居海外,但其心怀祖国佛教教育事业,于1948年汇款给厦门妙释寺,嘱咐其高足正果法师创办妙光小学(后合并为公园小学),

  • 标签: 法师 海外 厦门 1948年 法利 述略
  • 简介:清念法师是我国近现代高僧。当代佛学泰斗印顺法师即出其门下。清念年青时即任宁波阿育王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副寺十多年。之后,于普陀山重兴福泉禅院,并游化闽南和台湾及南洋。晚年应邀赴新马传教,一生为传播佛陀之音奔波,最后示寂新加坡。为赞颂其德行,特撰写此文,经飨读者。

  • 标签: 法师 东南亚 述略 生平 普陀山 近现代
  • 简介:<正>冯玉祥(1882——1948),原名科宝,按族中基字排行,又叫基善,号焕章,祖籍安徽巢县竹柯村。父亲冯有茂,泥瓦匠出身,后投身行伍,逐渐由士兵提到哨官,成为淮军的一个下级军官。母亲游氏,生子七人,因家境贫穷,只有冯玉祥与长兄长大成人,其余都夭折了。冯玉祥一生经历了坎坷、曲折的道路,但基本上还是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变化前进的。本文想就冯玉祥的一生作点粗浅的介绍和分析,旨在提供讨论,希望得到批评和指教。

  • 标签: 冯玉祥 柯村 巢县 安徽 士兵 祖籍
  • 简介: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洪门致公总堂发起,于1925年10月10日在美国旧金山成立.它是一个独立的华侨政党,但自成立以来党堂不分,"堂即是党,有堂即有党".虽然1931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存堂保堂,党堂分家,以党领导堂",然而事实上只是人多之埠称"党",人少之埠仍然称"堂".1947年中国致公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党堂在根本上才有所区分.

  • 标签: 中国致公党 洪门 民主党派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主要创始人,德高望重的电影事业家、企业家,原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汪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8年12月28日不幸逝世,享年82岁。汪洋同志原籍浙江萧山,1916年2月生于江苏省镇江市...

  • 标签: 电影制片厂 电影事业 新中国电影 北影 《红楼梦》 中国电影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