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敏感指标应用于置入中心导管(PICC)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二科2019年4—6月收治的46例及2020年4—6月收治的48例老年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6.7±9.34)岁,年龄范围为78~101岁。根据收治时间不同分为传统护理组(n=46)与敏感指标组(n=48)。传统护理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敏感指标组应用3项敏感指标和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并发症的发生率、护士培训前后对3项敏感指标条目掌握情况。结果敏感指标组导管脱出[4.2%(2/48)]、导管堵塞[2.1%(1/48)]、皮肤硬结[2.1%(1/48)]均低于传统护理组[28.3%(13/46)、13.0%(6/46)、8.7%(4/46)];敏感指标组并发症发生率[10.4%(5/48)]低于传统护理组[43.5%(20/46)];培训后护士通道选择评估[(92.91±7.09)分]、PICC维护[(96.44±3.66)分]、导管接头使用[(98.35±2.65)分]评分均高于培训前[(67.88±10.34)分、(74.32±11.29)分、(81.21±13.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静脉治疗敏感指标应用于老年PICC患者,降低老年PICC患者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提高护士静脉治疗护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从而增加静脉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标签: 静脉治疗 敏感指标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患者深静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需深静脉的5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578例患者中置入成功467例占80.8%,失败111例占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有无深静脉置入史、导管类型、操作者工龄、置入途径和血压6个因素与成功率有关(χ2值为10.231~179.665,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6个因素均为深静脉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为1.542~8.467,P<0.05)。据此建立模型并测得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54。结论急诊科深静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置入途径,以提高置入的成功率。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静脉通道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患者深静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需深静脉的5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578例患者中置入成功467例占80.8%,失败111例占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有无深静脉置入史、导管类型、操作者工龄、置入途径和血压6个因素与成功率有关(χ2值为10.231~179.665,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这6个因素均为深静脉成功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为1.542~8.467,P<0.05)。据此建立模型并测得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为0.954。结论急诊科深静脉成功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应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置入途径,以提高置入的成功率。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静脉通道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已经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对肺癌诊断特异度近100%,但其诊断敏感度波动较大,术者能否正确选择TBNA穿刺点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为全面提高TBNA穿刺技术和诊断敏感度,本文从肺部淋巴结解剖、图谱定位以及临床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选择TBNA穿刺点。

  • 标签:
  • 作者: 张焕康 李静 蒋晓文 李帅 薛凯 孙希才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余洪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3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杭州 310003,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深圳 518052,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江门 52903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31 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2018RU003),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镜口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采用口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显露范围,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复发性NPC患者6例,男女比例1∶1,年龄42~69岁,所有患者均使用该入路行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解剖研究显示,内镜口入路在保留翼内肌和翼肌的基础上,可显露咽旁段、岩骨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可处理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区的病变。临床实践显示,6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口入路NPC切除术,术后增强MRI见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无咀嚼功能障碍。结论内镜口入路用于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 翼突后 复发性鼻咽癌 岩斜区 颈静脉孔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对外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118例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栓预防护理,研究组实施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术后第3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流情况;分别于术后24 h内和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值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研究组出现静脉血流淤滞发生率为94.9%(3/59),对照组为79.7%(12/59),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77,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为(5.26 ± 1.42) mg/L,对照组为(6.36 ± 1.58) mg/L;研究组血浆D-二聚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91,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凝血反应时间(R)、凝固角(Angel)、血栓最大强度(MA)、综合凝血指数(CI)分别为(5.30 ± 0.91) min、(69.64 ± 21.93)deg、(65.40 ± 13.76) mm和1.23 ± 0.20,对照组分别为(4.41 ± 0.75)min、(76.64 ± 16.02) deg、(70.98 ± 13.39) mm和2.09 ± 0.36,研究组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Angel、MA、C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01~15.997,均P<0.05)。结论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可以改善外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流情况和凝血功能,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

  • 标签: 护士 多学科协作 静脉血栓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Ozurdex治疗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确诊为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并采用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治疗的患者21例21眼,所有患者病程≥3个月,至少经过2次抗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仍反复发作,视力无明显提高或进一步下降。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均于注射前,注射后1、2、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测量,同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随诊期间,对于黄斑水肿复发或疗效不佳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考虑玻璃体腔再次注射Ozurdex或雷珠单抗治疗,同时观察眼部不良反应及全身并发症情况。结果Ozurdex注射后共随访6个月,注射后1、2、3、6个月平均CRT分别为(295.76±49.19)、(280.33±39.44)、(321.29±73.46)和(300.29±75.10)μm,均明显低于注射前的(458.52±174.6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前后各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75,P>0.05)。6个月随访期间共10眼黄斑水肿复发,复发时间为首次注射后2~6个月,平均(4.1±1.5)个月,其中8眼再次注射Ozurdex治疗后末次随访CRT较复发时下降,BCVA较复发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4,P=0.001;t=4.277,P=0.004)。随访期间眼压升高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Ozurdex注射后2个月患者眼压明显高于注射前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3眼眼压≥25 mmHg,占14.3%,通过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不良反应或全身并发症。结论对于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单次Ozurdex注射可带来长达4~6个月的显著解剖学改善并维持患者基线视力,对于复发患者,再次注射Ozurdex依然有效,其短期不良反应主要为眼压升高。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难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肠营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收集RFS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7篇,共有患者17例,其中男性6例(35.29%),女性11例(64.71%),年龄分布在29早产儿~87岁。12例(70.59%)RFS出现在营养支持3d以内。88.2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则以呼吸困难出现例数最多(41.17%)。干预后,15例(88.23%)患者好转,2例(11.76%)患者死亡。结论RFS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在营养支持前,应评估发生RFS的危险因素。对于RFS高危患者,在营养支持早期需密切监测。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的发生、发展规律和临床症状,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肠营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等数据库,收集RFS的病例报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纳入文献17篇,共有患者17例,其中男性6例(35.29%),女性11例(64.71%),年龄分布在29早产儿~87岁。12例(70.59%)RFS出现在营养支持3d以内。88.23%的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相关症状;具体的临床症状则以呼吸困难出现例数最多(41.17%)。干预后,15例(88.23%)患者好转,2例(11.76%)患者死亡。结论RFS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在营养支持前,应评估发生RFS的危险因素。对于RFS高危患者,在营养支持早期需密切监测。

  • 标签: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肠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是接受肠营养治疗时间超过2新生儿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PNAC的发生可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长期肠营养、缺乏肠道喂养、动脉导管未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以及肠营养液组分失衡或含有有毒成分等均是新生儿PNAC的危险因素。PNAC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胆汁肠肝循环的改变、肠道菌群移位、脂肪乳剂使用不当、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使用不当、微量元素过量等有关。PNAC的预防主要包括早期开展肠内营养、优化肠营养组分、营养液使用全程避光等。针对PNAC的治疗方法有限,可以考虑使用熊去氧胆酸、红霉素、苯巴比妥及利福平等药物。

  • 标签: 新生儿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
  • 简介:摘要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预防卒中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备受争议。随着近几年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公布,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从争议变为统一。本综述就卵圆孔未闭封堵相关的几项随机对照试验一一讨论,并对卵圆孔未闭封堵治疗获益患者的特征、术后管理等内容进行探讨。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 隐源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提取雄性,4龄C57小鼠原代骨髓单核细胞(BMM),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100 ng/ml PMA刺激后BMM活性;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骨吸收陷窝实验检测100 ng/ml PMA对破骨细胞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分析PMA对破骨细胞分化相关指标TRAP、RANK、Cathepsink、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TRAF-6、C-SRC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分析PMA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可能作用机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100 ng/ml PMA刺激BMM 24 h和48 h促进细胞增殖(24 h吸光度值0.39±0.05比0.27±0.06,t=20.830,P<0.01;48 h吸光度值0.53±0.03比0.32±0.03,t=11.860,P<0.01),刺激72 h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 h吸光度值0.24±0.03比0.21±0.02,t=1.548,P>0.05);PMA干预组形成的破骨细胞数量低于对照组(11.74±0.06比24.63±0.44,t=57.120,P<0.01),骨吸收陷窝面积低于对照组,骨吸收功能低于对照组(9.90±0.11比18.92±0.28,t=55.800,P<0.01),破骨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TRAP、RANK、Cathepsink、MMP-9、TRAF-6、C-SRC表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中显示以100 ng/ml PMA预孵育1 h即可阻断MAP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44/42MAPK、JNK的磷酸化。结论PMA通过下调MAPK/ERK信号通路抑制BMM破骨细胞分化。

  • 标签: 骨髓单核细胞 分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疗在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42例,按照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16)和联合化疗组(n=26)。常规治疗组采用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灌肠,抗炎,生长抑素抑制胃肠道分泌治疗;联合化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紫杉醇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肠梗阻症状缓解、排气排便恢复、X线肠管积气积液改善、KPS功能状态评分变化。结果联合化疗组自觉腹痛、腹胀症状缓解率为80.77%(21/26),高于常规治疗组50.00%(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肛门排气、排便恢复率为69.23%(18/26),高于常规治疗组37.50%(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X线肠管积气、积液改善率为73.08%(19/26),高于常规治疗组37.50%(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化疗组治疗前KPS功能状态评分为(44.65±2.45)分,低于治疗后(56.69±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KPS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复发卵巢癌合并恶性肠梗阻,常规治疗联合紫杉醇疗较单纯常规治疗明显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减轻X线肠管积气、积液,明显改善患者一般状态和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 标签: 卵巢肿瘤 肿瘤复发 晚期 恶性肠梗阻 抗肿瘤化疗 紫杉醇周疗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离体猪心的可行性,观察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与冷冻消融的效果。方法实验一:将6只离体猪心按照冷冻消融时间分为1 min组、3 min组和5 min组(各2只),均以100%功率进行超声引导下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冷冻消融结束后测量超声图像、实体解剖的冰球大小及冷冻冰球融化后坏死区大小。实验二:将离体猪心分为冷冻消融组和射频消融组(各3只),分别行超声引导下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冷冻功率100%,射频功率40 W,均消融1 min后,观察比较两种消融方式完全坏死区及不完全坏死区的范围。结果实验一:冷冻消融时间1 min组超声测量冰球短径为(8.00±0.84)mm,实体测量冰球短径为(8.38±1.19)mm,实体测量坏死区短径为(8.35±0.83)mm;3 min组超声测量冰球短径为(19.4±0.28)mm,实体测量冰球短径为(19.03±0.33)mm,实体测量坏死区短径为(19.16±0.25)mm;5 min组超声下测量冰球短径为(26.4±2.54)mm,实体测量冰球短径为(26.01±0.24)mm,实体测量坏死区短径为(24.82±0.25)mm。对上述数据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区组因素b(冷冻时间1 min、3 min、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884,P<0.001),进一步行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处理因素k(测量方式包括超声图像测量、实体解剖的冰球测量及冷冻冰球融化后坏死区测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70,P=0.635)。实验二:射频消融组不完全坏死带占射频消融区半径比例为0.64±0.01,冷冻消融组不完全坏死带占消融区域半径比例为0.26±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可以认为冷冻消融的不完全坏死区小于射频消融。结论超声引导下皮心肌内室间隔冷冻消融范围可控,消融区域超声图像评估较为准确,不完全坏死区小,在心脏消融方面可能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Liwen术式 冷冻消融 离体猪心 氩氦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单中心儿童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泌尿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尿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时间分为2013至2015年组及2016至2018年组,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744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9.4%,442/774株),大肠埃希菌居首位(39.4%,293/744株);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6.8%,274/744株),以屎肠球菌(21.8%,162/744株)多见;最后为真菌(3.8%,28/744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87.6%,255/291株),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12.7%,37/291株)。对比2013至2015年及2016至2018年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及常见病原菌总体分布情况,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分别为63.8%和55.5%)持续高于革兰阳性菌(分别为33.1%和40.2%),但革兰阳性菌感染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0,P<0.05)。结论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致病菌,但近年来革兰阳性菌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可考虑作为儿童泌尿系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大肠埃希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替坦敏感。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GATA3和bcl-11b在外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和GEO数据库分析GATA3和bcl-11b mRNA在PTCL中的表达水平;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间诊断为PTCL的127例患者病例资料及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方法检测GATA3和bcl-11b蛋白在127例PTCL患者组织标本及4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结果Oncomine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GATA3和bcl-11b mRNA在PTCL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0.05)。IHC结果显示,GATA3在PTCL和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表达率分别为60.6%(77/127)和85.0%(34/40;P<0.05),bcl-11b在PTCL和淋巴结反应增生性淋巴组织表达率分别为55.1%(70/127)和75.0%(30/40;P<0.05)。GATA3的表达与PTCL患者病理分型有关,与患者Ann Arbor分期呈负相关;bcl-11b的表达与患者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呈负相关(P<0.05),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乳酸脱氢酶水平、B症状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CL组织中GATA3蛋白与bcl-11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GATA3和bcl-11b与PTCL的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PTCL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因子。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数据库 预后
  • 作者: 刘柔 帅可鑫 鲍燕敏 李静 林丽华 凌继祖 丘力 王雪艳 夏正坤 杨巧芝 张磊 张曼 符州 徐保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江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南昌 330006,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 518206,北京市昌平区中西结合医院儿科 100096,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361005,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730000,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 610000,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 300211,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南京 210002,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004,郑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450053,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石家庄 05003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 40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变异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施行临床路径5年来各年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变异原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实施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后的相关数据,以分析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相关原因。结果1.至2016年底,纳入研究的13家医院中11家医院施行临床路径达5年,1家施行3年,1家施行2年。2.11家院提供了入组率,实施临床路径来入组率<50%的有2家医院,入组率>80%的有9家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各年完成率≥75%,提供了数据的8家院完成率基本>70%。3.北京儿童医院实施临床路径5年以来总计入组427例,变异93例(变异率21.78%)。院有5家医院从实施临床路径来变异率即保持在<15%的水平;3家医院随实施年限增加变异率逐年下降,由不合格到合格;1家医院先反弹后控制;1家医院变异率增加27.65%;1家医院变异率先控制后反弹;1家医院变异率始终>15%。变异的最主要原因为合并症、并发症、病情进展或入院后修正第一诊断等疾病因素。结论各地完成率均达到要求,入组率有待提高,变异率差异大,临床路径的推行需加强监控及进一步优化。

  • 标签: 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 三级甲等医院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胃肠道重建术式后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就诊,既往有胃肠道重建手术史且行ERCP操作的患者临床资料,108例患者共进行141次ERCP操作。根据胃肠道重建手术方式分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33例次)、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74例次)、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32例次)、Whipple术后组(2例次),分别记录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胆肠吻合处的成功率、胆管插管的成功率、临床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总操作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对胃肠道重建后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的发生率增加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141次胃肠道重建术后ERCP操作中,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胆肠吻合处的成功率为89.4%(126/141),胆管插管成功率85.7%(108/126),临床成功率为75.2%(106/141),操作时间为(38.5±23.5) min。一旦完成胆管插管操作,后续治疗的成功率明显增加,高达98.1%(106/108)。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组、Roux-en-Y吻合术后组、Whipple术后组到达十二指肠乳头/胆肠吻合处的成功率分别为100.0% (33/33)、87.8%(65/74)、84.4%(27/32)、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各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7.5±16.2) min、(40.6±23.2) min、(43.8±27.5) min和(59.5±1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胆管插管的成功率及后续治疗操作的成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P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20/141),其中PEP发生率为12.7%(18/141)、出血发生率为1.4%(2/141)。操作时间>30 min (P=0.024,OR=0.356,95%CI:0.152~1.278)为胃肠道重建术后PE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肠道重建术后患者行ERCP操作是安全可行的,但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内镜医师应做好充分术前准备,选择最佳诊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胃肠道重建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气道内超声(EBUS)-引导鞘(GS)技术引导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66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周围型病变且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灶。本研究分2组,EBUS-GS组31例,常规TBLB组35例。EBUS-GS组患者支气管镜活检通道插入EBUS-GS并伸向肺周围型病变,通过GS对肺周围型病变活检;对无法采获EBUS图像的肺周围型病变,按胸部CT提示的位置插入活检钳给予活检。常规TBLB组根据胸部CT的定位直接对病灶进行活检。结果EBUS-GS组诊断阳性率为67.7%(21/31),常规TBLB组为37.1%(13/35),EBUS-GS组具有更高的诊断阳性率(χ2=6.163,P<0.05)。为了得到足够的组织标本,EBUS-GS组平均每例患者行活检4.58次,常规TBLB组平均每例患者行活检7.89次。和常规TBLB组相比,EBUS-GS组需施行的活检次数更少(t=-5.443,P<0.05)。结论EBUS-GS引导TBLB可较常规TBLB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且不增加操作风险;为了得到足够的组织标本,EBUS-GS组需施行的活检次数更少。

  • 标签: 气道内超声 引导鞘管 经支气管活检术 肺周围型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