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晒种:晴暖天气,将种子摊晒3~5天。可灭菌防病、激化种子酶活性,也有利于种子吸水。2.人尿浸种:人尿和清水等量混合,每15—20公斤溶液浸种10公斤,浸泡10~12小时,捞出,阴干。3.三十烷醇浸种:溶液浓度为0.05ppm,每15—20公斤溶液浸种10公斤,浸泡4—5小时,捞出阴干。4.热水烫种催芽:用60~65℃的热水浸种,半小时捞出,装入麻袋或箩筐内,放在30℃的热炕上催芽,一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 标签: 玉米 溶液浓度 种子 酶活性 防病 灭菌
  • 简介:陕西宝鸡北部山区早晚温差大,光照充足,盛产中药材,尤其是丹参,丹参酮含量超过标准值5个百分点,产量稳定,效益较高,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丹参人工栽培的关键是提高出苗。但生产中大部分出苗在50%~80%,个别地方出苗仅有2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丹参的积极性和种植效益。查找原因,提出对策如下。

  • 标签: 北部山区 陕西宝鸡 丹参酮 出苗率 原因 种植效益
  • 简介:在春季,科学播种已层积催芽成功的刺五加种子,13天出苗,至35天出苗结束;其中裂口露白种子出苗52.3%,未裂口露白优良种子出苗15%;至9月上旬保苗44.92%。通过实验提出了种苗损失系数值和播种当年提高出苗、保苗的措施要点。

  • 标签: 刺五加 种子 出苗率
  • 简介:为探究玉米播种期水分胁迫及补水对玉米出苗的影响,利用盆栽方式在玉米播种—出苗期开展水分胁迫及复水控制对比试验,分析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播种后补水时间和补水量对辽西地区玉米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随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的降低,干旱持续时间的增加和补水量的减少而减小。播种后无补水,当播种日土壤相对湿度w播种为60%—70%时,出苗达100%;w播种为50%—55%时,出苗达66.7—77.8%;w播种为30%—45%时,出苗为0。w播种为35%—45%时,持续5—20d干旱,补水20mm,出苗为66.7%—100%,较补水10mm的出苗为0%—77.8%。w播种为35%—45%时,需在10—20d内补水,所需补水量随补水时土壤相对湿度的减小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春旱频发地区确定玉米播种后最迟补水时间和补水量下限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 标签: 春玉米 水分胁迫 土壤相对湿度 出苗率
  • 简介:以草木灰、青皮优树种子为材料,开展草木灰浸出液浓度、浸种时间对青皮种子育苗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草木灰浸出液浓度对青皮种子育苗出苗影响差异显著,浓度50-100g/100ml效果较好;浸种时间对青皮种子育苗出苗影响差异不显著。

  • 标签: 草木灰 青皮 种子育苗
  • 简介:近年来的气候干旱和过度利用导致了内蒙古草原盐碱化加剧,给草原牧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问题,盐碱化草地的植被修复已成为内蒙古草原区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对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花淖尔重度盐碱化草地进行了土壤改良与牧草播种相结合的植被修复试验。结果表明:(1)在7种土壤改良措施中,DS改良剂3、脱硫石膏和有机肥处理的牧草出苗较好;(2)4种牧草中,紫花苜蓿的出苗最高;(3)从出苗结果看,紫花苜蓿和脱硫石膏组合为最好的植被修复措施。

  • 标签: 盐碱化草地 土壤改良 牧草 出苗率
  • 简介:通过对贮藏2~20年的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10~30),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2~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都高于83%,而贮藏年限为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已降至20%,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库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存在着骤降特性.同时对同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活力和长期库高活力种质进行田间出苗和农艺性状调查,发现中期库种质的室内发芽与田间出苗相关极显著,其相关显著性高于长期库种质,且不论是来自中期库低活力种质还是长期库高活力种质,总体上田间出苗都比室内发芽低20%以上,在子一代种子的农艺性状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小麦 贮藏 生活力 田间出苗率表 农艺性状 种质保存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含鼠李糖乳杆菌生物有机肥对麻黄出苗和麻黄苗成活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使用含鼠李糖乳杆菌生物有机肥的麻黄出苗和麻黄苗成活均高于常规施肥。因此,含鼠李糖乳杆菌生物有机肥具有提高麻黄种植效益的潜力。

  • 标签: 含鼠李糖乳杆菌生物有机肥 麻黄 出苗率 成活率 种植效益
  • 简介:背景:植物生长分析与模拟是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学科。相对增长,涉及植物生长的分析,植物的大小,有更多或更少的独立出现在不同的研究小组,在不同的时间,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用于评估植物和植物种群的生长性能和生长效率。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孤立的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一致的方法建模相对增长。方法:回顾分析和建模方法,结合现有的相对生长和应用相结合的方法(piceo西加云杉(奉。)卡尔。)从北威尔士干分析数据(英国)和英国的花旗松(花旗松(pseudotsugdMIRB。)Franco)产量数据表。结果:结果表明,结合不同植物生长分析实验室的方法和使用它们的同时,我们可以推进和规范相关的植物生长的概念。特别是增长乘数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模拟相对增长。另一个有用的技术是最近推出的规模标准化的相对增长。结论:模型的相对增长主要有2个目的,1)的增长性能和效率和效率的分析,预测未来或过去的增长。这使得相对生长适合生长在树木年轮重建所需的概念,气候变化与森林衰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项目在植物科学领域。

  • 标签: 相对增长率 建模方法 植物生长分析 相对生长率 生长性能 分析实验室
  • 简介:步行是一般人几乎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简单运动,虽然它可能不像更激烈的活动一样能燃烧热量,值持续走路的结果却可能对人的体重造成天壤之别,它能导致有些人变得苗条,而疏于活动者却变得超重。

  • 标签: 人生 简单运动 超重
  • 简介:科学地评价教育过程和现象,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变化,就是我在近几年的教学评价中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相对变化率 评价方法 促进作用 现象
  • 简介:本文用统计概念(从无序介质的逾渗理论中借用的一些概念)研究流体中两相相对渗透的理论(其中一相是强润湿的)。该理论的输入是孔隙空间网络模型、孔喉半径分布以及建立孔喉导流和体积与其半径的关系的函数。发现用包括有孔隙空间网络模型和孔隙大小的几个简单统计分布的理论能够预测在两相相对渗透系统中观测的所有趋势,在这些系统中,一相是强润湿的。而且,能够调整该理论的输入以便更好地拟合实验数据。

  • 标签: 相对渗透率 逾渗理论 孔隙空间 网络模型 半径分布 统计分布
  • 简介:本文描述不同界面张力(IFT)对三相相对渗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报道三相中两相间低界面张力对三相相对渗透影响的实验证明结果。为建立界面张力可以系统控制的三相体系,用十六烷、正丁醇、水和异丙醇四种液体组成的体系。报道平衡相组分和IFT的测量,报告的四种流体组成的体系相特性表明:富水相可能代表“气”相,富正丁醇相可能代表“油”相,富十六烷相可能代表“水”相,因此,我们用油湿特氟隆人造岩心模拟流体在水湿油藏中流动。根据联合使用Welge/Johnson—Bossier—Naumann法和三相流理论推导得到的采收率和压差数据确定相饱和度和三相相对渗透。报道了所测量的三相相对渗透。实验结果表明润湿相的相对渗透不受IFT变化影响,而其它两相则明显受到影响。随着IFT的下降,相同饱和度的油、气相更易流动。对于油气IFT在0.03—2.3范围来说,我们发现IFT下降近100倍,油气相对渗透增加约10倍。

  • 标签: IFT三相相对渗透率三相流 润湿相 烃/醇/水三相体系
  • 简介:油水相对渗透曲线是油藏数值模拟工作最基础的资料之一。对油水相对渗透的处理通常有3种方法。在处理原理的基础上,剖析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实例表明,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相对渗透端点标定的方法拟合精度最高。

  • 标签: 相对渗透率 归一化 端点标定 油藏数值模拟
  • 简介:油水相对渗透曲线是油藏数值模拟工作最基础的资料之一。对油水相对渗透的处理通常有3种方法。本文在其处理原理的基础上,剖析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实例表明,对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相对渗透端点标定的方法拟合精度最高。

  • 标签: 相对渗透率 归一化 端点标定 油藏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借助企业要素密度异质性模型,利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的相对要素密度能否构成企业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地区层面的比较优势能够传导给企业形成企业的比较优势。具体地,对于处在不同的地区-产业组但具有相同的相对要素密度的两个企业,处在要素丰裕地区-要素密集型产业组中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销售产值,即具有比较优势。

  • 标签: 企业异质性 相对要素密度 制造业 生产率 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