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12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选取64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助眠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将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探究影响老年失眠的原因,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结果经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存在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并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患者失眠的影响发现,影响老年患者失眠的原因十分复杂,药物干扰、心理状态波动、疾病、饮食和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失眠,而利用助眠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则能够有效的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 失眠 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无睡眠障碍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无睡眠障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 老年失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失眠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按照60例为一组的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干预治疗,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67%。结论老年失眠患者经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后,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内科 护理干预 老年失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6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无睡眠障碍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无睡眠障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 老年失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内科优质护理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中医内科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82.22%,x2=4.050,P<0.05。结论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期间使用中医内科护理模式能够促进睡眠质量改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患者 失眠 中医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内科优质护理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9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中医内科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患者 失眠 中医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36例,给予耳穴压豆治疗10次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36例患者中痊愈无,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临床总有效率63.8%。结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老年患者的失眠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且操作简便,具有临床辅助治疗价值。

  • 标签: 耳穴压豆 失眠症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失眠患者进行耳穴贴压疗法,并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用王不留行籽贴于耳廓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等穴位敏感点上,两耳轮换贴压,每3天1换,5次为1个疗程,连续1~2个疗程均可见效。期间配合穴位按摩,日间进行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每次15-20分钟,晚睡前可选择失眠穴、完骨穴、涌泉穴等按摩,每穴3-5分钟即可。结果治愈15例,好转10,无效5例。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患者失眠疗效好,且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增加了临床非药物治疗手段。

  • 标签: 穴位按摩 老年患者 临床观察 失眠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神失眠方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018年我院收治的96例失眠症患者作为案例,给予安神失眠方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评分,治疗后的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失眠症患者采用安神失眠方法进行治疗,能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失眠症 安神失眠方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护理中应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 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35例老年患者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 35例老年患者以睡眠心理行为护理进行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明显更短,睡眠效率与睡眠时间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给予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睡眠心理行为护理 冠心病 失眠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提高老年卒中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老年卒中并失眠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50例)与观察组( 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结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其中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卒中并失眠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失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老年卒中并失眠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成都某社区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失眠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耳穴压豆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课题组成员重点进行五行音乐的方案干预,共干预4周。在干预前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老年人PSQI总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干预后干预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对社区老年失眠症患者的失眠情况有所改善,能提高社区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 标签: 老年人 失眠 耳穴贴压 五行音乐
  • 简介: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等。中医认为,'不寐'主要是因为饮食、情志、劳倦、体虚等因素,令脏腑心神被扰,或心神失于濡养所致。日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妨经常按揉印堂穴和神庭穴,有助清头散风、镇静安神。取穴:印堂穴,在两眉头中间;神庭穴,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

  • 标签: 印堂穴 神庭穴
  • 简介:摘要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断裂,常见于老人与儿童,青少年也时有发生。该病常发生于直接暴力,机体的某一部位直接遭受了暴力以致发生骨折,会有畸形、骨擦音等临床表现,撞击部位还会出现红肿、胀痛。当出现这些状况时,患者会因疼痛,限制了身体活动而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可能会影响患者睡眠,致使精神萎靡,严重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骨折 畸形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断裂,常见于老人与儿童,青少年也时有发生。该病常发生于直接暴力 , 机体的某一部位直接遭受了暴力以致发生骨折,会有畸形、骨擦音等临床表现,撞击部位还会出现红肿、胀痛。当出现这些状况时,患者会因疼痛,限制了身体活动而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可能会影响患者睡眠,致使精神萎靡,严重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骨折 畸形 骨科
  • 作者: 向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广安福源医院四川广安638000)【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7-01失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祖国医学将失眠称之为不寐。随着人们压力的日益增大,失眠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现代医学治疗失眠患者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此类药物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之处(停药之后失眠症状极易反复发作且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为了需求更为理想的治疗失眠患者的办法,诸多学者对失眠问题展开深入研究。1针刺跷脉穴治疗失眠研究资料显示,失眠已经成为我国神经科门诊的第二大类疾病。失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危害到身体健康。以患者陈某和赵某为例,中医诊断该患者出现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脾胃不和等临床症状,失眠时间一周最少三次,持续时间超过30d。针刺该患者主穴位:(1)申脉穴;(2)照海穴;(3)跗阳穴;(4)仆参穴;(5)交信穴;(6)然谷穴;(7)睛明穴等。再进行辩证加减:对出现肝阳上亢的陈某,还需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对脾胃不和、心肾不交的赵某还需针刺以下几处穴位:(1)丰隆穴;(2)中脘穴;(3)足三里穴;(4)脾俞穴;(5)心俞穴。根据辩证实施补泻手法,得气后连接电针(采用连续波,80次/min),1d1次,连续治疗30d。治疗后发现,针灸能够显著治疗失眠患者,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效果。针灸经典著作显示,失眠与阴阳跷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申脉穴(太阳膀胱经要穴)和照海穴(肾经要穴)是阴阳跷脉“所生”,因此针刺申脉穴和照海穴能够有效调整人体阴阳,使得阴阳平衡,最终有效调节不寐症状。还有学者认为,对失眠患者的个体差异加以具体分析,可选择失眠患者的其他配穴来进行辩证治疗,最终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资料显示,针刺跷脉穴治疗失眠患者前,睡眠质量评分为(2.20±1.06)分、入睡时间评分为(2.45±1.09)分、睡眠时间评分为(2.61±1.02)分、睡眠效率为(2.33±0.94)分、睡眠障碍评分为(2.52±0.99)分、日间功能评分为(2.33±1.05)分、总分为(14.48±4.52)分,针刺跷脉穴治疗失眠患者前后睡眠质量评分为(1.22±0.59)分、入睡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提出从胆失中正论治失眠。认为《黄帝内经》中“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的论述是从胆失中正论治失眠的理论基础。胆失中正导致心神异常是因为在胆腑与心脏的生理关系上有着紧密联系。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认为,胆失中正导致失眠者实证多为痰热郁胆、扰乱心神,虚证多属胆气不足、心虚胆怯。治疗上可分别选用黄连温胆汤、安神定志丸作为基本方来治疗。

  • 标签: 失眠 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