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近一半的再发脑卒中发生在缺血脑卒中后几天或几周内,再发脑卒中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功能预后恶化、死亡率增加,因此识别复发风险患者至关重要。来自土耳其哈斯特帕大学医学院神经科的Arsava教授等人评估了专用于预测复发早期风险的预后评分系统的有效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复发 评分系统 预测 再发脑卒中 功能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缺血早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早期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 中医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进展性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患者各50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进展性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进展性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3例疑似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全部进行常规MRI扫描、弥散加权(DWI)扫描及磁敏感加权(SWI)扫描。结合常规MRI、DWI、SWI检查图像,判断SWI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的观测价值。诊断急性脑梗死伴出血,SWI明显优于DWI及常规MRI,对脑干和小脑半球的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灶,由于接近颅底,SWI序列伪影干扰较大,病变显示效果欠佳。

  • 标签: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参加国家课题对缺血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脑梗死首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按照国家课题的标准来管理病人。比较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的复发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2.2%)显著低于对照组(10.0%),治疗组NIHS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医院参加国家课题可降低脑梗死患者复发率,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脑梗死 复发 国家课题 预后
  • 简介:缺血急性期约有60%-75%的患者血压增高(〉140/90mmHg)。即使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血压也可能增高。长期以来,不主张在急性期积极降压,机制在于急性期血压增高是机体维持脑灌注压的代偿反应,此时降低血压有可能导致脑灌注压不足。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高血压 控制性降压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病在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210例急性缺血患者,并根据起病3个月后mRS评价临床预后,分为预后良好114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96例(mRS>2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示预后不良与年龄、收缩压水平、基线血糖值、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4小时NIHSS评分、ASPECT评分和发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收缩压水平高,患者溶栓时血糖高,ASPECT评分高,发病到接受溶栓的时间长和溶栓前的NIHSS评分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与ASPECT曲线图比较,过高或过低的收缩压可能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论积极控制血糖,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缩短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可以改善静脉溶栓后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缺血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4例缺血肠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治疗及归转等方面的情况。结果44例患者均伴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有37例患者便血,24例患者腹泻;所有患者均伴有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内镜检查29例患者为降结肠、8例患者为乙状结肠、5例患者为升结肠、2例患者为横结肠。结论老年缺血肠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及血便等,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且多见于降结肠。

  • 标签: 老年人 缺血性肠炎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评价缺血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continuedqualityimprovement,CQI)前后缺血中医疗质量的变化。方法收集山西省心血管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缺血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前(2013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患者261例作为基线组,实施质量改进方案后(2014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缺血患者218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12项医疗质量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ex,KPI)以及综合医疗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后干预组综合医疗质量指标为92.53%,高于基线组(81.52%)(P〈0.001)。干预组各项KPI指标较基线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吞咽困难筛查(99.54%vs96.55%,P=0.03)、康复干预(88.07%vs68.22%,P〈0.001)、他汀药物使用(98.62%vs77.01%,P〈0.001)、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66.67%vs20.00%,P=0.02)执行率有明显的升高。结论实施标准缺血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有助于改善中医疗服务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医疗质量 持续改进 关键绩效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患者踝臂指数与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缺血患者57例为观察组,非缺血患者57例为对照组,行踝臂指数测定,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踝臂指数、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余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踝臂指数、舒张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均是缺血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踝臂指数 危险因素
  • 简介:2016年11月24日,缺血/TIA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基金终审答辩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答辩会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国杂志》编辑部主任王春雪教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副院长、《中国杂志》主编王拥军教授进行主席致辞并做题为《临床研究数据库管理》的精彩讲座。在讲座,王拥军教授分享了临床研究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和高质量数据库的管理经验。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临床研究 研究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 数据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缺血脑卒中与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青年缺血脑卒中患者53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3例为对照组,均行抗心磷脂抗体、血小板聚集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检测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血小板聚集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青年缺血脑卒中与抗心磷脂抗体、血小板聚集率、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青年缺血脑卒中与抗心磷脂抗体密切相关。

  • 标签: 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抗心磷脂抗体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患者314例,所有患者均为藏族。根据是否患有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209例),观察组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缺血患者,对照组为无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缺血患者。比较两组中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嗜烟史、家族史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89、8.107、11.206,P值分别为0.011、0.004、0.001),其余中发病危险因素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嗜烟史、家族史均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OR=4.799,95%CI:1.266-3.148,P=0.028;嗜烟史:OR=4.539,95%CI:1.061-4.182,P=0.033;家族史:OR=3.549,95%CI:1.279-5.377,P=0.008。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嗜烟史、家族史为缺血的危险因素,对该地区缺血防治应针对地域及人群发病特点。

  • 标签: 卒中 红细胞增多症 缺血性卒中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危险因素
  • 简介:发病时间窗内采用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的首选方法。然而对于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偏低,血管内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本文主要对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指导未来的临床工作。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动脉溶栓 机械取栓
  • 简介:摘要急性缺血(AIS)的治疗,溶栓开始时间越早、院内延误越短,患者获益也就越多,风险也就越小,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对我国急性缺血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中的阻碍因素,提出相关了措施。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早期静脉溶栓 现状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科缺血肠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0例缺血肠病患者特点包括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辅助检查及治疗的分析。结果10例缺血肠病患者,9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出院,1例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老年病科缺血肠病以慢性缺血肠病为主,患者基础疾病多,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内科保守治疗可取的良好效果。

  • 标签: 老年病科 缺血性 肠病患者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