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左房粘液在临床上少见,在生前能得到正确诊断的较少,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开展,使本病能在生前作出正确的诊断,病人得以及时进行手术而可完全恢复健康。本文拟对左房粘液的发病率、病理学、临床特征和各种检查的意义及如何提高诊断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左房粘液 粘液瘤
  • 简介:摘要总结8例心脏粘液切除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娴熟的手术配合,及时准确地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术中安全的体位管理,有效的体温控制和循环稳定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粘液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神经鞘粘液(neurothekeoma)为一种神经间质肿瘤的谱病,其特征为在不同程度的粘液性基质中呈现神经鞘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头部和上肢的皮肤,其他部位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中国人的神经鞘粘液发生在右侧胸膜,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鞘粘液瘤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膜假性粘液是一个腹膜恶性肿瘤,十分罕见,发病率极低,因早期症状不典型而很难发现,多数是通过术后病理确诊的,本文为一例腹膜假性粘液的病例,因腹胀1个月不能自行缓解到我院行彩超检查,后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其宫体缩小、形态正常,肌壁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宫腔线分离,宫颈管回声欠均匀。双侧卵巢探查不满意,盆腔内可见几处混合回声,形态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其周边可见胶冻状的液性暗区,其内可见弱回声及细小强回声光点。并且伴有宫腔积液,腹膜弥漫性增厚。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阑尾来源的粘液性肿瘤。

  • 标签: 腹膜 假性粘液瘤 彩色多普勒 阴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粘液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例腹膜后粘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术前护理措施及术前准备,并做好血液动力学监护、呼吸道管理、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术后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痊愈出现,未出并发症。结论腹膜后粘液的发病率较低,手术后严密的临床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

  • 标签: 腹膜粘液瘤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肉内粘液的超声影像表现,研究超声影响的使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已经通过病理确诊为肌肉内黏液的病人有关临床以及超声波检查后的有关影像资料。结果20例病人都是单发,病灶好发于人体的大腿肌肉(7/20),病灶不会突破肌肉的外模。通过超声影像可以发现病灶一般是不均匀低回声的表现,而且病灶的边界非常得清楚。病灶的特征主要为长轴的两端呈现“亮帽征”(18/20)和病变周边的“亮边征”(16/20)。结论肌肉内粘液通过超声波拍摄影像,影像显示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超声影像能够发现肌肉组织中都是单发结节,并且可以发现结节的周围有“亮帽征”和“亮边征”特点就可以确诊为肌肉内粘液

  • 标签: 肌肉内粘液瘤 超声影像 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心房粘液的诊断价值。方法GE-Vivid7SEQUOIA-512彩超诊断仪,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对156例心脏粘液患者进行检查,筛查出16例诊断为左、右双心房粘液,探寻早期诊断线索,及早治疗。结果双心房粘液主要表现为其不同程度地影响房室瓣的功能,导致房室瓣梗阻及关闭不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双心房粘液的最佳方法,具有无创、安全、可重复及诊断正确率高的优点。

  • 标签: 超声波诊断 双心房粘液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粘液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心脏粘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心房30例,右心房3例,右心室1例,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体外循环下行体切除。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结果左心房粘液1例术前死亡,1例因体过大,无法切除仅行活检,术后死于心衰;右心房1例因年老拒绝手术。其余31例均获手术治疗,3例并发胸腔积液,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1~5年,1例术后2年复发,再行手术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其他患者未见体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粘液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注意彻底切除体,尽量避免复发,同时需有效处理心内合并症,以改善预后。

  • 标签: 心脏肿瘤 粘液瘤 超声心动图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膜假粘液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以助提高临床诊断的水平。方法文献复习。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的影像学检查十分必要。

  • 标签: 腹膜假粘液瘤 医学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工人,20年前出现劳累后胸闷胸痛,3年前心电图发现"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近半年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下肢水肿.有糖尿病史12年.查体:呼吸24次/min,血压140/100mmHg.半卧位,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右下肺叩呈浊音,呼吸音弱,左下肺有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心率110次/min,未闻及杂音.

  • 标签: 影像学表现 室壁瘤附壁血栓 误诊 左室粘液瘤
  • 简介:病例:患者男,42岁,1998年10月因腹胀、腹水和食管吞钡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拟诊'肝硬化”而入院.经保肝、利尿等治疗后,腹水量减少而出院.1999年6月因腹水增加伴消瘦,经利尿治疗无效而再次入院.体检:稍消瘦,一般情况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cm,质中,脐孔左上及右下轻度隆起,此区域内可触及3个包块,大小分别为6cm×4cm×3cm、4.5cm×4cm×3cm和3cm×3cm×2cm,质地中等,边圆钝,表面光滑,略能推动,无血管杂音,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其他无异常发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血、尿、粪检查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癌胚抗原CEA(51μg/L,正常<15μg/L)和糖类抗原CA242(222μg/ml,正常<30μg/ml)高于正常,甲胎蛋白(AFP)、CA19-9等均正常.腹部B超:腹腔内有分隔的团块状低回声区;腹部CT:肝、脾内侧和外侧缘均有凹凸不平的结节样压迫征,腹腔及盆腔中有大量液性低回声区;诊断性腹腔穿刺未抽出液体.因诊断不明,于1999年7月14日作腹腔镜检查,结果显示:腹腔壁层腹膜、肝脏、脾脏、肠曲表面、大网膜、膈肌表面、左、右结肠旁沟及十二指肠悬韧带处布满米粒到鸽蛋大小的囊泡状结节,腹腔、盆腔亦见囊泡状结节;结节呈白色或黄白色,半透明;腹水呈胶冻样,淡黄色且微混浊,其内可见纤维絮状物和黄白色的囊泡状结节飘浮;大网膜明显增厚,失去原有的柔软感,肠系膜增厚,亦可见黄白色囊泡状结节粘附(见图1).术中于结节样肿物及肥厚大网膜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冰冻切片提示腹膜假性粘液,予噻替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术后病理确诊为腹膜假性粘液(见图2),随访至今11个月患者仍健在.

  • 标签: 腹膜假性粘液瘤 腹腔镜检查术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