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免疫性疾病(immunediseases)为一组人体免疫调节失衡影响机体免疫应答所引起的疾病类型,导致免疫系统误将自身成分当成外来物进行攻击,损害、破坏自身组织脏器,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作为当前临床免疫药理学热门课题,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改善、调节免疫功能方面展现较高利用价值。本文结合当前大量临床研究现状予以总结,为中医在免疫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免疫疾病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荨麻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展开研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临床实验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份至2017年1月份期间,在院皮肤科就诊治疗的荨麻患者,共计80例,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病症状态和患者意愿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优护组40例,在基础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基础性常规护理。在治疗完成后,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80份,收回80份,均为有效问卷;结果经过阶段性治疗和护理,优户组40例,痊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护理满意度100%(40/40);对照组40例,痊愈2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护理满意度80%(32/40);两组患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荨麻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荨麻疹 优质护理 总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荆芥、白蒺藜各9克,蝉衣、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主治:慢性荨麻、皮肤瘙痒等。方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方中用当归尾、赤芍、桃仁、红花,以活血祛瘀、和营止痒;佐以荆芥、蝉衣、白蒺藜消风,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和营消风之功效,用于荨麻日久发作以及皮肤瘙痒不止,舌质紫、脉细涩等证,效果甚佳。

  • 标签: 麻疹 皮肤瘙痒 当归 赤芍 桃仁 红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就诊于我科的慢性荨麻病例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临床症状、治疗及疗效等情况。结果痊愈85例,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4.4%。结论中医辨证施治是治疗慢性荨麻的有效手段,安全、经济、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中医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行自血疗法的慢性荨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自血疗法加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自血疗法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慢性荨麻患者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慢性荨麻疹 自血疗法
  • 简介:能治好吗我得了慢性荨麻,啥都不敢吃,仍然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治疗效果也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请问,这个病到底能不能治好?湖南罗女士罗女士:急性荨麻与过敏、感染及食物不耐受关系密切,但慢性荨麻仅有约10%的患者与过敏相关,其余患者多是自身免疫异常.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反复发作 治好 自身免疫异常 急性荨麻疹 食物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丘疹型荨麻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丘疹型荨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痊愈38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51.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适、全面的护理方式不仅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感染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丘疹型 荨麻疹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78例慢性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个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80例慢性荨麻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2%(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gE水平下降的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水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P>0.05)。结论在本次试验当中,咪唑斯汀联合赛庚啶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的观察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并且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当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咪唑斯汀 赛庚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荨麻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最终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慢性荨麻患者给予西替利嗪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能够安全可靠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整体治疗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荨麻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50例患者当中有效人数为49例,总有效率为98%,有1例无效,无效率为2%;对照组有3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2%,无效人数为10例,无效率为2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对荨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方式,对治疗效果起到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荨麻疹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荨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1月荨麻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综合组采取综合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荨麻治疗总有效率;荨麻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瘙痒评分、遵医评分、风团数量的差异。结果综合组患者荨麻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荨麻发病知识认知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瘙痒评分、遵医评分、风团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瘙痒评分、遵医评分、风团数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荨麻患者给予综合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遵医行为,促进病情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荨麻疹患者 有效护理方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现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中医文化对于我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如果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的知识,既有益于我们自身,也会使我们身边的人受益。本文将从中医养生的历史、方法及发展趋势来进行论述,以便大家了解中医养生的好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荨麻患者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数据显示,A组、B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71.15%、90.38%,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荨麻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护理症状,对加快痊愈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荨麻疹 护理干预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雾霾天气对荨麻发病、病情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共122天的时间作为观察窗口,记录每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及荨麻就诊例数占皮肤科门诊量的构成比,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空气质量情况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QI),分为优良(0-100)、轻中度污染(101-200)、重度污染(大于200),分别将于上述期间就诊的急性荨麻患者分为非雾霾组、轻中重度污染组及重度污染组,比较三组患者平均就诊量,并对非雾霾组与重度污染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呼吸道伴发症状、情绪状态评价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荨麻的就诊量构成比与空气质量指数、PM_(2.5)、PM_(10)、NO_2、SO_2日均浓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9、0.631、0.632、0.511、0.376,P值均小于0.01)。非雾霾日、轻中度污染日、重度污染日,急性荨麻日均就诊量构成比分别为(7.71±1.97)%、(9.78±1.77)%、(11.55±1.59)%,三组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重度污染组196例与非雾霾组392例的平均荨麻活动性评分(UAS)分别为3.60±1.34、3.34±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02),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0.10%(59/196)、14.29%(56/3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8,P〈0.01)。重度污染组患者的抑郁或(和)焦虑发病率为41.38%,显著高于非雾霾组的22.11%(x~2=8.82,P=0.003)。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显示重度污染组尘螨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雾霾组(x~2=4.46,P〈0.05)。结论:急性荨麻就诊量与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增加,推测雾霾天气会促发急性荨麻发病,并可能加重病情;重度雾霾天就诊的荨麻患者呼吸道症状的伴发率增加,抑郁和焦虑的伴发率也显著增加,推想重度雾霾天气对患者的呼吸系统、�

  • 标签: 雾霾天气 空气污染 荨麻疹 抑郁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