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癌神经侵袭(PNI)与宫颈癌预后的相关。方法回顾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2002~2012年接受根治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165例早期(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神经侵袭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结果X^2检验结果显示:PNI与淋巴结转移、切缘累及、宫旁浸润、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均显著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PN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低于PNI(一)组患者(P=0.04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神经侵袭不是影响宫颈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628)。结论宫颈癌神经侵袭与宫颈癌患者预后有关,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宫颈癌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 标签: 宫颈肿瘤 预后 神经侵袭
  • 简介: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常表现为神经根痛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好发于髓外硬膜下,且以颈段多见。它起源于脊神经根,大多不超过两个节段,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经椎间孔向椎前或椎旁生长成巨大哑铃形,有的甚至可长入胸腹腔,包裹血管,压迫骨质,侵蚀椎体及附件。给手术增加很大难度。我院神经外科脊柱脊髓疾病病房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严重侵蚀椎体及附件的巨大型神经鞘瘤,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椎管内肿瘤 神经鞘瘤 巨大型 侵袭性 内固定
  • 简介: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2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对人体损害不局限于呼吸道,还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神经系统疾病。SARS-CoV-2病毒作为一种新兴的病毒,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短期及长期影响。加之,目前SARS-CoV-2的临床治疗仅限于对症支持治疗以及使用多种抗RNA病毒药物(如法匹拉韦、羟氯喹),尽管专门针对SARS-CoV-2的疫苗和治疗抗体在测试中,但这种解决方案具有长期,需要对其安全进行彻底测试。因此,了解SARS-CoV-2潜在的神经侵袭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其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SARS-CoV-2的病原学、神经侵袭的可能机制以及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为SARS-CoV-2的有效防控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2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学
  • 简介: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等三家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全面反映我国神经外科微侵袭领域医学研究成果,快速传递学科前沿信息,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及时交流临床经验为宗旨;以服务神经外科及相关学科广大医务工作者为己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依据稿件学术质量,公平、客观地取舍稿件。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 稿约 杂志 《化学文摘》 医学研究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颈椎的巨大侵袭神经鞘瘤(Giantinvasivespinalschwannoma,GISS)的临床特点及结果并讨论外科策略。背景资料:脊柱的巨大侵袭神经鞘瘤定义为占位损害〉2个椎体水平,侵蚀椎体的骨结构,并向后侧和向外侧扩展累及肌筋膜组织。因为其临床发生率较低,特别发生在上位颈椎的就鲜有报道。方法:我们分析了巨大侵袭神经鞘瘤(GISS)的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影像学研究。

  • 标签: 神经鞘瘤 临床特点 侵袭性 上颈椎 外科治疗 外科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穿透素1(NPTX1)对滑膜肉瘤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使用公共数据库资源(GEO)下载滑膜肉瘤转录组数据及相关临床信息(GSE40025),根据转移灶的有无将患者分为肺转移组及无转移组两组。使用R语言Limma数据包分析两组间差异表达基因,并使用Student’s T检验分析两组间NPTX1的表达。本研究使用KM plot数据库网站分析多个恶性肿瘤中NPTX1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绘制KM曲线。使用shRNA在SW982细胞系建立稳定敲低NPTX1的模型并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敲低效率。细胞中靶蛋白的表达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检测。在体外培养的SW982细胞中,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NPTX1敲低组及NPTX1敲低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过表达组,将3组细胞通过Transwell法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SW982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生信分析结果表明NPTX1存在于肺转移组及无转移组两组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列表中,且其在肺转移组呈显著高表达(4.373±0.546比6.771±0.666,t=2.784,P<0.01)。KM plot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NPTX1的高表达在多个恶性肿瘤中(包括胰腺癌、肉瘤、肾癌及膀胱癌)提示预后不良。本研究使用的shRNA可显著敲低SW982细胞中NPTX1的表达(对照组比shNPTX1_#1为1.000±0.019比0.270±0.001,t=9.000,P<0.01;对照组比shNPTX1_#2为1.000±0.019比0.340±0.003,t=7.858,P<0.01;对照组比shNPTX1_#3为1.000±0.019比0.320±0.003,t=7.979,P<0.01)且敲低NPTX1后细胞中MMP-2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Transwell结果显示NPTX1敲低组细胞穿膜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4.16±5.14比56.43±4.26,t=8.345,P<0.01),而NPTX1敲低加MMP2过表达组细胞侵袭多于NPTX1敲低组(64.31±6.25比45.83±3.93,t=6.592,P<0.01)。结论NPTX1通过上调MMP-2增强滑膜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滑膜肉瘤 肿瘤侵袭性 神经穿透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 简介:侵袭根颈吸收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以牙根颈部区域吸收为特征的根颈部外吸收。本病在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般由常规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作为一类独特的牙根外吸收病变,常带来较为严重的临床后果,近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侵袭根颈吸收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侵袭性根颈吸收 病理学 牙外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ACC)嗜神经侵袭(PNI)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5例口腔颌面部A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PNI发生的相关。结果55例患者中发生PNI 25例(45.5%),其中腮腺7例、腭部2例、口底1例、颌下腺9例、口咽1例、颊黏膜2例、唇2例、舌下腺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95% CI 1.013~16.270,P=0.048)、肿瘤部位(95% CI 1.253~17.019,P=0.022)是影响肿瘤PN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性别、肿瘤部位与ACC患者PNI发生有关,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方向。

  • 标签: 癌,腺样囊性 嗜神经生长 影响因素
  • 简介: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而在涎腺恶性肿瘤中约10%是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生长缓慢,但是神经浸润强,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嗜神经侵袭的特性,很难获得清晰的手术边缘,导致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因此,进一步系统、全面地研究嗜神经侵袭的机制尤为迫切。近年来许多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研究重点都在嗜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上,本文就其中探索较多的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源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涎腺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侵袭 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为进一步办好《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了解读者对杂志的意见及建议,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部分读者进行调查。分析读者的年龄分布、职称、阅刊途径、阅刊目的及对杂志从编排、审稿、修稿、栏目设置、内容安排等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掌握读者喜欢阅读的论文类型,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等问题;为更好地提高办刊质量提供第一手材料。

  • 标签: 读者 调查分析 期刊 导向
  • 简介: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作者的需求,从而改进办刊方法,提升办刊质量。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微信二维码向作者收集投稿的关注点及建议等相关数据和资料,汇总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5份,问卷调查主要作者群年龄在25-50岁,工作年限≤20年,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和主治医师及以下职称,任职于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作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阅读本刊,投稿时关注:杂志是否为核心期刊、审稿和发表周期,投稿目的主要为公布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职称晋升等。作者对杂志审稿速度和发表速度的满意度较低,希望能加快速度。作者均表示正在使用微信,但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数量偏少。多数作者表示会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但对学术不端认识不够全面。结论通过本次调查问卷,编辑应根据作者投稿关注点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吸引更多稿源,实现杂志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期刊 作者 调查问卷 投稿关注点
  • 简介:2012全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联合年会)将于6月1~3日在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福建厦门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大会主席张亚卓教授、于春江教授,田新华教授担任执行主任。

  • 标签: 微侵袭神经外科 神经内镜技术 学术研讨会 专家委员会 神经外科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
  • 简介:摘要侵袭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早产儿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新生儿IFI的发生涉及宿主因素(如超未成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免疫功能低下、真菌定植等)与外在因素(如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新生儿IF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晚发型细菌败血症混淆,血小板减少和高血糖是其重要特征。G试验和PCR对真菌感染诊断有一定价值。新生儿IFI重在预防,综合预防措施如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疗管理至关重要,氟康唑预防应用需考虑所在NICU真菌感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而定。当存在IFI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时,应及时经验抗真菌治疗;病原菌明确后采用靶向治疗;新生儿IFI管理中,须关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生物膜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侵袭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是早产儿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新生儿IFI的发生涉及宿主因素(如超未成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免疫功能低下、真菌定植等)与外在因素(如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肠外营养、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新生儿IF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与晚发型细菌败血症混淆,血小板减少和高血糖是其重要特征。G试验和PCR对真菌感染诊断有一定价值。新生儿IFI重在预防,综合预防措施如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医疗管理至关重要,氟康唑预防应用需考虑所在NICU真菌感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而定。当存在IFI的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时,应及时经验抗真菌治疗;病原菌明确后采用靶向治疗;新生儿IFI管理中,须关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生物膜问题。

  • 标签: 新生儿 侵袭性真菌感染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有肺部感染迹象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诊断并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侵袭真菌感染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大大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探讨 肺部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