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蒙古文殊菩萨信仰,依据文献来分析,从元朝忽必烈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开始,之后明清至今,兴建有蒙古僧众为主的寺院,如菩萨顶、罗喉寺、镇海寺、瑞应寺等。着重对忽必烈和八思巴的关系;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的关系;宗喀巴大师文殊菩萨、大威德金刚的关系;瑞应寺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殊胜关系,以及其他蒙古僧众为主寺院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 标签: 蒙古人与五台山 蒙古人与文殊信仰 宗喀巴大师 文殊菩萨 大威德金刚
  • 简介:章高僧懿行古代高僧普宁弘教大师传

  • 标签: 五台山 史话 高僧
  • 简介:(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县(今太原市北郊区)西村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爱国名士,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书法、绘画、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考据学以及医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已故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朱谦之先生说傅“是一个思想极其自由解放的人”,“他的反奴性思想是当时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最突出的表

  • 标签: 唯物主义哲学家 佛教理论 民主主义思想 阳曲县 中台 文殊菩萨
  • 简介: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世界正处于新的旅游黄金时代的黎明。各个国家的人们将使自己的足迹遍至地球的每个部分。大众旅游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首先是美国人;随后多年,西欧人和日本人接踵而起,引发了众多的外国人走出国门,去看外部的世界,这样就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行业。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如今

  • 标签: 五台山地区 国际旅游 佛教圣地 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 国内旅游
  • 简介:朱运峰(1862—1933),青海省西宁市人。清末贡生。于光绪丙午(1906年)参加礼部在京考试后供职晋省代州。辛亥年(1911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游览,记录见闻感受甚详,是为“记”。该文写法以时间为经,各寺观景物为纬,白描勾勒,错落有致;萦念之情,流连山水之思,溢于言表;叙议嵌合,亦复自然生动。其中提到在“十方堂”遇到来自西宁的僧人,一边喝着家乡的牛奶茶,一边听操着西宁方言的同乡谈禅,非常惬意,认为是“夙缘”,可算一个有趣的插曲。可以想见,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从遥远的青海西宁到山西,正如作者所说:“历经幽险,车殆马烦,不以为苦者,游偿宿愿也。”现在我们把镜头的流光,倒溯到八十年之前,借助一位青海文人的眼睛,让读者诸君神游彼时情景。

  • 标签: 五台山记 十方堂 青海省西宁市 青海西宁 殊像寺 显通寺
  • 简介:却说唐玄宗后期,纵情声色,极尽享乐,酿成了长达10余年的安史之乱,战争波及三朝。偏偏后来的这些帝王,却是一个比一个昏庸,一个比一个迷信,把好端端的大唐江山,折腾得内忧外患,江河日下。

  • 标签: 五台山 故事 安史之乱 内忧外患 唐玄宗 声色
  • 简介:天花,是一种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室贡品。明代狮子窝高僧释镇澄在其《清凉山志》卷二中说:“天花,菌类,生于柴木,台山佳品也。”其《天花歌》曰:

  • 标签: 《五台山天花》 文学 现代作品 燕青
  • 简介:1993年1月5日,我痛失三姐文棣新(常韦).她比我大岁,我们相依为命达66年之久.当全家人沉浸在悲哀中时,山西省文史馆馆长、著名作家华而实先生邀萧乾和我赴太原当地作家常风先生等交流,顺便到一游.

  • 标签: 难忘五台山
  • 简介:今天,我和家人去旅游,我们早上6点钟左右出发,经过3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目的地。下了车,我首先看到的是许多寺庙,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被称为“佛教圣地”。

  • 标签: 五台山 佛教圣地 目的地 旅游
  • 简介:佛教,乃释迦牟尼所创,距今已有两千百年历史,同基督教,伊斯兰教号称世界三大宗教。,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同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被誉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国的佛教因诸佛教圣地而“金光流照、法轮常转”,以佛教盛行而“宝刹高标”、驰誉中外,尤其是在印度、日本、斯里兰卡及东南亚各国享有极高声望。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以“永平求法”始传入中国之说为最多(参见1985年7月30日《太原日报》

  • 标签: 永平求法 佛教圣地 世界三大宗教 四川峨眉山 四大佛教名山 洛阳白马寺
  • 简介:伟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深的造诣,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同样充满真知灼见。在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进程中,毛泽东佛教圣地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无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都多次在讲话和谈话中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场合提及.最后在“进京赶考”前终成之行。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既反映出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这位伟人丰富而博大的精神世界和极具魅力的文化个性。

  • 标签: 五台山 毛泽东 中国 传统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 简介: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是国内外佛教徒向往的一个地方。对于笃信佛教的藏族人民来说,历来都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认为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早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吐蕃王朝就曾派专使赴唐朝求取图,并根据原图在敦煌复制了彩图。藏文佛教经典《莲花经》中将列为

  • 标签: 五台山 五台山研究 西藏 十三世达赖喇嘛 佛教寺院 镇海寺
  • 简介:2015年7月27日至8月1日,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佛教协会主办,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协办,大圣竹林寺承办的2015“信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世界遗产地隆重举行。来自我国大陆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西省社科院、西北大学、河南大学等机构和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澳门大学以及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圣母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匈牙利罗兰大学、韩国首尔明知大学等学术机构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大会共收到论文30余篇。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遗产地 五台山 研讨会综述 信仰 哥伦比亚大学
  • 简介: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告别陕北,经晋西北、晋东北挺进河北,准备去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中央工委会合。4月9日傍晚,因大雪路阻,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一行登上峰巅鸿门岩,当夜就宿于台怀镇塔院寺方丈院。

  • 标签: 五台山僧人 毛泽东五台山
  • 简介:斯里兰卡,古称师子国,又名扬兰,《大唐西域记》作僧迦罗,《元史》作僧伽刺,是亚洲南部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古老,是一个佛教国家。在公元前三世纪,斯里兰卡就成为佛教文化中。心公元四世纪末与我国有了文化交流。《梁书》卷54载,东晋孝武帝(373—396)时,师子国王听到孝武帝崇信佛法,便派沙门昙摩航海送来一尊4尺2寸高的玉色洁润、形制殊胜、殆非人工所造的玉佛像。昙摩途径十年,几经艰险,终于于义熙二年(406年)到达晋都建康(南京)。从此开

  • 标签: 昙摩 师子国 文殊信仰 大乘密严经 僧伽 文殊菩萨