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冷静判断,是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生产力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只是呈现出了_些新的特征,这是科学发展提出的基本依据。认真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于正确理解和自觉践行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观
  • 简介:唯识的时空是以“内因缘缘起”,即阿赖耶识缘起为立论的总根据。以“二十四不相应行法”和“过未无体”来说明时空的无自性。用唯识的“种熏”说,来说明时间的“刹那灭性”。本文引入自证分对回忆与预想的证知,来说明自证与时间意识之间的深刻联系。在回忆、期待和感知三种时间意识行为中,只有感知(证知)具有当下性。不论是因果同时还是因果异时,都是自证分的“证知”,它们不过是自证分这一受熏持种主体之“行相与体性”两种不同的功能显现而已。在这样一个“回忆卜现在(证知)_期待”构成的三维时间结构中,我们看到三者的相互依存。本文以“波粒二象性”量子实验来说明时间与观察者有关。以经验心识观之,光波(能量、空)会“坍缩”成粒子(物质);以觉性观之,粒子又会还原成空无。所以,与其说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不如说我们“心识”存在的状态具有波粒二象性。

  • 标签: 唯识 时空观 自证分 波粒二象性
  • 简介:本文探讨1921年以前毛泽东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并以《问题研究会章程》为界把青年毛泽东问题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为毛泽东问题的萌发阶段,在这一阶段,毛泽东致力于探索问题发现、问题选择、问题解决和组织团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其二为毛泽东问题的初步形成阶段,毛泽东在《问题研究会章程》中通过对"问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以及对问题评价和问题解决的思考,初步形成了与胡适不同的问题。其三是大约于1920年9月以后,毛泽东对前期问题发展,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对"主义"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解答,提出了四类问题统一解决的观点,提出并解决了目标问题与方法问题之间的关系问题。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问题观 形成 发展
  • 简介: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几次重大追问,都蕴含着丰富而科学的学习。从历史缘由看,每次追问都无一例外地和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释、应用有关。从追问实质看,各种不同形式的追问实质上都反映了追问者所坚持的科学学习。从价值诉求看,各种不同的追问都表达了追问者坚决纠正偏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不断寻求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牢固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的共同理论诉求,从而明确表达了追问者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科学学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观 科学学习观
  • 简介:本文从思维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出发,参照田运所长提出的思维科学研究策略,提出了以思维科学应用研究需求驱动基础理论研究,以基础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升应用研究成果水平的发展模式

  • 标签: 发展模式 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
  • 简介:孟子力主“仁义内在”说。《五行》说文用这一思想对经文大加阐发。说文继承孟子扩充仁义端绪的思想,发挥了经文“进”、“遂”等概念。受孟子影响,说文也为外在的具体善行在心里确立了一个根源性的起点——仁义之端绪,并把仁义实现圆满的过程看作是从端绪出发,经由主体由内而外扩充而完成的过程。说文在孟子语焉不详的气论基础上提出了“仁气”、“义气”、“礼气”说,既合理解释了经文仁、义、礼的实现过程,又拓展了孟子仁、义、礼的根源性问题及其扩充问题。说文不提圣气、智气,是因为圣、智在经文中有独特的地位,且包含了气的内蕴。

  • 标签: 孟子 《五行》说文 仁义观
  • 简介:后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是原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衰落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新马克思热,被视为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的新亮点。后马克思主义是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与后现代主义紧密关联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在后现代社会的土壤里滋长起来的新的社会科学理论。后马克思主义解构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构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理性主义基础,否定了现代社会科学中本质论、总体论、中心论、普遍论的现代性观念。同时,后马克思主义也解构了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又被称为解构的马克思主义。在对现代社会科学的解构中,后马克思主义甚至否认了科学的概念,没有建构起自己的社会科学体系,从而陷入了某种虚无主义。但是,在对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批判性分析中,后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实际上推进了当代社会科学发展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 社会科学
  • 简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易》是最早对男女情爱现象加以完整说明,给予明确价值定位的著述。《周易》认为,人必然与自然规律为一,男女情爱的发生,是自然规律的表达,为天经地义的存在,而作为必须依存于社会的人,情爱又必然受到社会的规范。自然性和社会性两者合理并存于人的情爱现象之中,相互过犹不及。同时,《周易》又实质上注入了“礼”的价值标准,这一点,成了否定人在情爱问题上的平等与自由的基础。《周易》的观念,成为Tlt情爱问题认识的价值内核,贯穿于中国古代思想的全过程。

  • 标签: 《周易》 情爱 自然规律 社会规律
  • 简介:(按:原文标题为《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在力学和工程教学中的应用》此处仅摘登文章前半部分)当今,科学发展非常快,知识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可能若干年后就没用了,所以大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是非常关键的。已故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1983年到上海工业大学任校长时就指出:我们希望学生到学校里来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训练学生掌握方法。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并不容易。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强调要教给学生方法,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做到位。

  • 标签: 科学方法 维和 学思 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 大学阶段
  • 简介:民心所向是推进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社会基础。在领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进程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维方法,科学分析中国民众的心理现状及其规律,形成独特的民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毛泽东 民心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 简介:成都玉局治,在东汉因老子为张道陵说经的传说而成为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一。在唐代开元中道士罗上清请章仇兼琼重修殿宇,并改玉局治为玉局化。而后王建据蜀,收玉局化起五凤楼。王衍又重建之,遂成名。有宋之时,玉局多次修整,殿宇辉煌。且屡有达官名儒奉祠于斯,以致诗文中每每言及,名重天下。承元乱世而毁,明人易址重修,清代毁而复建,几经周折,名气渐湮。加之无著名道士主管,今日已难觅玉局观之遗踪。

  • 标签: 玉局治 玉局观 建置
  • 简介:科学活动本身既包括“表征”(representing),也包括“介入”(interven—ing),介入活动是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最为重要和主要的部分,而介入性活动及其成果在科学哲学研究上很少得到体现。以往的科学哲学太过注重表征的研究,而忽略了介入的研究。这被科学实践哲学准确地称为“理论优位”(theory—dominance)的倾向。表征是科学知识传承和交流系统的重要属性,表征及其结果——表象(representation)也是科学知识呈现形态的基本特征和方式,介入是科学实践的重要特性,两者对于科学活动都是重要的特征,是科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哲学不应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我们反对表征主义(representationalism),主要是反对“理论优位”的倾向,希望纠正这种扭曲了科学形象,忽视科学实践的科学哲学研究趋向。

  • 标签: 表征 介入 科学实践 科学哲学
  • 简介:本文通过解读《易传》,阐述了它的虚假错误,揭示了蕴涵于其中的两种超越论。虚假产生于人的意志行为与“时”的背离,而错误则产生于“见仁见知”的主观标准的客观化。为了解决虚假与错误的存在所造成的困境,《易传》开显了两条道路。一是无我而任物,直观天地万物因果联系的必然性,提前避免虚假与错误的产生;一是自觉知识的有限性,超越现有的知识,克服已产生的虚假与错误。前者的问题是:人与本源性的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后者的问题是:人能否以自身的知识上合天道?这两条道路触及到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基本课题:天道性命相贯通如何可能。

  • 标签: 虚假 错误 知几 超越
  • 简介:尝试用新的视角——取向研究视角,对价值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价值取向理论。价值取向理论的假设结构模型包括四种价值取向维度:社会取向,个人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价值取向量表,以974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结构的存在,理论结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价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

  • 标签: 价值观 取向理论 结构 实证
  • 简介:寒山有关财富内容的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功名富贵的抛却,对充满欲求社会的疏离,而且反映了佛教独有的财富。佛家以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体察和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思考,引导世人认识财富聚散无常的本质,戒除对财富的贪执,倡导自利利他、乐善好施的慈悲精神,以发挥财富的积极作用和社会价值。

  • 标签: 寒山诗歌 佛教 财富观
  • 简介:牵明著.觉群佛学博士文库之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8月版。在西方文化强烈刺激下的民国时期,印光大师扶三教于既倒,融雅俗而开新,对以儒释融通为文化底色的中国佛教居士阶层作出了理机双契、影响深远的圆明开示。印光大师“因果正信”居士有两个基本特色:一个是以儒教伦常为基础而又内在融通儒道释三教优长,另一个则是对精英清净感应修证和大众善恶因果感报大小文化传统的自觉整合。印光大师以“因果正信”居士为核心线索与评判依据,在学理上开拓出以儒释融通为基本特色的现代中国佛教居士家庭建设。印光大师居士自觉承绪明清以来儒释道人文教化发展脉动,

  • 标签: 印光大师 居士 因果 宗教文化出版社 中国佛教 儒释融通
  • 简介:南宋法常的绘画作品静观万物,笔墨萧散,深受禅学思想的影响。画中禽鸟猿鹤、瓜果蔬菜、山水人物都能信笔为之,透出无限的禅机。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法常的代表作品,可以了解到禅宗美学对他的深刻影响,进而探讨其水墨画蕴含的美学

  • 标签: 美学观 水墨画 绘画作品 禅学思想 代表作品 禅宗美学
  • 简介:电子是磁子猜想,小磁势能的力被放大的猜想,直升机升力放大原因的猜想,光频不同是菱镜折光发出七色彩光原因的猜想,任何形状棱镜或潜在菱镜对着太阳都能折光发出七色彩光的猜想,三菱镜存在潜在镜面的猜想,人体膜与经络线走向关系的猜想,人体五脏六腑都有相对第二脑的猜想,人体有二个小周天的猜想,信息是第六态物质的猜想,笔者对这十个科学问题作了探索性猜想,为科学实证提供整体思维、立体思维的思路。这是一篇探索稿,如有错误,请指正。

  • 标签: 科学猜想 整体思维 立体思维
  • 简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国家有超阶级性的一面。虽然列宁也有非政治国家的提法,但他的非政治国家与国家的超阶级性不是一回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后应实行更广泛的民主制度,以防止公仆蜕变为国家的主人;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说则对民主制度的制衡作用持否定态度,否认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继承性。列宁的国家过于强调国家的阶级性质,强调其暴力镇压作用,这是他过于突出人的阶级身份、忽视了人的阶级之外的身份的必然结果。

  • 标签: 政治国家 非政治国家 阶级 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