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核磁共振成像下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骶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儿童,年龄1 d~15岁。以记数方式表示脊髓圆锥末端对应脊柱位置,将每一脊柱单元等分为上、中、下1/3,并分别用U、M、L表示,椎间盘作为一独立节段。将T12-U1/3记为0,T12-M1/3记为1,T12-L1/3记为2,T12-L1记为3,由上到下依次记数。将患儿分为不同年龄段:<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按照性别将患儿分为男性组(M组)和女性组(F组),比较2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231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109例,年龄为(4±4)岁。<1月、1~5月、6 ~11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患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2.0、7.3±2.3、6.4±1.8、6.5±2.6、5.4±2.2、5.5±1.8和5.0±1.8。M组和F组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个月、1~5个月、6~11个月、1岁、2~4岁、5~9岁和10~15岁儿童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对应记数分别为:7.3、7.3、6.4、6.5、5.4、5.5和5.0。

  • 标签: 儿童 脊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1.核磁共振驰豫时间(T1,T2)当氢原子核被置于固定的强磁场中时,会分成顺磁场和逆磁场两种方向排列,而形成两种能级状态。这时若用无线电波来照射这些氢原子核,各氢原子核会因周围环境的差异而吸收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的能量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这种现象称核磁共振(NMR)。使氢原子核发生核磁共振的条件是:ω=26753H0式中H0表示氢原子核周围磁场的强度,ω表示使该氢原子核产生共振跃迁的无线电波的频率,比例常数26753,是氢原子核的旋磁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氢原子 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 无线电波 驰豫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临床与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结果视神经脊髓炎多以急性脊髓炎(13例)或视神经炎(7例)为首发症状,复发病程(18例)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视力减退、视野呈向心性缩小或复视(7例),以及病灶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3例)。部分患者眼底呈急性视神经炎、视乳头水肿(3例),球后视神经炎(5例)或视神经萎缩(4例)变化;视觉诱发电位呈现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和波形分化不良(7例)。脑脊液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44%(8/18)和50.00%(6/12),寡克隆区带阳性率为27.78%(5/18)。8例患者头部MRI检查显示存在颅内病灶,分布于下丘脑、脑桥、中脑、第四脑室周围。结论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第三、第四脑室周围和脑桥等病灶分布具有特征性,与脑内水通道蛋白4高表达区域相一致。

  • 标签: 视神经脊髓炎 免疫球蛋白G 水孔蛋白质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ObjectiveTostudythediagnosticvalueofMRIinacute70patientssufferedfromacutetraumaofthespineandspinalcord,andcomparedthemanifestationsindifferentimagingtechniques.ResultsMRIissuperiortoCTandplainfilmindetectingacutespinalcordinjury,slightvertebralbodyfracture,intraspinalandsofttissueinjuriesadjacenttovertebralbody.ConclusionMRIisindispensableinthediaghosisofacutetraumaofthespineandspinalcord.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脊髓创伤 脊柱 急性
  • 简介: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中最常见的一种,呈持续进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护理和呼吸支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具有明显改善。但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平均时间长,鉴于此,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协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变得尤为重要。磁共振成像安全无创、易于采集,是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合理选择。目前绝大多数ALS影像学研究集中在脑部改变,这仅限于上运动神经元。脊髓MRI可以同时研究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因此可能是疾病早期的敏感标记。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脊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慢性脊髓压迫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由于工作学习姿势不正确,CSM的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且发病率明显上升。脊髓中神经纤维的受压被认为是引起CSM患者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减压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恢复欠佳,如何改善预后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除脊髓受压外大脑的功能重塑可能是产生不同症状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利用磁共振成像对CSM脑重塑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颈椎病及预测预后提供更好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脑重塑 影像标志物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55例经临床及影像确诊的CSM患者,根据日本骨科协会改良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for assessment of cervical myelopathy,mJOA)分为35例轻-中度组(12~17分)、20例重度组(<12分)。同时选取16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所有CSM及对照者均进行颈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扫描、头部功能MRI扫描,比较椎管最大狭窄程度(maximum canal compromise,MCC)、脊髓最大受压程度(maximum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T2WI高信号范围、压迫最严重水平颈髓DTI数据(FA值、ADC值)以及大脑功能连接FC(丘脑作为种子区)差异,并将这些数据与mJO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SM患者MCC、MSCC、T2WI高信号范围、FA值、ADC值均发生改变,MSCC与mJOA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64,P<0.05),FA值与mJOA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89,P<0.05)。结论CSM患者影像表现大多与临床症状程度相关,大脑重塑参与了临床功能代偿。

  • 标签: 脊髓损伤 脊髓型颈椎病 脑重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对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SWI序列及MRI扫描,同时分析常规序列、SWI序列出血价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SWI组水肿、挫伤、出血等显示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SWI组扫描显影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伤所致脊髓损伤出血中,水肿最多,明显高于坏死、增粗及出血,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可表现脊髓损伤病灶范围,属于脊髓损伤的临床理想检查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脊髓损伤出血 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CT的问世是医学影像学的一场革命,她带动了医学事业蓬勃发展,因此,发明者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至八十年代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的兴起,医学影像的成像原理发生了本质变化,从简单的x线能量衰减转化为物理生物学成像。大大拓宽了医学影像的发展道路,各种新的成像技术层出不穷。改变了影像学就是形态学的传统观念,引导影像学向定性、定量诊断方向发展。

  • 标签: 磁共振 原理 临床应用 技术 设备
  • 简介: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是一种崭新的成像方法,近来被广泛地用于脑功能研究,特别是大脑功能区的划分,开辟了脑功能研究的新领域。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MR脑功能成像原理磁共振功能成像并不能直接检测神经元活动,而是通过MR信号反映脑血氧饱和度及血流量的变化,从而间接反映神经元的能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达到脑功能成像的目的。神经元活动增强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医学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波普成像脑部临床应用。方法:本文以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为例,进行研究探讨磁共振波普成像的脑部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脑部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从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构磁共振成像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基于脑表面的形态学学分析、体积容量分析等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分析法、 脑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从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两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构磁共振成像包括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基于脑表面的形态学学分析、体积容量分析等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低频振幅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分析法、 脑局部一致性分析方法、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