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胰腺腺癌(PHC)是一种具有肝细胞癌分化特征的特殊类型腺癌,可伴有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临床罕见。PHC侵袭性强,多合并脉管侵犯,易发生肝脏和/或淋巴结转移,预后差。PHC术前确诊较为困难,诊断与治疗尚未取得共识。加深对PHC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诊断率,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就PH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肿瘤 肝样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原发性腺癌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3例胃原发的腺癌转移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分别为61、63、77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内镜示胃内新生物,腹部CT示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实验室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均升高。镜下胃内肿瘤细胞排列腺管状、乳头状、梁巢状,转移灶内肿瘤细胞以实性巢状排列为主伴片状坏死,高倍镜下肿瘤细胞边界清楚,体积大,多角型,异型性明显,胞质透明或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异型明显,空泡状,核仁明显。免疫表型:胃及内肿瘤均表达甲胎蛋白、Glypican-3、HepPar-1、SALL4、细胞角蛋白7、Villin、SATB2,其中1例HER2(3+),Ki-67阳性指数80%以上。结论转移腺癌同时伴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与肝细胞癌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对于首发时已转移的腺癌与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更具有挑战性,明确诊断需综合临床、影像、病理等多因素。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或其他成体细胞等非肝脏来源的细胞在不同诱导培养条件下逐步分化而成,其形态类似于原代肝细胞,具备合成、摄取、分泌和药物代谢等功能,是体外预测和评估药物性损伤的理想细胞模型。不同来源的细胞在研究药物代谢和毒性方面各有优缺点,改进诱导策略和培养体系有助于获得功能更加成熟的细胞。

  • 标签: 肝样细胞 药物 肝损伤 体外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乳腺癌转移患者,分为术前组(25名)和术后组(28名)。术前组为手术治疗前发生转移,术后组为手术治疗后发生转移。对两组患者的病理特征及相关指标展开对比,并分析。结果 术后组5年生存率28.6%(8/28)高于术前组12.0%(3/25);术后组死亡率71.4(20/28)低于术前组88.0%(22/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肝脏转移 病理特征 术前 术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周上皮细胞瘤(PEComa)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确诊的24例PEComa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方式、手术后住院时间、病理结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发病较多(79.2%),年龄(41.5±11.4)岁,肿瘤多位于右(50.0%),其中多数患者(76.7%)无明显临床症状;AFP、CEA、CA199指标均为阴性。CT多提示瘤体于平扫期呈现低密度,增强期强化,门静脉期与平衡期呈现强化减弱(66.7%);MRI多表现为肿瘤呈低T1WI信号与高T2WI信号(72.7%);B超多提示瘤区高回声团,其内点状血管影(52.9%);行腹腔镜手术者13例,术后住院时间(9.0±2.4)d,行传统开腹手术(下称开腹手术)者10例,术后住院时间(13.4±6.3)d,行微波消融术患者1例,术后住院时间3 d;术后病理结果均有HMB45阳性、Melan-A阳性。随访结果:21例患者正常生存,近期体检结果未提示肿瘤复发,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年与3年出现肿瘤复发并死亡,1例失访。结论PEComa好发于中年女性,肿瘤标志物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部分影像学检查结果呈现特异性,可联合其特点作为诊断依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手术仍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案,因微波消融术及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术后时间短,创伤小,推荐作为优先选择。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PEComa诊断 PEComa治疗
  • 简介:摘要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胰腺癌转移的发病比例更高、预后更差。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步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发展,胰腺癌转移的治疗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概述了胰腺癌转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特点,并对目前的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的进展做了简要总结。

  • 标签: 肝转移 胰腺癌 临床特点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合并绒毛膜癌成分并转移病例比较罕见。患者为65岁女性。胃癌根治标本,胃肿瘤呈腺管状、乳头状结构,细胞质透明,诊断为伴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在淋巴结转移灶和转移灶中出现了绒毛膜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不同程度表达SALL4、Glypican3、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CDX2、CD10等抗体。二代测序提示TP53突变、MYC扩增等改变。此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对术前化疗不敏感。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亡。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例EB病毒阳性的淋巴上皮瘤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随访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预后,从而加深认识这种罕见的内胆管癌亚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早期肺腺癌检出率不断升高,在精准靶向治疗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基于多模态的影像组学(RM)及影像基因组学等非侵入性检查,以辅助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随访,减轻临床负担。RM可分析GGN腺癌不同成分、分析瘤周区域、辅助减少过度诊疗、帮助靶向治疗选择及辅助随访,在孤立性GGN腺癌的诊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磨玻璃结节 影像组学 肿瘤异质性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肿块腺病与乳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60例根据乳腺磁共振半定量增强检查方法BI-RADS诊断为4、5类的肿块病灶,对其定量灌注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单位体积组织中血管体积(Vp)]进行测量,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腺病组、乳腺癌组,腺病组对侧正常腺体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定量灌注参数。结果:腺病组与对照组Ktrans、Vp值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与腺病组Ktrans差异显著(P<0.05),乳腺癌与腺病组Vp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肿块腺病与乳腺癌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Ktrans值作为辅助诊断的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腺病与乳腺癌

  • 标签: 乳腺肿块样腺病 乳腺癌 动态增强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损伤采取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到2022年3月接收80例乳腺癌化疗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40例实施基础治疗,设定为对照组,4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茵陈蒿汤 乳腺癌 化疗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损伤采取茵陈蒿汤加减治疗后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到2022年3月接收80例乳腺癌化疗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40例实施基础治疗,设定为对照组,40例在基础治疗上加入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水平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茵陈蒿汤 乳腺癌 化疗 肝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血管周上皮细胞瘤(PECom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结果确诊为PEComa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资料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腔镜组27例,男5例,女22例,年龄(40.0±10.4)岁;开腹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44.5±12.6)岁;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39±156)min和(348±103.0)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2.4)d和(13.7±4.9)d,腔镜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肿瘤良恶性、肿瘤部位、肿瘤直径、Ki67指数、术后并发症(如胆漏、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2~103个月,其中失访1例,腔镜组死亡2例,开腹组死亡1例。腔镜组5年总体生存率(OS)与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80.8%与83.0%,开腹组则均为92.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PEComa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5年OS及DFS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安全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本文结合1例长期误诊患者的临床诊治,简要介绍了诊治的经验教训,并系统性复习综述了本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诊治进展和预后,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知度和诊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洲爪蟾驱动蛋白蛋白2靶蛋白(TPX2)在乳腺癌与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分析TPX2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15例乳腺癌组织及69例癌旁组织中TPX2的表达,比较两组TPX2表达率的差异,以及TPX2的表达同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P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54.8%比11.6%,χ2=9.358,P<0.05)。TPX2的表达与肿瘤较低的分化程度(P<0.05)及ER表达(P<0.05)明显相关,与患者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无明显相关。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TPX2蛋白表达水平高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的患者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雌激素受体(ER)与TPX2是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TP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TPX2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表现出较差预后,表明TPX2可能促进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并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乳腺癌 非洲爪蟾驱动蛋白样蛋白2靶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现探讨采CT检查技术在磨玻璃结节的肺微浸润性腺癌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18例GGNs手术患者,对比两组病灶的实性成分大小、形态、边缘、胸膜凹陷征等。结果:MIA组病灶实性成分显著小于IAC组,在性质、形态、边界、分叶征、空泡以及毛刺征发生率方面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在胸膜凹陷征方面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间不存在对比意义(P>0.05)。结论:CT通过多角度对患者病灶部位进行检查,最终确定患者的病症,可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患者的诊断与鉴别,并实施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 标签: 磨玻璃样结节 肺微浸润性腺癌 CT检查技术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临床龙胆泻汤使用病例的阐述,揭示中医辩证施治的灵魂,增强对“异病同治”、“一方治百病”的理解,对临床所现的肝胆湿热郁结、阴不虚症的辩证治疗具有提示和指导意义。

  • 标签: 龙肝泻肝汤  肝胆湿热郁结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