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和分析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入院治疗的50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入院治疗顺序将80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位患者,同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全科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护理方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2%,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6%,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肺通气期间不同麻醉深度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维持深度麻醉,即脑电双频指数(BIS)为36~45,B组维持中度麻醉,即BIS为46~55,C组未行BIS监测。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60 min(T2)、缝皮结束即刻(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应激指标皮质醇及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T1、T2、T3时刻A组的血糖浓度分别为(5.28±0.49)mmol/L、(5.34±0.49)mmol/L、(5.40±0.47)mmol/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42.75±31.45)ng/ml、(181.36±19.62)ng/ml、(153.81±33.92)ng/ml;B组的血糖浓度分别为(5.63±0.35)mmol/L、(6.06±0.19)mmol/L、(5.79±0.44)mmol/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68.45±31.16)ng/ml、(171.09±25.28)ng/ml、(159.39±18.77)ng/ml;C组的血糖浓度分别为(6.35±0.56)mmol/L、(7.04±0.26)mmol/L、(6.17±0.54)mmol/L,皮质醇浓度分别为(191.13±46.00)ng/ml、(283.25±30.07)ng/ml、(183.01±19.71)ng/ml。C组T1、T2、T3时刻的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较A、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与B组T1时刻的皮质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1、T2、T3时刻的MAP分别为(69±5)mmHg(1 mmHg=0.133 kPa)、(67±6)mmHg、(75±7)mmHg,B组分别为(80±8)mmHg、(79±4)mmHg、(84±9)mmH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组T1、T2、T3时刻的心率、MAP与各自T0时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T1、T2时刻的心率、MAP与T0时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应行BIS麻醉深度监测,并使之维持于46~55,这不仅可抑制应激反应而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动脉采血法在肺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19年 1月至 12月来我院进行动脉采血的 2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入院排序随机使用 3种不同方法进行血气标本采集。其中股动脉采血 120例次;挠动脉采血 133例次;足背动脉采血 47例次。比较三种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以及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种不同的穿刺方法,相对来说股动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低于其他两种采血方法,一次性采血总成功率为 91.67%;三种不同穿刺方法发生不良反应率相对来说都较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 10.67%。结论:足背动脉穿刺动脉取血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穿刺成功率较高 ,癖痕增生、局部血肿形成机会少 ,不良影响较少,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降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择期拟行胸科手术且需要单肺通气的患者175例,性别不限,年龄≥55岁,预计手术时间≥2 h。于麻醉诱导前开始持续监测rScO2至拔除气管插管后结束。采用全麻、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或全麻联合局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和麻醉手术史、手术类型、麻醉方式、麻醉时间、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不良事件(低氧血症、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发生情况。根据单肺通气期间是否发生rScO2降低(rScO2绝对值小于65%或较基础值降低大于20%),将患者分为2组:rScO2降低组和rScO2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单肺通气期间rScO2降低的危险因素。结果有107例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发生了rScO2降低,发生率为6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氧血症是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rScO2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是rScO2降低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低氧血症是胸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rScO2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是其保护性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肺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收治的 9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各 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全科 护理。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 FVC、 FEV1评分、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 FVC、 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全科 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通气状况,降低呼吸困难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全科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病例数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20 年11月,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将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的3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给予全科护理指导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种指导方式对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FEV1 、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护理的应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肺)患者应用全科护理,并分析该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132例本院于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收治的慢阻肺老年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 66例,治疗时应用常规护理)与研究组( 66例,治疗时应用全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 FVC、 FEV1、 HR、 RR水平与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患者 FVC、 FEV1、 HR、 RR水平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研究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将全科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的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气方面相关指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慢阻肺居家肺康复管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慢阻肺患者9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管理的45例设为对照组,其余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居家肺康复管理,命名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从肺功能指标上看,干预前,两组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FVC、FEV1以及FEV1/FV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补肺固本汤结合常规治疗肺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肺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1 月到 2019 年 10 月的 80 例肺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组每组例数 40 。西医常规组采取的是常规西医治疗,补肺固本汤辅助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实施了补肺固本汤治疗。比较两组肺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率。 结果: 补肺固本汤辅助组肺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情况、不良反应率对比西医常规组有优势, P < 0.05 。 结论: 肺脾气虚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补肺固本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