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病理类型息肉患者Hp感染情况及、结直肠息肉之间的临床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5月—2017年7月选取经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息肉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分析息肉患者Hp感染情况,同时分析息肉患者中结肠息肉的发生率。结果在200例息肉患者中,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的Hp阳性率分别为80.95%、19.05%、1.59%、0.00%。200例患者中,152例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息肉,占76.00%。其中多发息肉患者111例,占73.03%。单发息肉患者41例,占26.97%。152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炎性息肉患者9例,占5.92%;增生性息肉患者45例,占29.61%;腺瘤性息肉患者98例,占64.47%。200例患者中,检出Hp阳性63例,阳性率31.50%。63例Hp感染息肉患者中,发生结直肠息肉的患者有53例,占84.13%。结论息肉患者中以炎性息肉为主,同时发生结直肠息肉的风险较高,以腺瘤性息肉为主。Hp感染阳性的息肉患者中,结直肠息肉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电子结直肠镜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胃息肉 结直肠息肉 Hp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无痛胃镜治疗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无痛胃镜下治疗息肉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者均在无痛胃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其中1例有术中出现呛咳,经处理后顺利进行手术,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经随访均无复发。结论无痛胃镜治疗息肉具有痛苦小,时间短,手术创伤少,无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无痛胃镜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息肉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5例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内镜报告、病理诊断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查等,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息肉患者的治疗措施进行探讨。结果155例息肉患者中,年龄介于30~70岁之间有132例,占比为85.16%;其中115例为单发,占比为74.19%;经过临床检查和分析共发现234枚息肉息肉出现在胃窦与体占较大比例;息肉直径小于1.0cm的患者有125例,占比为80.65%;炎性息肉有104例,占比为67.10%;大部分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结论息肉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多数患者的息肉直径均在1.0cm以下,且常见息肉为炎性息肉。针对息肉患者行以内镜下治疗不仅具有良好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因此针对未出现内镜下治疗禁忌症的息肉患者,可以在首次接受内镜检查时接受切除术治疗。

  • 标签: 胃息肉 临床特征 治疗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息肉患者内镜下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86例息肉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其对照组。结论对内镜下息肉电切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深刻意义。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胃部大息肉(直径>2cm)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胃镜直视下息肉定位,8字缝合牵引预切除处,腹腔镜下腔内线形切割吻合器一次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5例息肉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35~110min,平均60min。术后病理证实切缘无残留,炎性息肉5例,增生性息肉4例,腺瘤性息肉4例,纤维性息肉1例。无出血、漏等并发症。15例随访6~39个月,平均21个月,息肉无复发。结论胃镜联合腹腔镜切除胃部大息肉可行,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胃镜 腹腔镜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应用于治疗胃部息肉方法。方法手术前对78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全身麻醉。在无痛胃镜下,切除患者胃部息肉。结果71名患者一次性切除患者胃部息肉,3名患者半年出现息肉复发,经再次手术切除。结论无痛胃镜下摘除患者胃部息肉,具有安全、高效、患者痛苦小的优点,在临床中推广具有实际意义。

  • 标签: 无痛胃镜 胃部息肉 心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子胃镜下息肉电切术的术中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在本院接收的胃镜下息肉电切术的病人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析。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伴随护理配合的干预措施,对比其手术时间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在采取常规护理伴随护理配合的干预措施之后其手术时间和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效果显著,经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电子胃镜下息肉电切除术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伴随护理配合的干预措施,其可以有效增强手术的效果,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胃息肉 护理配合干预措施 电子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差别。方法收集3年来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3556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检查。统计不同类型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其中息肉患者179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57%,增生性息肉中79/1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底腺息肉中24/5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结论增生性息肉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较底腺息肉密切,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底腺息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60例作为参考对象,通过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经两组数据对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结肠息肉患者采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胃结肠息肉 胃肠镜 电凝切除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息肉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息肉患者93例,所有患者接受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接受无痛胃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息肉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无痛胃镜 黏膜切除术 胃息肉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息肉和胃癌中RASAL1基因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胃黏膜组40例、增生性息肉组35例、腺瘤性息肉组30例及胃癌组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RASA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RASAL1蛋白的阳性率为17.50%,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95.00%)、增生性息肉组(85.71%)及腺瘤性息肉组(5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组中RASAL1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生长部位及息肉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腺瘤性息肉组中RASAL1蛋白阳性率与性别、年龄、生长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息肉大小有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息肉和胃癌中RASAL1基因的表达有助于推测息肉的生物学行为发展趋势,从而早期诊断胃癌并判断其预后。

  • 标签: RASAL1 胃息肉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及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及大肠息肉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对照组)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开放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饮食开放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及大肠息肉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饮食开放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内镜 黏膜切除术 胃及大肠息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7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息肉患者,均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94%,KPS评分为(79.58±8.23)分,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36%,KPS评分为(88.62±8.34)分,观察组的有效率和KP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内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术的息肉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内镜 黏膜切除术胃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瘫病员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例手术后瘫患者的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动力恢复等是手术后瘫病员的有效护理。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瘫是可以自愈的。

  • 标签: 胃手术 胃瘫病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部切除术后残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施行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瘫综合征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组与非PGS组在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GS组与非PGS组在胃肠吻合方式与术前流出道梗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GS的发生率与胃肠吻合方式和术前流出道梗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大部切除术后残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残胃胃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切除与近端切除治疗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后,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切除和近端切除两种术式的远期生存状况、安全性无差异,但采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全胃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息肉的病理分型进行分析,为宫颈息肉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方法对我院近五年的189例患者所做的宫颈息肉摘除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分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宫颈息肉炎症型的比例最高,其它型较少,其中3例鳞化伴CIN1-2级,1例鳞化癌变。分析表明慢性宫颈炎是导致宫颈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宫颈息肉存在癌变的危险性,故必须及时诊断并进行病理分型。其手术标本须常规作病理检查。

  • 标签: 宫颈息肉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声带息肉是临床的常见疾病之一,病因多以用声不当或过度用声为常见,偶可见于一次高强度的用声之后。手术是目前治疗的常用方式,本文就其治疗的常见术式及治疗效果作一综述。

  • 标签: 声带息肉 治疗 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