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国学,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是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称,浸淫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中华民族因博大精深的文化而存续,而骄傲,而伟大。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已成为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必然的精神需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 标签: 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物质生活水平 经济社会发展 精神需求 各民族
  • 简介:“驱以葵扇风,熏以艾烟湿。”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记录着一段古老的仲夏记忆。这段记忆从魏晋时期流传至今已1600多年了。在许多60后、70后生人的脑海中,还依稀记得儿时的夏夜里,老奶奶哼着摇篮曲、摇着葵扇送来的凉风。

  • 标签: 艺术 宋代诗人 魏晋时期 范成大 摇篮曲 记忆
  • 简介:庄子在《逍遥游》中首先用尧与许由的故事阐发"圣人无名"。"圣人"指的是如尧一类"举世闻名"的圣人。对圣人而言,"名"是最大的枷锁,因而庄子强调圣人当有名而不以名为名,心中"无名"。接着,庄子又借接舆之口,诠释"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的"神人无功"。神人是能建神奇之功的人,指于国于民能建大功的功臣。对神人来说,"功"是最大的羁绊,因而庄子强调神人虽建功而不居功,心中无功。

  • 标签: 至人无己 庄子思想 《逍遥游》 无功 疵疠 惠子
  • 简介: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透露,今年我国将实行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2008年年底,我国宣布将扶贫标准从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这次1196元的扶贫新标准是在1067元扶贫标准的基础上,根据2008年度物价指数作出的最新调整。按照这个新标准,

  • 标签: 扶贫标准 人均纯收入 低收入人口 人均年收入 扶贫政策 物价指数
  • 简介:《庄子·天下》篇述庄子学行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庄子》他篇叙述庄子行迹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原因多端。庄子在精神、人格上追求道通为一、至人无己、自然无为、虚己顺人,在践行叙事中却睥睨天下、傲视王侯,具有突出的自我意识和傲然个性。笔者从文献、生存论根源等各个维度对这种不一致性予以新的诠释:一是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理想本身即表明他具有非常突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二是这种理想若要影响社会,必须在践行中具有坚强独特个性;三是文献所述庄子思想与行迹均各自有自己的历程,需细致辨析才能适当把握。这提示读者必须整体、辩证、多维、过程、超越地解读《庄子》文本,才能准确地领悟庄子人格理想及其践行。

  • 标签: 至人无己 敖倪万物 庄子
  • 简介:民国学术界群星璀璨,但.“诸君子名满天下,谤亦随之”。唯梅贻琦,无论何党何派,哪种信仰的人,都对他没有一句异词。古人根据内在的道德品质把人分为: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那么,他堪称“至人’。

  • 标签: 梅贻琦 民国 逝世 纪念 道德品质 学术界
  • 简介:与明代时期帝室艺术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八大山人和石涛的艺术成就,“遗族”或只是其艺术家身份的点缀。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具有鲜明而强烈艺术个性的书面作品、寓意深刻晦涩难懂的诗文,使其成为中国艺术史篓的永恒课题。

  • 标签: 石涛 艺术境界 中国艺术史 艺术成就 艺术形成 人生经历
  • 简介:摘要:庄子《逍遥游(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一篇重点文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句诗是该文核心句,但在对这句话的注释和解读,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参都存在注释不准确或者误解。依据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之做出细致的考证是必要的,本文从(1)无己、无功、无名的内涵以及(2)至人、神人、圣人的关系两个方面对之进行辨析,分析错谬和混淆不清之处,并尝试提供相对客观的解释。

  • 标签: 《逍遥游》 苏教版教材 教参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