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兴奋剂与运动员似是一对天生的死对头。近年来,人们最记忆犹新的,奠过于美国女飞人琼斯因为使用类固醇类药物而身败名裂。人们感叹之余,不禁好奇:类固醇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运动员们总是被查出服用过类固醇呢?哪些药物是属于类固醇

  • 标签: 类固醇类药物 双面 运动员 兴奋剂
  • 简介: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雄性激素对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产生影响,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易感性有关。因此长期或过度使用合成类固醇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伤害。合成类固醇可导致较高的皮质醇浓度,使用合成类固醇的运动员血清及尿液分解激素安静水平显著升高。高浓度分解激素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潜能,这可能与肝脏考地松分解受抑有关。有研究指出,雄激素制剂可能与高血压有关。这是因为其致分解激素水平增高,并能影响肾上腺激素水平。在安静及运动中,使用合成类固醇的运动员均较对照组血压绝对值升高。

  • 标签: 合成类 雄激素受体 动脉粥样硬 固醇 运动员 高密度脂蛋白
  • 简介:二、人工合成的类固醇雄性激素这类外源性药物在使用时,很大程度上受其代谢程度的支配。例如,由于肝脏降解睾酮的速度使药物不适合口服,就必须不时进行肌注才能保证其持续的效力。现在许多公司的产品均是通过阻止肝脏的破坏作用或使其缓慢从注射点经较长时间缓放出来以防

  • 标签: 合成类固醇 苯丙酸诺龙 类固醇激素 雄性化 雄激素受体 雄性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严重颅脑外伤,在世界上已沿用多年。10月9日Lancet(2004;364:1321)发表的一项国际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危险的,可使病人住院2周内的死亡危险增加20%。

  • 标签: 脑外伤 皮质类固醇 药物治疗 脑水肿 甲泼尼龙
  • 简介:康医生:儿子的脸又干又糙,因此,我从药店买了类固醇软膏给他抹。没想到给他抹的时候,似乎手擦着了眼睛,眼睛被眼尿粘得睁不开了。停了药,眼尿没了,但后来得知有一种类固醇会引起白内障的副作用,所以很担心儿子以后会患上白内障。该怎么办?

  • 标签: 类固醇 副作用 软膏 孩子 白内障 儿子
  • 简介:类固醇性糖尿病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代谢紊乱综合征,系由于内源性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或外源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继发性糖尿病。随着糖皮质激素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类固醇性糖尿病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重点讨论糖皮质激素和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临床问题。

  • 标签: 类固醇性糖尿病 临床问题 类固醇激素 糖皮质激素 代谢紊乱综合征 继发性糖尿病
  • 简介:带状泡疹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理论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使用该疫苗后可能导致带状疱疹。尤其是老年患者或正在接受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并被推荐接种该疫苗者。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美国预防接种咨询委员会(ACIP)推荐,"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包括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泼尼松〉20mg/d或相当的其他激素),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应在停药至少1个月后方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

  • 标签: 带状疱疹 疫苗接种 皮质类固醇 减毒活疫苗 免疫功能 治疗者
  • 简介:强心甾类固醇(cardiotonicsteroids,CTS)是一类能与真核细胞膜钠泵(sodiumpump,Na^+,K^+-ATPase)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植物来源的洋地黄类如地高辛(digoxin)、哇巴因(ouabain)、夹竹桃苷(oleandrin)、嚏根草苷(hellebrin)等和动物来源的如从蟾蜍毒素中提取的布法林(bufalin)、海蟾蜍毒(marinobufagenin)等。长期以来,CTS作为钠泵抑制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源性疾病的治疗。1991年,Hamlyn等应用原子轰击质谱法等测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发现从人血浆中纯化的某种物质在相对分子质量、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无法与哇巴因区分,由此证实了内源性哇巴因(endogenousouabain,EO)的存在。其后随着数种CTS先后从血液、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中被分离,并观察到上述CTS可由体内激素刺激调控,已有越来越多的CTS被归于内源性类固醇激素,通过对其功能的研究已证实CTS除了加强心肌细胞收缩力外,还参与了多种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的肥大、增殖、分化、生存和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就CTS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内源性类固醇激素 肿瘤作用 强心 内源性哇巴因 相对分子质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这是一类包括天然和合成的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自1948年Hench以可的松内服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953年Sulzberg以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并取得良好疗效后,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皮肤科领域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

  • 标签: 糖皮质类固醇 治疗 皮炎 临床分析
  • 简介:34例均为眼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本组病人无1例患者曾被告知长期眼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26例50眼眼压恢复正常

  • 标签: 分析防治 性青光眼 皮质类固醇
  • 简介:目的:回顾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效价检测方法,确定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应用于临床,以便更好的指导用药.方法:查阅了国内外检测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方法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目前,国内外较多应用激光多普勒灌注成像法进行检测,此方法较为客观准确.结论:由于存在一些影响因素,结果仍具有局限性.

  • 标签: 外用皮质类固醇药物 效价 检测
  • 简介:类固醇激素通过与包括ER、PR、AR、GR在内的类固醇受体结合而表现出生物学活性,在调控生长发育和多种生理机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激素结合前,类固醇受体与辅阻遏因子结合以抑制目的基因的活性;与激素结合后,类固醇受体与辅阻遏因子解离并募集辅活化因子而获得翻译活性。所以,类固醇受体辅活化因子(steroidreceptorcoactivator,SRC)家族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类固醇受体 活化因子 家族 乳腺癌 ACTIVATOR receptor
  • 简介:该文旨在研究全身给药和局部给药治疗血管瘤的效果.并与未治疗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在2001-2003年间对75例皮肤血管瘤的患者进行研究.将病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对照组、系统给药组、局部给药组。对照组定期复查,以记录肿瘤的变化。系统给药组,口服泼尼松龙,剂量为2mg/kg·d隔天服用,8周后逐渐停药。局部给药组,氟羟泼尼松龙局部注射.剂量1-5mg/kg,最大剂量30mg,隔月给药,共注射6次。测量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增殖期的持续时间、肿瘤形态改变及并发症.以评价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血管瘤 激素治疗 皮质类固醇 婴幼儿 局部给药治疗 氟羟泼尼松龙
  • 简介: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肿瘤,虽然可以自行消退,但其发展结果不可预测。类固醇激素治疗是促进其消退的有效方法。该文旨在总结应用此种方法治疗血管瘤的经验并提供借鉴。20年来共治疗血管瘤患者2398例,方法为类固醇激素口服或瘤体注射或2种方法联合应用。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差和无效4级。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3,81%的患者在出生后1个月内发病.57%发生在头颈部。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颜色异常及肿胀。患者平均年龄为8.43个月,肿瘤平均大小为23.64cm^2。

  • 标签: 婴幼儿血管瘤 类固醇激素 激素治疗 自行消退 瘤体注射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