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外科术后切口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我院妇科门诊经腹部外科病人术后伤口感染情况和影响因子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本文报告了对56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了调查。术后切口感染40例,裂开10例。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缝合技术是影响切口感染和裂开的重要因素。结论:引起我院经腹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需全面防治。

  • 标签: 妇产科 经腹手术 切口感染 切口裂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9月到2022年9月本院存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剖宫产未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护理人员对两组产妇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总结造成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出血量、术后血压水平、术后随机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故而,上述指标可视为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手术用时、术后出血量、术后血压水平、术后随机血糖水平均可作为诱发产妇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护理需从尽量减少手术用时、术后使用缩宫素止血、口服药物等策略改善产妇血压及血糖过高的问题,以将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风险降至最低值。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感染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023年3月-2023年12月到我院接受腹部手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腹部手术中具有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预防切口感染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78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39例,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比较2组应激发应、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实行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干预,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减轻应激反应,可推广。

  • 标签: 腹部手术 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干预 切口感染发生率 去甲肾上腺素 皮质醇
  • 作者: 陈莉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200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过腹部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作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8例,发生率为20.00%(32/40);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2.50%(1/40),两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发生率较低;切口愈合情况实验组患者较优;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来说,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同时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液化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质量措施。方法:精选130例近期于本院产科行腹部手术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分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和研究组(65例,行规抗感染+微波仪照射),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和快速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比,研究组相比较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性较高,(P <0.05);快速康复对比中,研究组较对照组伤口恢复时间更短,(P <0.05)。结论:对产科腹部手术患者伤口液化并发症需要在临床中结合患者具体表现进行精准判定,然后依据患者液化程度和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实际展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干预,并加以辅助微波仪器照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有效性,促进患者伤口的快速回复,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液化 诊疗 治疗有效性 治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笔者收集医院妇产科共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36例部手术发生脂肪液化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换药、切口加压包扎(腹部压盐袋)、清创缝合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要从围手术期和手术操作多方面入手,防治并发症、及早处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在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以及应激反应改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细节化手术室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等应激反应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E、NE、Co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发生率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细节化手术室护理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患者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养阴,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抽取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56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具体的影响因素,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造成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肥胖、术后剧烈咳嗽、营养不良、合并基础疾病、缝合不当、年龄高等。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护理干预,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等有助于切口愈合。结论:导致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需重视围术期的护理干预,规范手术操作,积极进行术后抗感染、营养支持与基础性护理,从而促进切口的早期愈合。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患者在腹部手术之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有关原因。方法:选择本院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在了解患者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基本情况。结果:影响妇产科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包括肥胖、贫血、糖尿病、术后伤口血肿等原因。结论:针对切口脂肪液化这一并发症而言,应当给提前预防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妇产科 切口脂肪液化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加用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采用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大黄芒硝粉 外敷治疗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愈合不良
  • 作者: 许翠霞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机构: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43290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及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从2021年7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选取82例参加研究,并随机平均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细节化手术室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切口感染率、血清NE和Cor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细节化手术室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具有预防作用,而且能减轻应激反应。

  • 标签: []细节化手术室护理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普外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收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385例普外科病人,对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385名病人术后有8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08%,其中,未做好充分准备的病人切口感染率较好,符合标准的病人切口感染率较低,在高温季节接受手术的病人的伤口感染率较非高温季节接受治疗的病人高,而Ⅲ类病人的伤口感染率较Ⅱ类病人高,较 I类病人高。结论:导致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在临床上,要根据病人的手术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适当的手术安排和手术护理,提高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效果,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切口感染 普外科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腹部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50例患者腹部切口的方式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主要表现为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做手术的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使用止痛药物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部小切口 急性阑尾炎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通常是在腹部正中部位进行开刀,以进行妇科疾病的治疗,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切除术、附件手术、剖宫产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子宫全切除术等。然而,这种手术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脂肪液化、伤口开裂和切口感染等。另外,有医院对腹部切口手术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同时,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手术后患者恢复。本文旨在探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本文也将介绍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的手术指征和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手术 患者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