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液分析仪直方图是血细胞通过仪器计数通道时,经仪器微处理器处理后给出的曲线,其中包含了与仪器工作状态及患者标本有关的信息.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 直方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不同贫血红细胞体积的变化,使红细胞体积分布图发生变化。探讨不同贫血其红细胞直方图及其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不同变化,对鉴别贫血类型及疗效观察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迈瑞BC-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50例正常对照者和150例我院住院贫血患者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不同贫血MCV、RDW的改变各有特征,红细胞直方图也可发生不同变化,结论红细胞直方图结合MCV、RDW对各类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贫血 红细胞直方图 MCV RDW
  • 简介: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在国外已广泛用作贫血的诊断及分类的一项指标,再配以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HRD),有助于对病情及治疗情况的进展进行判断。RDW为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常以所测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它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准确。RDW增大时有临床意义。血小板体积增大时,直方图会出现明显拖尾现象。有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干扰时,直方图尾部会抬高。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直方图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由血液分析仪测量后获得,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简言之,是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多数仪器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即RDW-CV,也有的仪器采用RDW-SD报告方式。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其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1.5—16.5%。

  • 标签: 红细胞体积直方图 分布宽度 贫血分类 贫血诊断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自发现人类第一个红细胞血型以来,一个世纪中,人们使用免疫学和生物化学力几乎所有的血液成分中,检出数百种传多态性标记。这个领域的成果,已用于输血移植等临床医学,以及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人类学等许多方面。红细胞血型检查主要用于一般体检,产前检查及输血前检查。临床上最重要的为ABO血型及Rh血型两种,必要时还需检查其他血型。

  • 标签: 红细胞 血液免疫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的洗涤红细胞35天内质量是否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方法将2U去白悬浮红细胞40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袋,A组洗涤后加生理盐水保存,B组洗涤后添加MAP保存。比较生理盐水和MAP混悬洗涤红细胞指标差异;将B组储存于4℃冰箱,观察35天内的指标变化。结果MAP和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制备当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35天内检测指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但检测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论MAP混悬洗涤红细胞35d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保存液 生理盐水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各型贫血,红细胞的形态和着色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观察外周血红细胞的形态和着色,有助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外周血无核红细胞变化有以下几种类型

  • 标签: 红细胞 异常 检查
  • 简介:摘要目前红细胞血型至少已发现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血型抗原。ABO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个系统。本节重点介绍ABO和Rh两个血型系统。

  • 标签: 红细胞 类型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市输注洗涤红细胞患者10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和观察组(输注红细胞保存液(MAP)洗涤红细胞),各50例,对比两组输血效果。结果:输血后两组Hb、RBC水平均明显升高,但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临床输注效果、安全性方面,MAP、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生理盐水 红细胞保存液 输血反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要求
  • 简介:目的:了解并比较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和悬浮红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82例患者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组(1450例)和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组(1132例),输注前测定Hb值,复查患者及献血者ABO和RH(D)血型并作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后给每例患者进行血液学分析,检查Hb值,然后再进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输注手工分少自细胞红细胞效果好于普通悬浮红细胞,并且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输注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使输血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手工分少白细胞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的比较。方法用SYSMEX-2100分析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RBC、Hb、RDW、MCV、RET、RET%、IRF,并分组对其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红细胞参数改变不大,但RET%、I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所有参数均有改变,且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进行分析,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红细胞单采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符合国内PV诊断标准的19例患者,运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异常增生红细胞单采,配合临床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中Hb、RBC、Hct、WBC、PLT均值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观察依患者公斤体重和Htc设定红细胞采集量,单次采集后Hct降低情况及首次采集前后Hb均值变化与再次采集前后Hb均值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血液Hb、RBC、Hct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8例完全缓解,7例临床缓解,4例好转,有效率为100%;单次采集Hct平均降低幅度为16.11%。结论:红细胞单采在PV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单次采集应考虑PV患者血容量绝对增加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和对红细胞去除的耐受情况适当增加采集量。

  • 标签: 红细胞单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细胞分离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