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日本官方统计,到2003年,中国大陆在日本的留学生已经超过10万人,升学前学习日语的就学生为31669人,多数为高中毕业生,在日本这就算“小留学生”了。

  • 标签: 日本 出国留学 中国留学生 留学费用 法律意识
  • 简介:<正>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东北成立.该伪政权采取了鼓励留学日本的政策,以便训练为日满合并效力的骨干分子,培养汉奸政权的中坚及接班人.除以各种形式派遣公费留学生外,还重用留学回国人员.1936年末,伪满统治下的东北各主要城市举行第一次留学生考试,卒业者全部被伪政府及各特殊会社录用.从而使留学日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职位的诱惑下,一些青年乐于赴日镀金.更有一些汉奸亲日分子,为表其对日本侵略者的忠心,都积极地将子女送往日本.由此造成了公费、自费留日者络绎不绝,人数大大超过关内同期留日学生数的现象.据1936年“日华学会”统计,在5909名中国留日学生中,伪满的学生有1833人,几乎占到1/3.

  • 标签: 中国留日学生 留学日本 合并效力 留日运动 伪满洲国 亲日分子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兴起了一股留学日本的热潮。留日热潮是甲午战争后清末留学救亡实践的产物。中国公学作为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是在清末留日学生的倡导与推动下,在中国近代史上建成的第一所先有学生而后有学校的大学。考察晚清留日学生与中国公学,可以充分认识清末留学救亡思潮及留日学生和中国公学创建的关系。中国公学的成立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 标签: 留日学生 取缔规则 中国公学
  • 简介:摘要: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后至辛亥革命这一历史时期,晚清社会呈现出动荡不安显著特点。在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晚清政局突显出的时代特点是革命与改革并行。而清末留日学生群体作为这一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便投身于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政治道路。

  • 标签: 清末 留日学生 晚清政局
  • 简介:摘要:晚清时期派遣的留日学生是特殊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对20世纪初叶的中国政局变革有重要影响。留日学生从初次派遣到其热潮的出现受中日两国政局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留日学生以学习师范、法政知识为主,辅以速成教育的手段,好译西书、政治目的强,在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在推动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 标签: 留日学生 晚晴 新政 辛亥革命
  • 简介:摘 要: 清末民初,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根本原因乃是中国人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振兴中华。自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见证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发展迅速,军事强盛。他们开始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经济理论和教育制度,翻译各种日文经典著作,这一翻译活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优化了国内的教育体系,也为政治运动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思想依据。

  • 标签: 甲午战败 赴日留学 翻译活动 教育制度 政治运动
  • 简介:近代中国派遣学生留学日本始于晚清1896年。此后至民国初年,东渡留学的学子络绎于途。学成归国后他们投身于各个领域,特别对教育领域做出了革新与建设,使浙江在清末兴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破旧立新,加快教育近代化步伐。本文将从整体上浅究清末民初留日学生对浙江近代教育的影响。

  • 标签: 留日学生 近代教育 浙江
  • 简介:甲午战败后,为挽救腐朽衰败的清王朝,清政府派遣大批青年去日本学习,人数最多时接近两万人次,如此大规模的留日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罕见的。留日学生在日本主要以学习政法科、教育科和军事科为主,他们回国后在政治、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 标签: 留日学生 中国 早期现代化
  • 简介:甲午战后,中国派出了数以万计的留日学生,他们在日本纷纷创办报刊杂志,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传播反帝反清的爱国思想,引起了清政府的不安与仇视。清政府为换取日本政府查禁留日学生的报刊杂志,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日本政府则以留日学生报刊问题为"砝码",对留日学生和满清政府大耍两面手法,谋取最大的在华权益。

  • 标签: 晚清时期 中日关系 留日学生 报刊杂志
  • 简介:20世纪初在中国爆发的立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民主化运动,也是中国的先进分子试图以和平的手段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清末留日学生直接推动着中国立宪运动的进行。运动中,他们积极推动全国的立宪人士由分散走向联合,促成全国性立宪团体乃至政党的成立;以各种手段宣传立宪,进行宪政的启蒙;是推动全国规模的国会请愿运动的进行。虽然他们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但是,此次运动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其历史作用不容抹煞。

  • 标签: 清末 留日学生 立宪运动 民主化运动
  • 简介: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群体,不仅是中国近代社会中的一支新生社会力量,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最为活跃的阶层.他们以学习法政、军事以及师范类专业为主,力求从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实现挽救民族危亡与振兴中华的愿望.其在宣传民主进步思潮、参加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推动我国近代化变革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清末民初 留日学生 社会变革
  • 简介:  2003年9月,在日本"留学"5年的符波终于乘上了重返祖国的飞机,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他禁不住泪流满面,面对刚刚升起的朝阳,他磕了三个响头.因为经过5年的异国打拼,他终于明白人世间最无价的财富都在祖国的热土上,而这班飞机所抛开的,不仅仅是一海之隔的东瀛…………

  • 标签: 仅剩下 何用留日学生 剩下躯壳
  • 简介:<正>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中国,主要有几个渠道,而中国留学生是一条重要渠道,在清末阶段,留日学生又是极其重要的渠道,当时这些人在日本接受了正规的体育教育,他们的大量回国,加上他们当中许多人,积极提倡尚武精神,把体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工具,这使得

  • 标签: 清末留日学生 中国留学生 日本 体育教育 近代体育 尚武精神
  • 简介:翻译首先是一种文化的移植,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受到输入国和输出国所特有的文化环境或者文化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同样,马克思主义术语在传入中国并被中国人所接受的过程中,同样也受到这两种文化模式的影响,即中国传统文化模式和日本文化模式。马克思主义术语是经过日本传统文化的过滤后来到中国的,即'被来源地的马克思主义者解释过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必然会打上来源地的语境烙印,从而使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意义扩大、意义减小甚至误读等)'1。当前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很多核心术语,由于字典的编纂而失去了历史文化语境,只有将术语的形成置于其生成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充分考察其时代性,才能深层次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术语的内涵。

  • 标签: 翻译 留日学生 问题
  • 简介:【摘要】清末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报刊中,《河南》月刊是后期革命报刊的重要代表。作为同盟会河南支部的机关报,《河南》因其活跃的革命言论、堪称巨大的发行量、庞大的销售传播网络和多样的传播形式,使其舆论宣传对清末民主革命的兴起与河南的社会变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表现在:一是抨击清朝专制统治,为反清革命的爆发作舆论准备;二是唤起民众的觉醒,改变河南社会风气;三是承上启下,发新文化运动之先声。

  • 标签: 后期革命 宣传影响 影响河南
  • 简介:  在近代社会,1896年出现首批中国留日学生,此后中国人留日运动波澜起伏.纵观已有110年的留日运动,其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尤为引人瞩目.……

  • 标签: 中国音乐 前中国 文化发展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术界早有论述,然而对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重要媒介的留日学生则很少论及。蔡元培曾在其《社会主义史序》中提到:“西洋的社会主义,二十年前才输入中国。一方面是留日学生从日本间接输入的……;一方面是留法学生从法国直接输入的”。其中尤以留日学生的作用为大。本文即就留日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过程中的贡献和影响,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 标签: 宣传马克思主义 留日学生 李汉俊 社会主义思想 传入中国 中国共产党
  • 简介:[摘要]文中以20世纪初期、20世纪末期这两个时期的留日热潮为背景,从留学的社会原因,在日的留学活动和生活,以及回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等对两个不同时期的留学活动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留日学生留日热潮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