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植物群落调查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群落调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和分析技术,包括样地设置、样方面积、样方数量、样品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介绍了植物群落调查在生态学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植物群落调查 样地 样方面积 样方数量 样品收集 数据处理和分析
  • 作者: 刘文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7-20
  • 出处:《教育学》 2023年第2期
  • 机构:陕西舞研艺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不断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支撑,城市生活产生了大量的污水。随着人们对绿色环境意识的增强,经过废水处理的污泥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由于废水处理厂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其组成十分复杂,大部分都是具有毒性的,所以,对于这些数量庞大的污泥,如何处理就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城镇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 细菌群落 结构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市典型公园绿地——明湖公园的绿地乔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的群落降噪情况,研究植物群落在夏季的降噪程度。结果表明:夏季的植被群落降噪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2侧柏+国槐+欧叶女贞>M1侧柏+欧叶女真+欧丁香>M3刺槐+黄刺玫+皂荚树。

  • 标签: 乔灌木 植被群落 降噪
  • 简介: 摘要:现阶段,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日益完善,在为大众提供更为便利、快捷的生活的同时,也无形中带来噪音、光污染等负面影响。尤其是高架桥、交通体系、商业体系持续发展,噪音问题日益严重。基于城市实际情况,通过绿地植物群落搭配治理噪声成为一种可行方法。在此详细探究降噪型城市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和应用要点,希望为科学治理城市噪音提供参考。

  • 标签: 噪声治理 绿地植物群落 植物配置模式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市典型公园绿地——人民公园的绿地乔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的群落降噪情况,研究植物群落在夏季的降噪程度。结果表明:夏季的植被群落降噪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2银杏+国槐+山楂树>M1侧柏+圆柏+银白杨>M3山楂树+银杏+白桦。

  • 标签: 乔灌木 植被群落 降噪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人牙菌斑进行群落分析,以了解根面龋微生境构成的多样性。方法:提取 25 例不同龋敏感性老年人牙菌斑细菌 DNA ,使用 PCR-DGGE 技术分析细菌遗传多样性。 采用 SPSS18.0 软件包对不同组间细菌基因型数量做方差分析。结果:分布于根龋组牙菌斑内的细菌基因型比另外 2 组显著增多。冠龋组与无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根龋患者牙菌斑细菌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冠龋患者及无龋者。

  • 标签: 根面龋 牙菌斑 细菌群落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群落在土壤健康中的作用,强调了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提升土壤质量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性。首先,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以及它们在有机物质分解、养分循环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探讨了微生物群落如何通过增强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病害防御,以及改善土壤结构,对土壤健康产生积极影响。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农业管理措施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制剂在土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土壤健康 微生物群落 养分循环 微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规划、指导学校的办学行为和“减负增效”的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本论文就“减负不减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 标签: 语文基础性学习任务群  随堂检测
  • 简介:摘要:社团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群落式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实践,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育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中职群落式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效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

  • 标签: “五育”并举 中职群落式 学生社团建设
  • 简介:摘要:城市公园是一个城市公共区域建设的重要领域。深入研究城市公园园林植物配置模式能够进一步优化公园景观规划与设计,从而更好发挥其功能,提高游人的体验感与公园的生态价值。本文从植物群落功能角度对城市公园景观绿地类型进行了分类,并且进行了景观特征分析以及提出了最优配置方案。基本模式分别为观赏型群落、游憩型群落、环保型群落、科普型群落、文化型群落和生产型群落,可为城市公园景观绿地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群落功能 城市公园 园林植物配置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农业种植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农业种植技术的种类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讨论了这些影响的机制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标签: 农业种植技术,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群落的结构”为例,通过新疆喀纳斯针叶林和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两大群落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体会和分析群落相关问题,从不同视角深入学习和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并引人生态位概念,再次基于不同物种的角度加深对群落整体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初步形成进化与适应观,将培养生命观念这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 标签: 大单元教学   群落结构  生命观念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昭通市在新的鼠类群落配置下自然疫源性疾病扩散的可能性,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共卫生组织提供科学支持。方法:结合了昭通市近十年的鼠类观测数据与最新的野外调查成果,运用流行病学与生态学的综合方法,对新鼠群结构下的疾病传播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与旧有数据相对照,昭通市的鼠类群落已经经历了显著的转型。原本以地鼠为主的群落现已形成了一个多种鼠类并存的多样化结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新涌现的鼠种被认定为多类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可能宿主。结论:昭通市鼠类群落的新态势与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建议增强对该地区鼠类和疫病的实时监控,并分配适量的研究资金以深入探究其传播机理,从而更加有效地制定预防和治理策略。

  • 标签: 鼠类群落 自然疫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 生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真菌病患者病甲与健康甲细菌和真菌微生物菌群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于大连市皮肤病医院门诊就诊的31例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及健康甲的甲屑样本,提取甲屑菌群总DNA,以细菌16S rDNA的V3-V4区序列及真菌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目标序列进行基因扩增及Illumina测序,对所测序列采用USEARCH和mothur软件进行OTU聚类分析,采用Wilcoxon rank sum test方法进行α多样性分析,采用相似性分析(Anosim)进行β多样性分析,采用LEFSe方法进行物种差异分析。结果入组甲真菌病患者31例,男16例,女15例,按年龄分青年组(18 ~ 35岁)10例,中年组(36 ~ 60岁)11例,老年组(大于60岁)10例。α多样性分析显示,病甲组标本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甲组(W = 290,P = 0.007),而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健康甲组(W = 663,P = 0.010),病甲组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及均匀度低于健康甲组,病甲在真菌菌群的多样性与健康甲无明显区别。β多样性分析显示,基于unweighted-unifrac距离矩阵分析结果,病甲组与健康甲组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的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菌群:R = 0.0052,P = 0.331;真菌菌群:R = 0.0036,P = 0.337);基于weighted-unifrac距离矩阵分析结果,病甲组与健康甲组在细菌菌群及真菌菌群的丰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在物种组成上,病甲组较健康甲组丰度显著降低的细菌菌群有拟杆菌门及变形菌门、β-变形菌纲、伯克氏菌目、罗尔斯顿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而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葡萄球菌属明显高于健康甲组。病甲组显著升高的真菌菌群有散囊菌纲、爪甲团囊菌目、未分类锤舌菌目、关节皮肤真菌科、黑团孢属、白粉菌属、铁艾酵母属、毛癣菌属、十字花科白粉菌、红色毛癣菌、合轴马拉色菌,而酵母菌纲-酵母菌目-酵母菌科、隐囊菌科、念珠菌、链格孢菌较健康甲组显著降低。结论甲真菌病患者病甲与健康甲细菌菌群的多样性及丰度均有明显的差异,真菌菌群仅丰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某些真菌和细菌菌属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甲癣 微生物群落 RNA,核糖体,16S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内转录间隔区
  • 简介:摘要: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过程,而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深入了解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调控机制,对于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污水处理厂 微生物 群落结构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特别是消化系统健康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平衡状态,有助于消化、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饮食、药物(如抗生素)、应激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衡,影响肠道健康,并可能引发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调控肠道菌群,如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摄入益生菌和益生元、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粪便移植等策略,已显示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潜力。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肠道微生物群落 消化系统疾病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污泥活性技术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对微生物群落动态的影响。通过对污泥活性技术应用于生物处理系统的实验研究,我们对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污泥活性技术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度,并且引起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显著转变。特定的微生物群体在污泥活性技术下表现出优势,并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功能。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污泥活性技术对微生物代谢活性和功能潜力的影响。综上所述,污泥活性技术对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优化生物处理工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标签: 污泥活性技术 微生物群落 生物处理系统 多样性 功能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