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腔结肠癌的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在于放大视野、多角度、高亮度和高清酒度;其劣势在于丧失了手的触觉.和传统开腹手术一样,腹腔手术要求包括:①接触技术;②整块切除;③足够的切除范围.腹腔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是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主线,以融合筋膜间隙为主要手术操作平面.主要步骤及操作要点有:①张紧小肠系膜根,牵引回盲部张紧回结肠血管蒂,显露辨认回结肠血管汇入肠系膜上血管的夹角处,从此夹角处开始沿小肠系膜根右侧、向患者头侧解剖分离;紧贴SMV前方切开结肠系膜,解剖sMV主干,直至越过十二指肠水平段前方和胰腺钩突前方,到达胰颈下缘.

  • 标签: 右半结肠 根治性右半 结肠切除术
  • 简介:摘要中切开回结肠血管蒂下缘系膜进入正确层面,处理回结肠血管并清扫203组淋巴结;继续扩展右结肠后间隙,处理右结肠血管并清扫213组淋巴结,处理中结肠血管并清扫223组淋巴结;裁剪右侧半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游离结肠肝曲,向下游离整个右半结肠下行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标本装袋后取出。

  • 标签: 结肠肿瘤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LAVH)与腹腔子宫切除(LTH)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子宫良性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LTH治疗;观察组给予LAV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中失血量、排气用时、下床用时和住院用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LAVH治疗的损伤轻,可明显降低疼痛度,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疼痛 腹腔镜 并发症 良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探讨腹腔下子宫切除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118例接受子宫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下子宫切除(LTH组)与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组),其中LTH组55例,LAVH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腹部切口及阴道切口愈合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TH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LA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子宫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辅助与开腹结肠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肠疾病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和乙组,各组均为80例患者。甲组患者行腹腔辅助结肠切除进行治疗,乙组患者行开腹结肠切除进行治疗。结果切口长度、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甲组患者均显著优于乙组患者,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3d引流量等手术治疗指标,甲组患者与乙组患者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胃动力不足、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甲组患者与乙组患者相当,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结肠切除相比,腹腔辅助结肠切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创伤较小、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临床优势,且不会增加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术 开腹全结肠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mesocolicexcision,CME)在腹腔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受CME腹腔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4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同一手组施行的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组清扫淋巴结(22.1±7.8)枚,明显多于开腹组(18.6±4.3)枚(t=2.436,P=0.017),其中Ⅱ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无统计学差异(t=0.758,P=0.454),Ⅲ期腹腔组明显多于开腹组[(23.0±6.0)枚vs.(18.2±5.1)枚,t=2.699,P=0.000]。2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6,P=0.476;t=-1.547,P=0.126)。腹腔组术后引流管拔出时间[(9.0±1.3)dvs.(10.3±2.2)d,t=-2.950,P=0.004],术后排气时间[(3.1±1.2)vs.(4.8±1.4)d,t=-5.767,P=0.000],术后进食时间[(4.3±0.8)dvs.(6.2±1.3)d,t=-7.817,P=0.000],术后住院时间[(10.6±2.8)dvs.(15.8±4.6)d,t=-6.065,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vs.28.9%,χ2=4.504,P=0.034)均显著短于/低于开腹组。结论CME在腹腔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中安全、可行,可保证切除系膜的完整性和清扫更多的淋巴结,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结肠切除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择期行结肠切除的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9例,其中研究组实施腹腔手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开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期并发症、生活质量、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腹腔结肠切除相较于传统开腹式更为安全,同时相应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提高了康复速率,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果。

  • 标签: 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腹腔子宫切除是指全部子宫切除的过程均在腹腔下进行。腹腔子宫切除即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相对短,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有中急性损伤,术后迟发损伤,膀胱、输尿管、直肠的损伤等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 方法 优点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腹腔胰腺中段切除(LCP)被认为是治疗胰腺颈部及近端体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其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胰腺组织和术后内外分泌功能。相对于腹腔胰十二指肠切除保留了胃肠道、胆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相对于远端胰腺切除保留了更多胰岛细胞、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保存了脾脏的免疫、抗感染和凝血功能。手术要点是要准确把握手术指征、精细的胰腺断端处理及规范的胰腺重建方式,手术盲点是注意胰漏发生率及出血风险增加。但LCP是安全可行的,既满足了微创的需要,又保留了术后胰腺功能,手术疗效确切,制定并推广标准手术程序可使这些患者受益更大。

  • 标签: 胰腺肿瘤 腹腔镜 胰腺切除术
  • 简介:腹腔切除进行辅助小切口下的消化道重建有时较为困难。一些应用机械吻合为主的体内食管空肠吻合技术被开创应用,其中线性吻合器overlap法因易于操作且吻合口宽目前最受青睐。近期报道的基于倒刺线改良的overlap法引起我们的关注,现已作为我中心切除的主要技术。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完全腹腔腹腔辅助右半结肠根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采用完全腹腔右半结肠切除32例与同期30例腹腔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治疗结肠癌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安全性及其疗效。结果2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2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标本长度、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0月及57.0月,差异无显著性(log-rankχ2=0.995,P=0.318)。结论完全腹腔腹腔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治疗结肠癌可获得相同手术安全性及肿瘤学疗效。完全腹腔右半结肠切除更加微创,但手术要求更高。

  • 标签: 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结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结肠切除的操作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例行腹腔结肠切除的患者。结果本组收拾的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0.36±52.41)min,平均中出血量(95.42±33.7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87±2.21)d。结论腹腔结肠切除,适用广泛,操作简单,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腔镜结肠切除术 右半结肠切除术 乙状结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